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傳媒業虛擬主播應用場景目前多為對真人主播模式的模仿

澎湃新聞 發佈 2024-04-10T06:52:15.325962+00:00

日前,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課題組正式發布了《智慧融媒發展報告(2022)》(簡稱《報告》),指出智慧融媒是未來幾年主流媒體發展的重要方向。

日前,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課題組正式發布了《智慧融媒發展報告(2022)》(簡稱《報告》),指出智慧融媒是未來幾年主流媒體發展的重要方向。

所謂智慧融媒,是指基於先進的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通過理念、採編流程、資源分配、全媒體人才隊伍、盈利模式等方面的系統性、徹底的網際網路轉型,在重建用戶連接的基礎上建立起強大的現代傳播能力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與盈利模式。智慧融媒具有強智能、全媒體、泛服務三大特點。

《報告》認為,國家政策為智慧融媒建設提供強大保障。從《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中「要以先進技術引領驅動融合發展,用好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革命成果」到《「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中「加快推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技術要素在智慧融媒建設中的活力進一步釋放。

此外,技術疊代更新為智慧融媒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從5G移動通信技術、4K/8K超高清顯示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等計算機軟體技術的發展與普遍應用到虛擬數字人、VR/AR/XR/MR乃至元宇宙等技術集成應用,智慧融媒能夠獲取更加多元、更加前沿的信息技術支撐。

而市場變化則為智慧融媒發展帶來新對手與新夥伴。網際網路用戶紅利衰竭、視頻號等新平台快速崛起,變化莫測的文化產業市場短時間內湧現出更多競爭對手,但在網際網路技術平台與網際網路技術公司的協助下,積極向智慧融媒轉型的主流媒體也並非單槍匹馬。

在課題組看來,未來主流媒體可以在以下五個方面發力:

以國家文化數位化戰略為政策支點,加快推進智慧融媒的文化科技深融合;

以前沿信息技術為技術支點,打造新型採編流程,提升智慧融媒的優質內容生產力與多渠道經營能力;

以中台技術為運營支點,打通並匯集媒體內部用戶、數據,提高智慧融媒管理與運營效率;

以生態建設為商業支點,在「大融合」思路指導下著眼區域性媒體生態打造,重構智慧融媒的商業模式與盈利模式;

以元宇宙為創意支點,探索智慧融媒發展更多可能,擴展媒體業務邊界。

比如,在探索元宇宙方面,《報告》指出,目前元宇宙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傳媒領域在元宇宙中的實踐多以對虛擬數字人的採納為主,通過虛擬數字人的方式與受眾進行溝通。

虛擬數字人可分為虛擬主播、虛擬化身、虛擬員工、虛擬偶像,在傳媒領域以虛擬主播的應用居多。虛擬主播的出現可有效替代部分真人播報服務,減少培養周期及成本,降低人設塌方概率,且可達到對新聞報導的全時空參與。

《報告》以新華社數字記者小諍為例:新華社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數字孿生、三維實景等方式,將小諍融入中國空間站、國際空間站、火星等環境,聚焦載人航天熱點事件、行星探測以及北京冬奧等主題,開展新聞報導和科學傳播,實現新華社記者「全時空在場」,融媒體產品累計曝光量近20億。

但《報告》也同時指出,虛擬主播仍需持續的經營和運營,養成階段投入較為高昂,目前傳媒業在虛擬主播的應用場景中也多為對真人主播模式的模仿,如何利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發揮虛擬主播對於用戶的「定製化」優勢,如何在元宇宙中進一步打破虛擬主播的時空性仍有待進一步地實踐與研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