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烏鴉的炸醬麵」,魯迅筆下的英雄末路

北京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24-04-10T11:02:44.790017+00:00

前段時間,《中國奇譚》因為口碑爆棚而迅速出圈,其中的故事內核令多少人拍案叫絕,既有傳統中國的志怪元素和特殊美學,又融入了當代中國人的情感痛點,令不同的人從中讀出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哲學。

前段時間,《中國奇譚》因為口碑爆棚而迅速出圈,其中的故事內核令多少人拍案叫絕,既有傳統中國的志怪元素和特殊美學,又融入了當代中國人的情感痛點,令不同的人從中讀出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哲學。

其實放眼文學史,早在近一百年前,就有一部類似的作品橫空出世——魯迅先生的《故事新編》,其中有5篇寫於魯迅生命的最後時期,可謂是魯迅真正的集大成之作。

在《奔月》這篇小說中,嫦娥奔月竟然是因為不滿於每天只有烏鴉炸醬麵的生活:

「又是烏鴉的炸醬麵,又是烏鴉的炸醬麵!你去問問去,誰家是一年到頭只吃烏鴉肉的炸醬麵的?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麼運,竟嫁到這裡來,整年的就吃烏鴉的炸醬麵!」

這固然是源自魯迅先生的奇思妙想,但是其中也頗有寄託,人稱「北大醉俠」的孔慶東教授,在新書《重來故鬼:解讀魯迅〈故事新編〉》中就指出,《奔月》塑造的是一個英雄末路的故事。

魯迅(靳尚誼-布面油彩-中國美術館藏)

小說不是一開頭就寫「天上出了十個太陽, 人民渴望大救星,我們出來一個頭領」。小說展開的情節是那個英雄的業績——那一片輝煌——早都黯淡了。

這篇小說寫於1926年。1926年,蔣介石說,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北伐軍乘勝前進。魯迅怎麼說?魯迅看見的是青年在殺青年,魯迅看見的是革命青年在殺革命青年。1927年初,魯迅本來到了革命的大本營廣州,到了那兒去,一片血雨腥風,結果他離開了廣東。

這是創作的大概背景,這個背景跟魯迅的「五四」時代是不一樣的,不是《吶喊》時候的魯迅,不是《彷徨》時候的魯迅;也不是後來20世紀30年代魯迅明確地站在共產黨一面為勞苦大眾說話的那個時候。

1926年魯迅怎麼看自己與國家的關係?英雄指的是誰?這都是讀這篇小說的時候,隨時可以想的一些問題。

01 英雄落到一個殺雞用牛刀的境地

小說分幾節,第一節是這樣開頭的:

聰明的牲口確乎知道人意,剛剛望見宅門,那馬便立刻放緩腳步了,並且和它背上的主人同時垂了頭,一步一頓,像搗米一樣。

暮靄籠罩了大宅,鄰屋上都騰起濃黑的炊煙,已經是晚飯時候。家將們聽得馬蹄聲,早已迎了出來,都在宅門外垂著手直挺挺地站著。羿在垃圾堆邊懶懶地下了馬,家將們便接過韁繩和鞭子去。他剛要跨進大門,低頭看看掛在腰間的滿壺的簇新的箭和網裡的三匹烏老鴉和一匹射碎了的小麻雀,心裡就非常躊躕。但到底硬著頭皮,大踏步走進去了;箭在壺裡豁朗豁朗地響著。

第一段很奇怪,英雄好像是沒什麼收穫回來了,硬著頭皮進家。他怕什麼呢?沒打著就沒打著唄,這有什麼可怕的呢?好像前邊有個可怕的東西。

《奔月》這篇小說一開始出現的是一個委頓的意象。我們不由自主地想,1926年的魯迅,有什麼收穫沒有?1926年的魯迅是不是也經常這樣回家,有類似的這種情緒——這個家也不要簡單地對號就是他生活中的那個家,也或許是他面對著他的故友、親朋等等。

