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引爆」的偶像「人設」及其崩塌原因

不知天涯青衫客 發佈 2024-04-10T07:35:24.125448+00:00

所謂人設,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物的形象設定,其包含了該人物的性格、外貌、造型等方面的設定。人設一開始通常是對動畫或遊戲中人物角色的指代,後來發展到了電影、電視劇及舞台劇中。

所謂人設,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物的形象設定,其包含了該人物的性格、外貌、造型等方面的設定。人設一開始通常是對動畫或遊戲中人物角色的指代,後來發展到了電影、電視劇及舞台劇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人設的含義漸趨豐富,應用的領域也越來越廣,人設一詞逐步向娛樂圈、綜藝節目中蔓延,人設就慢慢演變成了滲透到實際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標籤。社交媒體的繁榮「引爆」了偶像人設傳播。

從自我到公共人設,作為談資的社交貨幣有著重要的連接作用,這體現在以網際網路偶像為典型代表的「公共人設」。社交貨幣譯自「Social Economy」,是衡量社會交往理論中口碑傳播的尺度,它衍生出衡量用戶分享品牌相關內容的傾向性或者是獲取認同感與聯繫感知識消耗。

喬納•伯傑認為社交貨幣「就是利用人們樂於與他人分享的特質塑造你的產品或思想,從而達到口碑傳播的目的」。在社交貨幣的驅動下,人設把人的主體故事化、標籤化、符號化,其目標是賦予人設主體商品化的貨幣價值,人設的出現迎合了消費主義的多元需要。

偶像等公眾人物由以往的「我提供偶像,你崇拜偶像」到如今的「你要什麼人設,我就定製什麼人設」,從而達到以資本利益為核心的人設傳播。

當人設與偶像本人之間存在反差,「人設崩塌」現象也頻頻發生,各種媒體平台上的一幕幕鬧劇,不斷刷新著大眾對偶像人格素質和媒體形象的認知底線,從而衍生出了不少現實問題。

一、社交媒體中的偶像「人設」的現狀

當社交媒體將偶像形象從影片、作品中解放出來,偶像可以在大眾目光的注視下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內容完全「暴露」。不僅如此,平台上龐大的受眾群體開始參與到偶像人設的生產中,偶像們的私生活話題也越來越備受關注,便有了當前社交媒體中紛繁複雜的人設現狀。

(一)「祛魅」的偶像

隨著網絡的發展,曾在傳統媒介中被塑造出「高大上」熒幕形象或是被認為不屑走進大眾媒介的公眾人物也開始踏入社交媒體,以平易近人的形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消解傳統媒體中因為曝光度相對低而造成的神秘感。

在大眾的認知里,人們所看到的就是偶像本身的樣子。社交媒體既可以保留偶像在傳統媒體中演繹過的角色文本,也可以成為偶像產生新興形象的重要領域。偶像在同一社交平台上與受眾交流,通過公開展示自己的個人生活動態獲得高關注度,從而增強相互之間的關係黏度,與受眾構成更加緊密的共生關係。對於大眾來說,還有什麼比能在社交媒體上對偶像的「熒幕畫外語」觸手可及更感興趣的呢?

(二)能動的受眾

傳統媒體中的受眾通常屬於被動接受者的角色,而如今社交媒體卻相反地賦予了受眾一起參與到偶像形象塑造中的能動性。受眾可以通過社交平台的評論、回復等方式對偶像的消費方面進行反饋,從而使偶像生產者可以根據受眾需求,適時地調整人設的定位和特徵,發動對受眾興趣點的迎合。

另一方面,社交媒體的空間氛圍比傳統的媒體更加寬鬆和自由,受眾既是信息傳播主體又是傳播對象。他們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對偶像人設進行重新編碼,因而,受眾成為偶像人設活動中擁有相當話語權的參與者。除此之外,一些娛樂記者或個體創作者在對偶像人設的文本進行編輯時,也會表現出對受眾喜好的傾向。

總而言之,社交媒體上的受眾是偶像想從網絡平台吸引到自己作品、代言商專櫃前的主要目標群體和消費主力,這也是偶像進行人設傳播的一大目的。

(三)作為平台的社交媒體

對偶像而言,那些從傳統媒體中成名的公眾人物要想在社交媒體中展開人設互動,其目的是獲得比原先更大規模受眾的支持。除了享受網際網路中粉絲積累的過程,更是把網絡人氣引渡到實際的消費場所,在商業領域中獲取更大的資本吸引力。

那些原本就從社交媒體中成為「偶像」的個體,則可以藉助這個平台實現向電視、電影等大熒幕的逆向互動。究其原因,傳統媒體中的人設對形象本身、各類資源和資金投入的要求都較高,且人設類型單一,無法滿足當下吸引受眾的各類人設需求,在轉型速度上也很難與迅速發展的經濟節奏相匹配。

反觀網際網路中表演的成本相對較低,能為每個個體提供均等的發聲機會是社交媒體成為偶像公開表演的主要媒介的重要原因之一。

網際網路的快速傳播打破了傳統媒介在偶像與受眾之間的層層壁壘,偶像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即時獲得受眾反饋來實現人設的表演,他們資本吸引力最直觀的證明就是受眾的關注度。而那些以盈利為目的的經紀公司要做的就是根據受眾喜好在媒體平台上打造出受眾喜歡的「偶像產品」並供給他們消費。

