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古易:如何讀伏羲方圓圖(之一)

麥秋有風 發佈 2024-04-09T18:51:59.919048+00:00

伏羲方圓圖記載最早出現於宋代,所以有人據此認為先天八卦圖和伏羲方圓圖都是宋代的產物,但《周易參同契》曰:「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侖。」

兩篇同時發布,參閱《如何讀伏羲方圓圖》(之二)

伏羲方圓圖記載最早出現於宋代,所以有人據此認為先天八卦圖和伏羲方圓圖都是宋代的產物,但《周易參同契》曰:「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侖。」離日出於東,坎月出於西,以此為軸,日月輪轉,陰陽周遍而成春夏秋冬。這證明先天八卦圖至少在漢代已經存在,而伏羲方圓圖以先天八卦圖為基礎,不是無風之影,無根之木,不可能是宋代憑空而出的。

伏羲六十四卦圓方圖是採用天圓地方模型繪製成的,內涵日月五星二十八宿組成的自然世界,是一個天人合一的體系。必須強調:天圓地方是一個數學模型,「地方、方屬地」指的是太陽在冬至夏至日出日落的四個方位,四點連線是個正方形,是古人為了測量太陽運行時間距離而採取的數學方法,並不是說大地是「四方形」的。


太陽周日視運動是由東而南而西,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是由西而南而東,再加上一個觀察不到的北方,形成了圓形運動軌跡,就是黃道,是伏羲六十四卦圓圖的來源。

圓圖上為南、下為北、左東右西。夏至到冬至,太陽由北回歸線往南回歸線運行,乾為南在午,陽極生陰,陰生於午,一陰始於姤卦而終於坤卦,為陰長,所以右三十二卦為陰。

冬至到夏至,太陽由南回歸線往北回歸線運行,坤為北在子,陰極生陽,陽生於子,一陽始於復卦而終於乾卦,為陽生,所以左三十二卦為陽。

圓圖左旋像天上的太陽周日視運動在不斷地運行,為動;方圖象地,為靜。一方一圓、一動一靜、一陽一陰組成了天地、萬物,天地萬物的變化包羅其中。

方圖的坤卦為冬至日出點,否卦為冬至日人點,泰卦為夏至日出點,乾卦為夏至日人點。就是說,坤卦為冬至點,泰卦為春分點,乾卦為夏至點,否卦為秋分點。

方圖的外第一層二十八卦逆時針對應二十八宿,謙、師、升、復、明夷、臨、泰七卦對應東方蒼龍七宿,大畜、需、小畜、大壯、大有、夬、乾七卦對應北方玄武七宿,履、同人、無妄、姤、訟、遁、否七卦對應西方白虎七宿,萃、晉、豫、觀、比、剝、坤七卦對應南方朱雀七宿。每邊七卦數七,七乘七得四十九,正是朔望月運行一回歸年的大衍用數。復、臨、泰、大壯、夬、乾、姤、遁、否、觀、剝、坤,十二個消息卦即在這外層中,表示陰陽的消長。

方圖第二層艮、損、兌、咸二十四卦對應二十四節氣。方圖第三層坎、既濟、離、未濟層十二卦對應十二月,第四巽、益、震、恆層四卦對應四季。

春秋古易解讀的《易經》、《焦氏易林》兩書,由著名出版社投資今年出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