好,我們看大英雄后羿回家了。

剛到內院,他便見嫦娥在圓窗里探了一探頭。他知道她眼睛快,一定早瞧見那幾匹烏鴉的了,不覺一嚇,腳步登時也一停,——但只得往裡走。使女們都迎出來,給他卸了弓箭,解下網兜。他仿佛覺得她們都在苦笑。

「太太……。」他擦過手臉,走進內房去,一面叫。

嫦娥正在看著圓窗外的暮天,慢慢回過頭來,似理不理的向他看了一眼,沒有答應。

這種情形,羿倒久已習慣的了,至少已有一年多。他仍舊走近去,坐在對面的鋪著脫毛的舊豹皮的木榻上,搔著頭皮,支支梧梧地說——

「今天的運氣仍舊不見佳,還是只有烏鴉……。」

哎呀,這是英雄出場說的話。這個英雄啊,本來做了大的貢獻,人們應該感謝他。可是英雄就因為做了大的奉獻,如果以後不能天天維持,仿佛都對不起大家,這好像是社會的常態。我們這些人不是英雄,是俗人,我們能打著烏鴉,家裡的人可能就得誇我們:真了不起,居然逮著一烏鴉,多好!可是后羿不行,后羿打著一烏鴉他就對不起人。

所以古人早就教給我們很多的哲學:不要當英雄啊,巧為拙者奴啊,等等。就是你只要能幹,你就倒霉,你得到歡呼和感謝只是那一瞬間,以後人生漫漫苦海你永遠被安排,有事兒大家就怨你。

那我們想想,后羿打不著比烏鴉更好的動物,嫦娥應該怎麼說,有什麼反饋呢?嫦娥是什麼反應呢?

「哼!」嫦娥將柳眉一揚,忽然站起來,風似的往外走,嘴裡咕嚕著,「又是烏鴉的炸醬麵,又是烏鴉的炸醬麵!你去問問去,誰家是一年到頭只吃烏鴉肉的炸醬麵的?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麼運,竟嫁到這裡來,整年的就吃烏鴉的炸醬麵!」

「太太,」羿趕緊也站起,跟在後面,低聲說,「不過今天倒還好,另外還射了一匹麻雀,可以給你做菜的。女辛!」他大聲地叫使女,「你把那一匹麻雀拿過來請太太看!」

野味已經拿到廚房裡去了,女辛便跑去挑出來,兩手捧著,送在嫦娥的眼前。

「哼!」她瞥了一眼,慢慢地伸手一捏,不高興地說,「一團糟!不是全都粉碎了麼?肉在那裡?」

「是的」羿很惶恐「射碎的。我的弓太強,箭頭太大了。」

「你不能用小一點的箭頭的麼?」

「我沒有小的。自從我射封豕長蛇……。」

「這是封豕長蛇麼?」她說著,一面迴轉頭去對著女辛道,「放一碗湯罷!」便又退回房裡去了。

一匹小麻雀,何曾入過英雄的眼?今天竟然還要給拿來減輕一點兒自己的罪責,說今天不都是烏鴉,竟然還有別的菜,還是射碎了的麻雀。

古書上記載后羿弓法高強,射殺了無數的封豕長蛇,那是大動物,大的野豬。八百斤的野豬等於上萬個半兩的小麻雀,用射野豬的箭頭竟然射了麻雀,當然這也說明他箭法厲害,射野豬容易,大啊,射麻雀,竟然能射到,用那麼大的箭頭射那么小的麻雀,說明那個箭比麻雀還沉,當然要射碎。

我們可以看到后羿的惶恐包含著他自己對自己就不滿。如果這個太太能夠包容他,能夠安慰他,能夠理解他,不一定就能減輕他內心的惶恐,因為事實在這裡擺著,並不因為嫦娥的態度。現在英雄就落到一個殺雞用牛刀的境地。

只有羿呆呆地留在堂屋裡,靠壁坐下,聽著廚房裡柴草爆炸的聲音。他回憶當年的封豕是多麼大,遠遠望去就像一坐小土岡,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還有長蛇,也可以做羹喝……。

