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僅10人!他師從院士,成果國際領先,近日獲重磅大獎,獎金100萬元!

華東理工大學本科招生 發佈 2024-04-09T10:28:37.866537+00:00

近日,2022年第二屆「青山科技獎」獲獎名單公布,10位青年科研工作者憑藉碳中和相關科研議題及成果獲獎,每人將獲得100萬元資金支持。其中,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馬驤教授成功入選,成為上海高校中唯一獲獎者。同時,這也是華理教師首次獲得該獎項。

近日,2022年第二屆「青山科技獎」獲獎名單公布,10位青年科研工作者憑藉碳中和相關科研議題及成果獲獎,每人將獲得100萬元資金支持。其中,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馬驤教授成功入選,成為上海高校中唯一獲獎者。同時,這也是華理教師首次獲得該獎項。

「青山科技獎」及青山科技基金是由美團發起,旨在依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等全國性行業組織優勢,資助鼓勵更多科研工作者投身相關科技研發及前沿交叉領域。「青山科技獎」每年評審授獎一次,每次獎勵不超過10人。

馬驤,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皇家化學會Fellow(FRSC)。主要研究領域為基於功能染料的有機光電組裝材料等,近年來已在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論文15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十餘件,部分已經實現了轉化。曾獲國家基金委傑青項目資助,獲得石化聯合會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莊長恭化學化工科學技術進步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二等獎,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等獎勵或榮譽。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馬驤的科研之路亦是被興趣所指引。2003年,成績優異的他被保送至華東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碩博連讀,師從田禾院士。在導師的影響下,每天實驗室、寢室兩點一線的充實生活讓馬驤不斷閃現創新的火花。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刻苦努力下,他的畢業論文獲得2010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在華理的求學之路,也是他用執著叩開新材料領域研究大門的求索之路。

2008年,馬驤博士畢業後選擇留校任教,從學生成長為老師,從「追光者」變成了「發光者」。此後的十餘年間,除了科研工作中的砥礪奮進,他也堅持在立德樹人中奉獻火熱青春。

圍繞領域關鍵科學問題,馬驤將功能染料、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原創性地提出了「組裝誘導發光」的新機制與新策略,團隊在某些小方向上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他採用非共價作用組裝策略和分子工程理念,精細調控能級及能量轉移過程,巧妙地實現了對系列功能染料螢光波長和室溫磷光效率的有效調控。

親其師而信其道。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馬驤注重給學生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喜歡與學生打成一片,對學生的關愛不僅貫穿在學術研究的點撥中,還蘊藏在對學生為人處世的引導與豐富多彩的師門活動里。工作之餘,他常常約課題組的同學一起踢足球,還給學生們提供「運動經費」等。在馬驤的帶動下,課題組始終洋溢著集體向學的科研熱情,充滿了團結互助的正能量。

截至2022年9月,馬驤已培養博士13人、碩士27人、合作博士後5人。學生分布在各個領域,為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聊起學生們的在校表現、畢業去向和發展近況,馬驤都如數家珍。

「於我而言,教師不單是職業,教書育人與科研創新,更是我所熱愛的事業。」心懷「國之大者」,馬驤將在華東理工大學這片沃土上,繼續砥礪前行、不負韶華,讓「師道」光芒薪火相傳!


關注「華東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華東理工大學科研院官微、中國科學報官微、華東理工大學官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