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熟知的鼓樓名人(10)

家在鼓樓 發佈 2024-04-09T21:52:53.922029+00:00

福州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世家叢起,名人輩出。鼓樓區位居省會中心,更是群星薈萃之地,雖歷經歲月淘洗,其豐功偉烈,贊在人口者,鄉邦引以為榮。群賢顯身揚名,或由身處高位,政績卓著,或因文才富贍,著作等身;或緣科第世家,代有聞人;或出開先風氣,冒險犯難,救世濟民。

福州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世家叢起,名人輩出。鼓樓區位居省會中心,更是群星薈萃之地,雖歷經歲月淘洗,其豐功偉烈,贊在人口者,鄉邦引以為榮。群賢顯身揚名,或由身處高位,政績卓著,或因文才富贍,著作等身;或緣科第世家,代有聞人;或出開先風氣,冒險犯難,救世濟民。要之,皆有大功於家國,有盛德於社會,其聲光震鑠古今,為眾人所欽仰者,故載諸竹帛,銘於金石,累世流傳永為旌式。但日月之明,不掩螢燭之光,民間固多以積德行善、嘉言懿行、利國濟民留盛譽之仁人志士,其事跡或不載於史志,其聲名或未顯於廊廟,而民眾受其恩德,至今永誌弗忘,有譜牒載其事實,垂於後世,在鄉井播諸口碑,頌其功德。是亦孔子所稱「禮失而求諸野」之一端。今設此《你未熟知的鼓樓名人》欄目,以記載名聲未著於世,而事跡實彰於時者,為之鼓呼揄揚,以勵來者。不使先賢德音輝光沉湮於歷史埃塵,而致長久寂寂無名焉。



鰲峰書院山長游光繹

游光繹(1758—1827),字彤卣(一字「同有」),號磳田。先世由長樂遷霞浦,少與其兄「切劘為學」,相互砥礪發憤。自少年篤志力學,老猶不倦,曾以「炳燭」名齋。其在福州期間,曾寓石井巷。《福州坊巷志》載:「(游光繹)道光三年後館於石井巷邱氏祠講堂,署聯曰:無術可逢時,聊茲寄跡;有人來問道,亦足談心。」

游光繹雕像

本篇據史料,介紹其生平有關事跡如下:

乾隆四十八年(1783),游光繹中鄉試亞元;五十四年(1789)登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職,在館教習庶吉士。在館閣中,他以「文學華瞻」名聞京城。游光繹離京回福州後,受閩浙總督玉德之聘,主福州鰲峰書院講席。游光繹的教學管理風格與前任掌教鄭光策有所不同,鄭以「嚴肅為教,光繹獨解棄束縛,飲人以和。」他為閩省培養了眾多人才,「及門諸子,多以筆業見長」。林則徐在鰲峰書院學習,受游光繹的教導雖然為時不長,但他的人格及清廉作風,對林則徐日後從政為官產生了影響。作為鄉前輩,游光繹相當器重林則徐。嘉慶十七年(1812)十月,林則徐攜眷北上,游光繹特作送行詩,表達情意,並寄予厚望。其一曰:「譽重三才子,家傳五尚書。為官方少俊,惜別漫踟躕。驥躍天衢上,梅開驛路初。長途乏詩思,唱和得同車。」(民國《霞浦縣誌·藝文·送林少穆庶常入都》)

在鰲峰書院,游光繹把教育當作畢生志業,對自己的教學成果也頗感自豪,曾有答友人詩云:「潦倒乾坤一腐儒,悠悠勳業只生徒,四圍榕蔭疑冰署,萬柄荷花是鑑湖。老愧文章成寡味,閒憑博塞作歡娛。門前也自饒桃李,聳壑昂霄定有無。」(轉錄自《霞浦廉政人物之游光繹》)他主講鰲峰書院前後二十年,嘉慶十年(1805),受閩督、撫兩府請託,總纂《鰲峰書院志》,是書「集中留下了該書院的珍貴資料,對於研究學術史、教育史和地方史,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許維勤點校《鰲峰書院志·後記》)

游光繹《鰲峰書院志》書影

游光繹平易近人,同時也是非分明。侍父母及繼母「備極色養」;事兄能「親視湯藥」。且平生儉素,在鰲峰書院常歲入千金,而所得修脯不置田宅,除生活自給以外,盡以周濟族親。主講鰲峰書院時,非公事未嘗請謁於當道,數接大小官吏,言不及私,故「自大僚以至州府,無不敬憚。」有乘間圖私利者,他聞則臉色即變,絕不苟且。在陝西,他謹慎審理案件,對作惡者不輕饒恕。「時有一拐賣人口積案,案犯長期逍遙法外,他深入私訪捕獲,予以正法」。(霞浦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霞浦縣誌·人物傳》)道光二年(1822),他與福建巡撫葉世倬不合,遂辭去鰲峰書院教職,因身無餘積,無宅可歸,租賃於邱氏祠中,門人弟子湊集資金,添置簡單陳設以供平日教館,以贍朝夕。

游光繹能詩,並「工行楷書」,(李放《皇清書史》卷20)書風瘦勁,自成一家。劉墉等對其書藝也頗為肯定。從梁章鉅《吉安室書錄》(卷14)中,可知其人學書歷程和書風:「初學趙吳興,後參以歐陽信本,遂骨勝於肉,自成一格。如孤鶴翔空,又如游魚戲沼。」其詩,「磊落有奇氣」(謝章鋌語)。嘉慶間,他曾參加梁章鉅「藤花吟社」,與「里中諸名流觴詠其中」。其生平「論詩頗嚴」,也不輕易下筆,身後有《炳燭齋詩集》等傳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