羿懷念英雄歲月。但是你越英雄,英雄的歲月就越短,持續得越短。就像很多將軍到了和平年代,想像當年戰場上作戰的英雄情況,越是和平年代,越想像當年那個激烈的戰況。可是在當年,你想不到要保留這個情況,恨不能戰爭早點結束。

魯迅給《而已集》設計的封面

到二更時,她似乎和氣一些了,默坐在床沿上喝水。羿就坐在旁邊的木榻上,手摩著脫毛的舊豹皮。

「唉,」他和藹地說,「這西山的文豹,還是我們結婚以前射得的,那時多麼好看,全體黃金光。」他於是回想當年的食物,熊是只吃四個掌,駝留峰,其餘的就都賞給使女和家將們。後來大動物射完了,就吃野豬兔山雞;射法又高強,要多少有多少。「唉,」他不覺嘆息,「我的箭法真太巧妙了,竟射得遍地精光。那時誰料到只剩下烏鴉做菜……。」

這個看上去很滑稽,但又分明代表了一切英雄的道理。英雄要幹了不起的事嘛,了不起的事是有數的,幹完就完了,所以越干越心虛,最後走向末路。

你這個箭法太巧妙了,無敵了,最後就必須習慣於吃烏鴉炸醬麵。這裡把英雄歲月,以及對英雄歲月的緬懷,寫得歷歷在目。

「……想起來,真不知道將來怎麼過日子。我呢,倒不要緊,只要將那道士送給我的金丹吃下去,就會飛升。但是我第一先得替你打算,……所以我決計明天再走得遠一點……」

這一段話很重要。英雄是可以脫離出去的,英雄如果不考慮這個世界,不考慮人際關係,英雄有退路,英雄是有辦法的。

英雄怎麼會活不下去呢?神話里早都告訴我們,神話里說是西王母給了藥,還有一種說法是一個道士給的藥,反正有一個金丹,吃了之後可以飛升。

吃了之後后羿是可以走的,那你為什麼早不走呢?為什麼活在這麼勢利這麼冷漠的人間呢?他是要為她打算,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他是為別人而活的,至少是為愛人活的。「替你打算」,既然為她打算呢,他就先忍著,所以他準備明天走得再遠一點兒,再碰碰運氣。

02 英雄半路上被叛變的徒弟劫道

我們再往下看第二節,講的是第二天後羿去更遠的地方尋食物發生的事情。

但再前行了十多步,他即刻心花怒放了,遠遠地望見一間土屋外面的平地上,的確停著一匹飛禽,一步一啄,像是很大的鴿子。他慌忙拈弓搭箭,引滿弦,將手一放,那箭便流星般出去了。

這是無須遲疑的,向來有發必中;他只要策馬跟著箭路飛跑前去,便可以拾得獵物。誰知道他將要臨近,卻已有一個老婆子捧著帶箭的大鴿子,大聲嚷著,正對著他的馬頭搶過來。

「你是誰哪?怎麼把我家的頂好的黑母雞射死了?你的手怎的有這麼閒哪?……」

羿的心不覺跳了一跳,趕緊勒住馬。「阿呀!雞麼?我只道是一隻鵓鴣。」他惶恐地說。

「瞎了你的眼睛!看你也有四十多歲了罷。」

「是的。老太太。我去年就有四十五歲了。」

大家算一下魯迅到1926年多大歲數?這個數字不是亂編的,一會兒我們要介紹另外一個跟這個作品有關的人,叫高長虹,是現代史上很著名的人,曾經是魯迅的學生,但是後來跟魯迅發生了很激烈的衝突。

他在一篇攻擊魯迅的文章中就說,魯迅才四十五歲就自稱老人是一種思想上的墮落。魯迅的作品中到處都是梗,有些已經被學者找出來了,還有一些學者尚未找出來。這兒有四十五歲的一個梗,他憑什麼就正好四十五歲呢?在這裡就看到魯迅寫的羿,其中有自己的身影在裡面,寫的是自己。自己一件事被老太太抓住了,老太太就開始攻擊他的歲數。