(四)背離化的偶像形象

社交媒體在偶像人設形成過程中的平台性特徵,其中建立的人設體系是以吸引受眾注意力為基礎的,或許缺少專業的偶像評測,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當下偶像人設的呈現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歌手薛之謙就是一位因人設開始爆紅的藝人。他在社交媒體上經營自己動態的期間,先是一條條幽默的微博,被粉絲網友們戲稱為「段子手」,逐漸有了自己的人設,到後來的一句「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成功出圈。

還有一個為了幫後期老師留剪輯點在某次採訪中斷時幫著數秒數的視頻傳播開來,他因成功塑造了一個老實憨厚但又心地善良的大男孩形象而爆紅,大多數受眾先被他的人設所吸引成為粉絲,而後才留意到他的音樂作品。

然而正當薛之謙憑藉微博人設翻身紅極一時的時候,前任李雨桐發布了一條微博,在爆料中揭露薛之謙在現實生活中虛偽的行為,還用截圖、錄音等證據取得大眾信任。

在「薛李事件」中,面對李雨桐的連番打擊,薛之謙並沒有第一時間對自己的錯誤作出誠懇道歉,反而在狡辯過後被對方用各種事實反駁,無法得到當事人的諒解,同時名譽受到嚴重損害,粉絲數驟減幾十萬,他的優質人設形象也不復存在。

有了社交媒體這個平台,受眾會特別關注並藉助偶像的私人生活議題,在網絡平台上掀起的「狂歡風波」一浪高於一浪。同時,當偶像開始只注重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卻忽略了自身專業能力和道德素養的提升,就會導致其人設形象呈現出某種程度的扭曲和污化,逐漸偏離了原本的人設。

總之,當前我國的偶像人設現象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但也存在一些不良風險,甚至會造成人設崩塌。偶像人設依賴於新興媒體和網絡受眾,當他(她)脫離鏡頭,僅一帷之隔,卻可能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二、偶像人設的形成原因

在這個以娛樂為中心的年代,偶像是最擅長運用人設的群體。雖然很難考證「賣人設」的源頭,但其形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就離不開消費的符號化與媒介營造的「擬態環境的環境化」、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一)消費的符號化

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消費市場中的商品越來越被注重其非物質的性質,正如上文「社交貨幣」理論所述,商品所具有的特殊附加意義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法國學者鮑德里亞指出了消費的符號化,他認為當今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已成為消費社會,而符號消費成為重要的文化現象,並將消費定義為「一種操縱符號的系統性行為」。

在從物的消費發展到符號消費的社會裡,人設在不斷疊代中變為以物的符號化為背景而形成的一種特定產物,個體經過「降維」被處理成為一個個小標籤。比如黃磊的「好丈夫」、「好爸爸」人設,以至於他的代言產品多為奶粉、教育及家居用品。偶像通過人設可以製造出消費欲望,從而形成一種持續、合理的消費營銷戰略。這種暗含著消費主義的邏輯恰恰促進了人設營銷經濟的實現。

在受眾看來,象徵偶像的符號是獨一無二的,有別於一般大眾,而這個符號所附帶的象徵意義則會將某個偶像與其它大眾角色區別開來。這種「區別」恰恰體現了偶像的風格,將這種個性轉化成為商業而運作的價值,實際上也正是偶像人設形成的根本動因和內在邏輯。

(二)媒介營造的「擬態環境的環境化」

「擬態環境的環境化」是由日本學者藤竹曉提出的。他認為,「在許許多多的『擬態事件』中的語言、觀念、價值、生活或行為方式等,通過大眾傳播渠道,很快便會成為社會的流行現象。」

除了偶像和其經紀公司在社交媒體中營銷人設,其他為了宣傳的娛樂媒體在撰寫新聞的時候也會附帶上偶像的「螢屏形象」吸引網民眼球。儘管這種「形象」與偶像生活中的實際形象和真實性格可能大不相同,但由於大眾對周圍環境的認知和行為都是基於媒體所提供的資訊而進行的,這些行為一定程度上作用於現實,使觀眾很難分辨所看到的信息到底是現實環境還是媒體所創造的「擬態環境」。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某一偶像的固定印象就會越來越豐富,即便是正面印象占大多數,也會潛藏因信息的不對稱性而導致的風險,給受眾和偶像本身帶來負面的衝擊。

(三)市場需求和品牌傳播

在一條完整的傳播鏈中,偶像先通過自身形象塑造吸引粉絲,接著憑藉人設自帶的「大流量」來吸引廣告商和影視投資者的目光。不僅如此,偶像人設的表現與品牌個性的氣質相契合同樣重要。例如「未來星」兒童牛奶請來了知名影星孫儷為產品代言人,孫儷在受眾口碑中不僅有著精湛的演技和出色的作品,而且她性格溫柔,常常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與網友們一起分享「育兒日記」,給人留下「模範媽媽」的印象。

「未來星」之所以選擇孫儷,一方面是因為孫儷有極高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是根據「未來星」所想傳達的品牌內涵和人們對孫儷人設認知之間的一致性,代言人與品牌的契合程度愈高,達到的廣告效應和傳播效果愈好。由此可以看出,當一個完美且固定的人設「立」了出來,偶像和品牌就可以共同從中享受人設帶來的紅利。

偶像人設的形成與資本、媒介以及市場的發展息息相關,是多方合力共同塑造的結果。人們對偶像從消費作品轉向消費偶像「符號」,媒介環境與市場需求的發展,便成為了人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推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