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時代價值,探索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

黑羽教育 發佈 2024-04-09T11:39:35.345327+00:00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直接對接職業的勞動後備軍,未來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主體力量,必然是勞動教育的重點關注對象。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直接對接職業的勞動後備軍,未來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主體力量,必然是勞動教育的重點關注對象。他們勞動教育的效果不僅關係著自身的成長成才,也決定著祖國的未來。

但在多元社會思潮的衝擊下,大學生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上習慣了享受,缺乏勞動體驗,長期脫離勞動實踐,導致他們勞動價值觀念模糊。

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必須加強大學生的勞動教育,把握勞動教育的本質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具體路徑,開展創造性的實踐活動。

推動人的主體性的發揮,提升每個個體的自由力量,激發人的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真正將勞動教育的效果落到實處,推動人的全面發展。

優化大學生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1)開設專門的勞動教育必修課程

在高校開設專門的勞動教育課程,將其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其自身的獨特價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

目前,勞動教育課程也已經作為必修課在一部分高校中開展,如中國人民大學,要求勞動課程學分化,未合格的要補休或重修;湖北工業大學規定,勞動教育課程要作為必修課程,每周都要開設兩節課等。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為了能夠保證將高校勞動教育的效果落到實處,要把勞動教育課程分為兩種形式,即大課和小課。一個系作為一個大課,一個專業作為一個小課。

大課可以進行集體勞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小課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通過開設勞動法律課程,幫助大學生深刻理解掌握相關勞動法律法規,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通過勞育類通識必修課程,幫助學生系統的掌握相關的勞動教育理論知識。

此外,高校要分階段的進行勞動教育,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開設個性化的勞動教育課程。大一新生學習勞動教育相關基礎知識,參與日常勞動,培養勞動意識;大二要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勞動,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大三進行職業技能相關知識的教育,為其指明就業方向,打好基礎;大四參與專業實踐,明確將專業實習作為勞動教育的內容,為畢業選擇工作做好準備。將勞動教育貫穿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階段,有利於幫助大學生全面掌握進行勞動教育的經驗。

(2)加強其它專業課程中勞動教育的滲透

勞動教育與專業課的融合,可以促進大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勞動的本質。高校是按專業編制班級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貫穿大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通過其它專業課程加強勞動教育,能夠擴大勞動教育的影響力。

在融合過程中,應該拓寬專業視角,把握專業課程的本質特徵,挖掘其中勞動教育的相關元素。

從理論課程來說,文學教材中有很多關於勞動的詩歌和文學作品,可以從這個角度挖掘勞動教育的元素,在對詩歌、作品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勞動教育的意義。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除了向學生傳授馬克思主義勞動思想外,還要通過中國哲學向學生傳遞勞動教育思想。

在實踐課程中,組織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維修校園內的健身娛樂設施,不僅能夠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加強學生對機械運動原理的理解。

組織生命科學學院的學生去雜交水稻試驗田,進行割稻、搬運、打穀,分工協作;園林設計專業,可以將其所學用於設計校園,讓校園成為學生實踐的主要平台;教育專業的學生可以去孤兒院擔任免費教師,或者在農村學校為學生提供免費服務等。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主要是從社會需要出發,結合大學生自身特點,對其進行職業規劃,其中所涉及的內容與勞動教育密切相關。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職業類別更加多樣,勞動更加複雜,僅僅依靠教師的介紹來了解這些職業,學生難以把握各類職業的特點和要求。

大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勞動、公益勞動、生產性勞動等實踐中,通過親身經歷,更為直接了解具體職業的特點,找到自己的興趣及其適合自己的職業。

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師在課堂上,除了幫助不同專業學生提供就業方向外,還要對大學生進行勞動價值觀的教育,讓學生懂得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任何有利於社會的勞動成果都值得被尊重,任何職業都需要勤勞奮鬥才能有所成就。

(3)依託網絡載體,設置勞動教育選修課程

完善勞動教育選修課程體系。高校要設置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選修課程,有利於學生靈活安排時間,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既能滿足高校規定的學分需要,又能幫助大學生掌握勞動教育的相關知識,豐富知識儲備。

開設勞動教育線下的選修課程,一方面能夠有效地彌補學生在勞動教育專業課程中對相關內容學習的不足之處,使學生對勞動教育有一個深入系統的了解,有利於良好價值觀的塑造。

另一方面,考慮到對勞動教育感興趣的同學,在勞動教育必修課中意猶未盡,選修課程中繼續深化勞動教育的知識,在與教師的近距離溝通交流中取得進步,有利於為勞動教育培養人才,推動勞動教育的專業化。

由於高校學生眾多,僅僅依靠勞動教育線下課程難以滿足學生的要求,為此要開設勞動教育選修慕課,一方面使學生上課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只要擁有網絡和手機、電腦,學生隨時隨地可以上課。

另一方面,選修慕課的觀看次數不受限制,對於課程中不理解的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反覆觀看,及時為自身答疑解惑。相對傳統教學模式來說,選修慕課還可以通過後台的數據分析,清楚地看到勞動教育的效果,對於課程的不足之處,及時予以改進。

創新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體系

(1)開展校園勞動教育活動,挖掘校內勞動教育資源

文化活動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校園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獨立的空間,在其中開展文化活動能夠影響到處於這一空間的每一個人,而且這種影響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是不可能被取代的。

因此,將勞動教育與校園文化活動相融合,是加強大學生的勞動教育,促使勞動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途徑。

高校要讓大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的實踐中感受勞動的意義,激發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首先,高校可以以重要節慶日為契機,開動大腦,以新穎的形式將勞動教育元素融入節日中。

如在植樹節植樹,在勞動節高校可安排勞動周或勞動月,既能增強節日氛圍,又能激發學生勞動的興趣。

其次,開展宿舍內務評比,「最美教室」「最美實驗室」等活動,推動勞動教育活動的日常化。接著,高校根據自身情況,增加勞動崗位,可以採取競爭上崗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應聘,以此來提升大學生的勞動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性。

最後,輔導員可以加強集體教育,創新班會形式,在組織班會中增強集體意識,在集體勞動中鍛鍊動手能力,培養合作精神。

高校要重視信息和知識生產,利用新媒體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合理規劃時間、利用時間、管理時間,構建開放式的勞動教育實踐體系。

當前大學生是與網際網路一起成長起來的,以網絡為媒介傳播勞動教育相關內容,如,創建微信公眾號,分享身邊人的故事,設置「大國工匠」「身邊勞模」等欄目,讓勞動教育活動環繞在我們周圍。

學校的官方媒體運營方,要不定期的發起勞動教育的相關話題,鼓勵學生將自身感悟進行分享,在不斷互動的過程中增強對勞動的認識,營造良好的勞動教育的氛圍。

(2)拓展志願服務新形式,擴大勞動教育受眾面

為了推動勞動教育落地生根,必須要變革傳統志願服務形式,增強其吸引力。高校通過開展醫療護理、法律援助、環保宣傳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服務項目,使志願服務活動與當前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

在活動開始之前,高校通過講座、新媒體等形式,大力宣傳將要進行的志願服務活動,一方面能夠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活動的存在,增加活動的覆蓋面,另一方面幫助大學生了解勞動活動的內容,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高校還要建立志願服務培訓中心,針對不同情況,對大學生進行訓練,增強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

在活動過程中,大學生為了提升服務對象的服務體驗,要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為今後進入社會積累豐富的經驗,提升社會責任感。活動之後,要對服務對象進行訪問,針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充分肯定他們的價值,增強志願者的成就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