「你真是枉長白大!連母雞也不認識,會當作鵓鴣!你究竟是誰哪?」

「我就是夷羿。」他說著,看看自己所射的箭,是正貫了母雞的心,當然死了,末後的兩個字便說得不大響亮;一面從馬上跨下來。

「夷羿?……誰呢?我不知道。」她看著他的臉,說。

「有些人是一聽就知道的。堯爺的時候,我曾經射死過幾匹野豬,幾條蛇……。」

平時英雄都不應該吹牛的,他現在為了解脫眼前這個困難,得講自己是誰,只好把自己當年的事情說一說——堯爺的時候,那個偉大時代你沒聽說過嗎?我還射死過幾匹野豬,幾條蛇。說到裡面還有點謙虛,還不是完全吹牛,把自己的英雄業績說一部分,希望啟發對方能夠想起來,但是他沒有想到一個結果:

「哈哈,騙子!那是逢蒙老爺和別人合夥射死的。也許有你在內罷;但你倒說是你自己了,好不識羞!」

他沒想到老太太知道這個事,但知道的跟他知道的不一樣,老太太說堯爺的時候,確實有英雄射死過封豕長蛇,但那不是你,是逢蒙老爺。逢蒙是后羿的徒弟,正是后羿培養的文學青年,是他的研究生,但是現在老百姓不知道他是誰,知道逢蒙老爺,可見這個輿論早已經控制在別人手裡。

英雄要面對一個輿論的問題,老百姓早都被輿論所控制,老百姓天天等著雙十一「剁手」,哪知道誰射死了封豕長蛇啊。她聽說的故事是逢蒙和別人。

但是老太太還比較寬容,想得很周密,說也許那幫人裡邊有你,你是跟著逢蒙老爺混事兒的吧?濫竽充數的也許有你,但是你不能說是你自己射死的啊,你這樣說就好不知羞了。我們想一下,這不是現在的網上論戰嗎?現在網上論戰經常是這樣,我們不知道情況,不知道誰是真正的英雄,誰是逢蒙,誰是后羿。

「阿阿,老太太。逢蒙那人,不過近幾年時常到我那裡來走走,我並沒有和他合夥,全不相干的。」

「說誑。近來常有人說,我一月就聽到四五回。」

近幾年高長虹確實經常到魯迅那裡走走,魯迅倒沒有跟高長虹合夥,是魯迅領導高長虹和其他一些青年做了很多文化事業,這是史實。但是在逢蒙說來卻倒過來了,是他去領導,領導別人。

后羿知道跟老太太說不清楚這些事情,便轉而跟她協商母雞的賠償事宜,之後便帶著射死的母雞回家。

下面是不是寫高高興興地回家喝雞湯,夫妻和好了?按照魯迅的手段,下面一定還有事——后羿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射殺他的逢蒙:

那時快,對面是弓如滿月,箭似流星。颼的一聲,徑向羿的咽喉飛過來。也許是瞄準差了一點了,卻正中了他的嘴;一個筋斗,他帶箭掉下馬去了,馬也就站住。

逢蒙見羿已死,便慢慢地躄過來,微笑著去看他的死臉,當作喝一杯勝利的白干。

剛在定睛看時,只見羿張開眼,忽然直坐起來。

「你真是白來了一百多回。」他吐出箭,笑著說,「難道連我的『齧鏃法』都沒有知道麼?這怎麼行。你鬧這些小玩藝兒是不行的,偷去的拳頭打不死本人,要自己練練才好。」

后羿給他展示了一個絕門武功,叫金剛鐵板橋的功夫,敵人一箭射過來,他在馬上向後一仰,然後一張嘴咬住了箭。魯迅用在這裡,真是神妙無比。因為他一方面把兩個人對打寫得很精彩,同時有象徵意義,是說你的功夫是從我這兒偷來的,我真正的辦法你還沒有學到。

所以原來在魯迅的生存中他的很多痛苦,除了少年喪父、家道中落、兄弟失和、婚姻不幸,還有徒弟叛變。他生活中有這麼多的不幸。這個徒弟叛變呢,幸虧這個徒弟是「小玩藝兒」,是偷去的拳頭。所以魯迅嘲笑他,你的功夫還不行。

