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法學院不喜歡商業律師嗎?

律政法律留學 發佈 2024-04-09T22:45:56.713806+00:00

申請美國法學院有一個迷思:是不是美國法學院只喜歡「陽春白雪」 (關注人權、環保、LGBT等議題,胸懷天下,致力於解決世界性難題,擁有宏大而高尚的理想)的申請人,而不喜歡「下里巴人」(對商法感興趣,畢業後計劃從事商業律師工作)的申請人?

申請美國法學院有一個迷思:是不是美國法學院只喜歡「陽春白雪」 (關注人權、環保、LGBT等議題,胸懷天下,致力於解決世界性難題,擁有宏大而高尚的理想)的申請人,而不喜歡「下里巴人」(對商法感興趣,畢業後計劃從事商業律師工作)的申請人?


下面,我們結合美國資深法學院申請顧問、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的Gabriel Kuris的建議和我們多年輔導中國學生申請美國法學院的經驗,給大家一些建議。


(美國資深法學院申請顧問、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的Gabriel Kuris)


雖然個別法學院(比如,耶魯)的確更願意培養畢業生從事公益性質的職業,但法學院畢業生更常見的道路無疑是商業律師。這些從事商業律師工作(幫助客戶解決商業問題,從公司併購到商業糾紛到智慧財產權)的校友們不僅占了法律市場中的絕大部分,而且他們對法學院的捐贈和人脈幫助法學院越來越興旺發達。所以,絕大多數法學院當然不會排斥商業律師。


就像那些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法感興趣並希望從事這些方面的職業的申請人一樣,希望從事商業律師職業的法學院申請人也應當大膽地說明並闡釋自己的興趣和志向,這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沒有必要羞於啟齒。以下是對希望從事商業律師職業的申請人的幾點建議,或許會對這類人士申請法學院有所幫助。


研究你可能從事的職業發展路徑



在美國,媒體對於律師的刻畫著重於激烈的庭審辯論和政治紛爭,而忽略了在私法領域中不同的細分執業領域,比如,證券法、海商法等等。


雖然在入讀法學院前並非必須選擇一條特定的法律職業道路,但如果你對某一個領域、某一條道路有所偏好,這可以幫助你選擇合適的法學院(比如,你有理工科背景,想當智慧財產權的律師,那麼可能加州的一些法學院會更適合你),並且在申請中展現出你的目標,顯得更有動力和方向感。


【律政註:這裡的所說的「在入讀法學院前並非必須選擇一條特定的法律職業道路」只適用於非法本的JD申請人;而對於已經有法律學位甚至法律工作經驗的LLM和JD申請人,在申請中展現出清晰興趣方向和職業規劃是必須的。】


呈現你的工作經歷



法學院並不期待申請人在他們希望畢業後工作的領域已經有工作經驗。然而,在商業領域的工作經驗可以幫助你展現出你為何想當商業律師。


在撰寫簡歷(resume)和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等申請材料前,請認真思考如何呈現你的工作經驗。即使是初級(entry-level)的工作也可以體現出你日後從事商業律師時服務客戶的相關技能。


找准目標院校



每一所美國法學院都會提供商業律師所需要的一些課程,比如合同法、公司法和稅法等。但到一些更加細分的領域(比如,娛樂法,房地產法等等),不同的法學院差別就很大了,有些法學院有這些領域的豐富資源,包括課程、研究中心和學生組織,但有些法學院或許只有一門乾巴巴的課程,甚至都不開設相關課程。


進行深入的法律研究是一名優秀律師的必備技能。同樣地,對於法學院申請人來說,也應該對你要申請的法學院進行深入的研究:鑽研法學院的網站,搜尋你感興趣的領域的項目和資源,比如課程和法律診所,閱讀教授的履歷和研究方向,等等。


更進一步,如果你希望畢業後進入大型律師事務所工作,你還應該研究在你想要執業的城市的律所和它們的強項。在求職和面試中,校友資源非常重要。


在主要的就業市場外尋找機會



想從事公司法的律師往往都在少數幾個大城市尋找機會。的確,大型律所的工作機會都集中在紐約、洛杉磯等幾個大城市。然而,私人領域的法律工作機會比公益類工作機會分布更廣。在高速發展的地區找一份商業律師的工作或許會比大城市容易;而且,這些地區往往沒有太多法學院,所以競爭沒有那麼激烈。


【律政註:這一條建議是針對美國本土學生的。除非你有美國國籍/綠卡並且英語接近母語水平,對於絕大部分中國學生,優勢無非是中文母語以及熟悉中國的社會文化。因此,一定是有大量國際業務的律所(並且是該律所有大量國際業務的辦公室),才有聘用中國學生的動力。美國雖大,有國際業務的城市卻非常有限,基本上就是這六大傳統的法律就業市場:紐約,華盛頓DC,波士頓,芝加哥,舊金山/矽谷/灣區/北加州,洛杉磯/南加州。此外,德州近幾年發展迅猛,許多原本位於加州的高科技企業紛紛遷往德州,德州被稱為「未來矽谷」(請參看《多家科技公司離開加州遷往德州,「未來矽谷」的法學院和法律市場不來了解一下嗎?》),再加上德州本來就強勢的能源業,所以德州也是不錯的法律就業市場。


在這七大市場之外,即使是美國看起來比較像樣的大城市(比如費城)都少有國際業務。可以想像,他們沒有理由捨棄大量優秀的美國學生不聘用,要去聘用一個英語不是母語的中國學生,還要勞師動眾幫他/她辦工作簽證,並且冒著一年後抽不到簽他/她就要離開美國的風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