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如何實現「巨震不倒」?中南大學教授用廿載時光「俘獲」混凝土「愛心」

中工網 發佈 2024-04-09T22:37:12.143237+00:00

看似結實的混凝土,只要用強力去撞擊,也會伴隨著一陣灰塵而四分五裂,碎塊也形狀不一。23年前在中南大學讀研時,丁發興從書本上發現一個關於混凝土受壓特性的「難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王鑫 方大豐 通訊員 王昊昊

看似結實的混凝土,只要用強力去撞擊,也會伴隨著一陣灰塵而四分五裂,碎塊也形狀不一。

但你知道它破碎的規律是怎樣的嗎?23年前在中南大學讀研時,丁發興從書本上發現一個關於混凝土受壓特性的「難題」。23年間,他順著這個問題不斷思考,並和團隊進行了大量探索、研究,最終讓這個「求學之問」畫上了圓滿句號。

他的答案便是損傷比強度理論。這一理論發現了材料力學基本性能的第三個參數——高壓條件下脆性材料向塑性轉變的基本參數,揭秘了工程材料破壞的原理,解決了200多年來材料破壞原理認識的這一世界性難題。

如果將混凝土的強度破壞規律製成三維圖,正好呈現「愛心」形狀。

書本上發現的「難題」

丁發興如今是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其損傷比強度理論創立的故事,還要從2000年說起。

那一年秋,丁開始讀研。其導師余志武教授課題組當時正開展鋼管高性能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丁發興進入課題組後,著手開展鋼管高性能混凝土軸壓短柱的理論分析。在查閱文獻過程中,丁發興發現圓鋼管混凝土中混凝土具有明顯的三軸受壓特性,而這一點課題組的研究卻未涉及到。

所謂三軸受壓特性,就是對混凝土施加荷載時,都受到來自上下方向軸、左右方向軸和前後方向軸三個方向的壓力,並產生收縮與膨脹等形變。

「我嚮導師請教,他鼓勵我在沒現成『答案』時,更要自主學習解決問題。」丁發興說。

混凝土三軸特性所涉及的就是材料強度理論,即研究複雜應力狀態下材料是否破壞的理論,是工程結構強度分析的理論基礎,在現代建築、水利、交通、機械、航空等工程中具有重要應用意義。

科研人員對強度理論的探索與研究已超過200年。雖起步早,但對混凝土和岩石強度理論開展研究的熱潮是在20 世紀70 年代,包括八面體強度理論、雙剪強度理論和單剪強度理論等。但現有理論仍有許多不足,僅描述了實驗層面破壞的現象和規律,沒有說明材料破壞的原理。

要開展混凝土軸壓短柱理論分析,就必須搞清楚材料破壞原理,把混凝土三軸特性「吃透」。經過深入研究,丁發興發現了描述材料破壞的基本參數。這相當於已經產生了一個新的混凝土強度理論,但要把過程解釋清楚才是最關鍵的。

丁發興(右)和吳霞(左)開展混凝土抗剪實驗。王昊昊 攝

揭秘材料由脆變塑「內幕」

一個材料在受到各種擠壓、拉伸、碰撞等力的作用時,人們可以預判材料「被打」後的樣子,卻無法一睹材料「挨揍」的全過程、解釋其原理。這是現有的強度理論之困。

得到材料破壞的基本參數後,丁發興要做的是構建理論模型並給出求解過程。

傳統方法認為,應力是應變的函數,應變是自變量,自變量也就無法分解。「倒著思考會怎樣?」反覆構想後,丁發興有了新的基本假設:將材料總應變分為彈性應變和非彈性應變兩部分,同時應力下總應變的橫向變形效應也分為彈性應變的泊松效應和非彈性應變的損傷泊松效應兩部分。

最終,他成功創建材料單元體相對耗能率計算模型,構建了損傷比強度理論和其通用計算公式。

丁發興表示,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具有單軸受壓體積膨脹(導致壓碎)和受拉體積收縮(導致拉斷)兩類特徵。描述材料彈性階段變形的經典參數有彈性模量和泊松比兩個,目前尚未發現用來描述非彈性變形與破壞性能的參數。「我們發現了脆性材料非彈性應變的相對橫向變形規律,將其命名為損傷比。」

在前期研究基礎上,2019年以來,丁發興教授團隊博士生吳霞提出考慮羅德角和靜水壓力相互影響的受壓損傷比表達式,也對不同應力路徑下的損傷比參數取值進行實驗驗證,並且把原先僅用於普通混凝土的強度理論,擴展應用於輕骨料混凝土、纖維混凝土、岩石、鑄鐵以及正交異性金屬等材料。

這種情況下,損傷比參數已不僅僅能夠反映材料破壞規律,還能進一步反映高壓條件下脆性材料體積膨脹減小從而導致脆性向塑性轉變的規律,實現了脆性和塑性的統一,並由此獲得上述各種材料的完整破壞包絡面,它們看上去像各種形狀的「愛心」。

直到此時,丁發興團隊才發現,他們找尋了20多年之久的材料破壞規律,其實是「愛心」的樣子。

把受壓的力「箍」起來

遇到超大地震時,建築如何實現「巨震不倒」?

丁發興表示,損傷比強度理論也可用來說明約束混凝土的工作原理,也就是箍筋約束下混凝土體積膨脹會有所減小,同時損傷比取值會減小,強度會提升,這時候混凝土脆性會向塑性轉變。

為此,課題組發明了內拉筋鋼管混凝土柱抗震技術,由拉筋直接約束混凝土進而提升其承載力和塑性,而鋼管在外側起抗彎的作用,這時建築樑柱的剛度、承載力和塑性都很好,結構分析軟體也更容易計算,因此把結構的抗震分析推進到了倒塌階段,這個技術可以有效應對強地震作用和「巨震不倒」的抗震設計,使建築的抗倒塌能力提升30至40%。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用鋼筋將混凝土柱箍起來,地震力作用下,壓力越大,箍得越緊。箍的過程限制了混凝土體積的膨脹,從而提升了承載力並變成塑性,使抗破壞的性能更強。」丁發興說,舉重運動員系腰帶其實就是這個原理,腰帶能使腰部的承載力更高、更集中。

通過對損傷比強度理論的不斷延伸,丁發興課題組還提出地球「重力塑性耗能」學說,指出地球內部的地幔和地核物質處於液態或固態,是重力高壓與塑性耗能引起高溫的結果。「大陸漂移學說」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動力機制此前並不明晰,丁發興認為該機制以及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動力機制,是地球的「重力塑性耗能」與月亮太陽引潮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目前,丁發興課題組提出的損傷比強度理論,得到了不少國內外學者的認可和引用。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英文版)編委劉錦茂認為,損傷比強度理論從傳統強度理論中脫穎而出,用來解釋脆性材料和金屬塑性材料的破壞機理,有望夯實學界對脆性材料破壞機理的認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