我國作為核電大國,到底擁有多少座核電站?它們主要分布在哪?

地理三體說 發佈 2024-04-09T08:41:32.704521+00:00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可以讓您下次繼續閱讀相關文章,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您的認真閱讀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感謝您的支持。自1964年,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後,我國就開始邁入核大國的行列,開始進入到核能的研究利用領域。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可以讓您下次繼續閱讀相關文章,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您的認真閱讀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感謝您的支持。


自1964年,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後,我國就開始邁入核大國的行列,開始進入到核能的研究利用領域。

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後,如今我國核能的利用,已經不單單是用於製作原子彈,像核電領域我國也頗有建樹,建立了不少的核電站。那麼,如今的我國究竟有多少核電站呢?它們又都分布在什麼地方?

一、核電站

所謂的核電站,指的是以核反應為重要能源的發電設施。它的發電原理與常規的火力發電比較接近,都是靠「熱量」來進行發電,其實有點類似於燒鍋爐。

但不同於火電,核發電站是一種高效、幾乎無污染的的能源建設,核電站對於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等各種污染物的排放量幾乎為零,對環境危害不大。

如果要說核電站唯一的缺點是什麼,那就是核電站建造技術高、耗費高、後期養護高,加上一旦發生核泄漏,污染會變得十分之大,就像日本當年的核泄漏一樣。

不過,只要不遭受什麼天災或者人為的故意破壞,核電站的設施都是非常安全的,不會有泄漏的可能,當然,相應的控制系統以及核電站周邊的緊急措施是必不可少。

而全球最早出現的核電站,是在20世紀50年代,當時美國在研發出原子彈後,便一直想利用核能,研發出更多的「核能科技」,核發電站便是其中的一種。

不過因為戰爭等原因,一直到1951年,冷戰時期,美國才研發出了實驗中的核發電站。而和美國同為超級大國的蘇聯,也在3年後,也就是1954年,建成了發電功率為5000千瓦的實驗性核電站。

這兩座核電站雖然是全球最早出現的核電站,但都帶有實驗性,技術不夠成熟,算不上完善的核電站。

一直到1957年,美國在蘇聯的壓力下,終於研發出了一座發電功率為9萬千瓦的原型核電站,標誌著核電站技術的徹底成熟,不久蘇聯也緊隨其後,研發出了完善的核電站。

而這些核電站也被稱為第一代核電站。它們雖然能利用核能發電,但不管是發電功率,還是投入成本,與其它發電站相比都沒有太大的優勢,所以只能算是「基礎版」的核電站。

在此後的幾十年裡,因為蘇聯和美國的軍事競賽,兩國的核電站技術飛快發展,從一代核電站,很快便發展到了三代核電站。

而三代核電站也是現在常用的核電站,技術成熟、發電效率高、污染少,基本上是現有技術的巔峰,很難有所突破。

但美國卻不信邪,從2000年開始,就集結了十幾個親美的國家,如日本、韓國、法國、英國、加拿大等進行了第四代核電站的研究,但儘管過了幾十年,可美國也一直沒有成功。

所以,現在世界上通用的核電站,都是第三代核電站,採用的反應堆也主要是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改進型氣冷堆等主流堆型。

其中,壓水堆使用的最多,原因是壓水堆的技術最成熟,耗費資金最少,只需要普通的水做冷卻劑和慢化劑即可。不需要像重水堆一樣,需要特殊的材料。

二、我國的核電站

雖然我國現在是一個核電站大國,但其實我國的核電站發展時間並不長,一直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研究,並於90年代建造出第一台核電站,名為「秦山核電站」其位於浙江省內,從1985年開工,一直到1994年才開始運行,一共花費了九年的時間,發電率為300MW。

雖然我國的第一座核電站建造時間比較久,但秦山核電站是一座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核電站,所以意義還是很重大的,也正是因為秦山核電站的建立,我國才成為繼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和瑞典後,第七個能自主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到了如今,我國的核電站數量,更是達到了19座之多。它們分別是:秦山核電廠、紅沿河核電廠、秦山第二核電廠、秦山第三核電廠、陽江核電廠、海陽核電廠、寧德核電廠、福清核電廠、大亞灣核電廠、方家山核電廠、田灣核電廠、台山核電廠、昌江核電廠、三門核電廠、嶺澳核電廠、防城港核電廠、金山核電廠、馬鞍山核電站、國聖核電廠。

而且可以預料的是,在往後的日子裡,我國還會研發、建造出更多的核電站,解決我國的電力問題,讓我國成為一個電力大國。

有趣的是,通過我國核電廠的位置,我們不難發現,我國核電廠的修建多是在南部沿海地區,比如秦山核電站,便位於浙江省;而福清核電站則位於福州市;海陽核電站位於山東省;昌江核電站位於海南省。

可見,我國核電站的分布,主要是在沿海地區,而內陸較少,而這又是為什麼呢?

三、分布原因

其實這些核電站,之所以分布在沿海地區,跟我國使用的核電站技術有關。

我們前面說過,我國現在使用的核電站,主要是第三代核電站,主要使用的反應堆也是「壓水堆」,而這種反應堆需要大量的普通水來作為冷卻劑和慢化劑以此來保持核電站的工作。

因此我國的核電站建設地點,才會優先選擇沿海,畢竟沿海地區,靠近海邊,水資源比較豐富。像西北荒漠,連人吃水都困難,更不要說還要滿足核電站的用水需求了。

但如四川,雲南地區,雖然水多,但因為位於橫斷山系周圍,地勢陡峭,大型建築的建造比較困難,所以也不是核電站建造的好地方,綜合考慮,沿海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是最合適的核電站建造地點。

不過除了考慮用水量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防止地震災害。我們前面說過,在一般情況下,核電站是一個很安全的設施,基本不會出現意外。但天災人禍不在其內,核電站的建造地點一旦地質活動比較頻繁的話,如地震、火山噴發,就很容易造成核電站的損壞,發生核泄漏的事故。

因此,像一些水資源充足,但處於地震帶的地方也是不適合核電站的建造的,就像日本,其實就是很不適合核電站的建造,因為日本處於多個板塊的交界處,地質活動頻繁,極為容易破壞核電站,從而發生核泄漏,而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核泄漏,離日本比較近的我國,難免不會受到波及。

所以,綜合考慮,像板塊交界處、火山地帶上,都是不能建造核電站的,而我國能滿足水多、地勢平坦,地勢活動較少的地方,也就沿海地區了。

像四川地區,水資源雖然多,但地質不夠穩定,地勢也不怎麼平坦,是不適合核電站的建造的,不過,像武漢以及河南部分水資源較多且地勢比較平緩的地區,理論上是有建造核電站的基礎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