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Z世代9成人認為:投胎國失敗,希望生在美國或中國

這裏是東京 發佈 2024-04-09T18:49:05.179521+00:00

所以當聽說Z世代有9成人認為「投胎國盲盒」失敗,希望出生在美國或中國,不用驚訝。投胎就像拆盲盒也好,出生國家就像拆盲盒也罷,如果是說這種話的底層人,生活在日本遠要比在其他國家更輕鬆。

日本的Z世代,指1996年~2015年出生的年輕一代。他們也是日本民眾當中「對中國好感度」最高的年齡群體。



所以當聽說Z世代有9成人認為「投胎國盲盒」失敗,希望出生在美國或中國,不用驚訝。


Z世代不是會說「不被生出來才最好」嗎?


出生在中國的偏僻農村啥的,也好似地獄了。


謎一樣擁護「日本比美國底層要強!」說法的傢伙,說的時候不覺空洞嗎?


回樓上:一般階層和一般階層比較才正常吧。我覺得(他)是拿日本的一般階層VS中美下層作比較了。


懂。很喜歡俄羅斯、中國和韓國,想出生在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


現在開始也不遲,滾去中國吧。

沒了(你們這種)蠢笨小鬼,日本也能變清爽很多。


投胎就像拆盲盒也好,出生國家就像拆盲盒也罷,如果是說這種話的底層人,生活在日本遠要比在其他國家更輕鬆。


說到美國的中產階層,時至今日也會突然被解僱,但把那些當作理所當然,明天起就去「職安」看看!這才是正常的社會吧。


註:職安全稱公共職業安定所,由日本政府設置的免費就業介紹機構。


據說美國的自殺率也在上漲。無論選哪個,日子都不好過。


要是生在韓國的上流階層倒是挺好噢。


怎麼說呢,出生在哪兒都好,想成為特權階級的上級國民。


看了這棟樓就明白了,沒有一個傢伙在反省:把日本變成了會讓年輕人這麼想的國家。

甚至還讓他們認為自己抽到了下下籤。


就算你們出生在美國,反正也是黑鬼。


有娃的爹媽,就算想著讓娃生活在良好社會,自己卻連一點點假裝要為此努力的行動都沒有。

大家都想著只要自家孩子好就行了。


要從美國、韓國、中國裡頭選的話,那還是日本好。

忍受不了美國的競爭社會,中國的社會主義也受不了。韓國嘛,生理性受不了。


回樓上:韓國也是十足的競爭社會。高考決定一生。


說到底,與其說出生國家是抽盲盒,不如說投胎到什麼樣的爹媽才是抽盲盒。


生在中國的有錢人家庭啥的最棒了。


回樓上:可是會用留學來讓你自求生存。


想出生在石油大國,不用上班地過日子。


父母盲盒失敗的情況之下,生在日本算是最佳選。


中產階層以下的話,還是生在日本的好。話是這麼說,但無從得知哦。


為什麼把自己能出生在上流家庭作為前提來討論呢。要能出生在上流家庭,那即便在日本也會出生在上流家庭。


從很早以前開始,美國年輕人的自殺問題就比日本還要嚴重。近幾年以來,甚至連整體自殺率都超過日本了。


若是中美兩國的話,那還是生在日本好一些。



有沒發現,他們對這個話題的討論,壓根兒沒人質疑「為什麼把中國和美國放在一起」。



1996年~2015年出生的Z世代們自從記事開始,中國就是一個「在追趕美國,太空領域制霸世界,IT技術領先日本,電游數量多又好玩」的大國印象。與此同時,日本又處在發展低迷,國力衰弱的下滑趨勢。


其父輩們打小看到的世界正好相反:日本經濟騰飛,中國貧窮落後。即便時過境遷,也依然難以擺正心態,正視後者的崛起。


▲網上流行傳授「中國妝容」,你可敢信?


日本的Z世代生活在網絡世界發達的時代,更習慣也更擅長表達自己的主張。他們處在缺乏安全感的大環境下,不再迷信「進了好公司,一生無憂」,社會歸屬感意識淡漠。更著力於讓自己變更強,在意自己過得好不好。


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生出了更理性的自信、自卑、自私。但似乎也因此讓他們把對自身、對社會、國家的失望失敗歸結為「投胎是門技術活兒」。


因為父母、家庭、國家由不得自己選擇,所以就像一次失敗的拆盲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