高長虹比魯迅小十七歲,差不多是學生輩的,1924年到1929年是他最火的時候。他在太原再到北京上海等幾個地方,組織了一場狂飆運動。他成立了狂飆社,是狂飆社的主要成員,然後他和另外的社員——幾個青年拜魯迅為師,在魯迅指導下活動。

後來魯迅倡導了《莽原》雜誌,是莽原社辦的,高長虹協助魯迅編了《莽原》周刊,但是後來他說是魯迅協助他。這就像剛才那老太太說的話:這是逢蒙老爺他們幹的事。

高長虹

說到高長虹與魯迅這篇小說的關係,就是因為高長虹和魯迅在思想上、出版問題上、文學創作上有很多衝突,高長虹公開寫文章點名道姓地批評魯迅,魯迅本來不太在乎,然後另一個人又告訴魯迅,說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是高長虹在追求許廣平。他認為許廣平被魯迅給霸占了——因為許廣平跟他是年紀差不多的嘛,他們應該談戀愛,魯迅老師這太不像話了。魯迅一聽,就覺得必須教訓教訓他,所以魯迅在這篇小說里,順便把很多高長虹的因素都寫到逢蒙的身上了。這都是有真憑實據的,逢蒙說的一些話,都在高長虹的文章里可以找到原話——這是魯迅的拿手好戲。

后羿咬住飛箭的方法,在《太平御覽》中引《列子》的說法寫的是:「飛衛學射於甘蠅,諸法並善,唯齧法不教。衛密將矢以射蠅,蠅齧得鏃矢射衛,衛繞樹而走,矢亦繞樹而射。」這是有所本的。

魯迅也許是從這得到了啟發,就把武俠中對打的方法用來象徵文壇的論爭。有些論爭是有意義的,真正的思想論爭。但只要論爭起來,有些人就不講章法,不講規矩,人身攻擊,甚至政治陷害。像高長虹這也屬於人身攻擊,對魯迅而言還沒有什麼生命的危險。

「即以其人之道,反諸其人之身……。」勝者低聲說。

「哈哈哈!」他一面大笑,一面站了起來,「又是引經據典。但這些話你只可以哄哄老婆子,本人面前搗什麼鬼?俺向來就只是打獵,沒有弄過你似的剪徑的玩藝兒……。」他說著,又看看網兜里的母雞,倒並沒有壓壞,便跨上馬,逕自走了。

「……你打了喪鐘!……」遠遠地還送來叫罵。

「真不料有這樣沒出息。青青年紀,倒學會了詛咒,怪不得那老婆子會那麼相信他。」羿想著,不覺在馬上絕望地搖了搖頭。

魯迅在情節里影射高長虹,很多話都來自高長虹本人的文章,但是我們又不要認為這只限於個人恩怨。其實攻擊魯迅的青年人很多,就是受了魯迅的恩惠、教導,後來由於某種原因,又反過來攻擊魯迅的人很多,而且其中主要是革命青年,這是最令魯迅痛心的。

如果你本來就是壞人,無所謂,壞人應該攻擊我;本來是革命青年,正義青年,有為青年,後來覺得自己的思想進步了,超越魯迅了,反過來罵魯迅。而實際上他們的武功很低,沒有把武功學好,這是令魯迅特別痛心的。

魯迅的人際關係,魯迅先生自己生前,就把這些都看透了。魯迅原來是對青年滿懷熱情,他相信進化論,相信青年一定比老年好,相信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後來受了很多打擊,發現青年人里很多壞蛋,殺害革命青年的也是革命青年,他的思想有變化了,但是最終魯迅並沒有喪失對青年的熱情。他已經知道青年裡很多人是不堪的,他是想來想去,還是把自己的愛賦予青年人,只不過他想的更複雜更深沉了而已。

回到小說,英雄后羿為了滿足嫦娥的欲望,走了這麼遠的路,還是沒有打到野獸,打到老百姓的一隻雞,而路上又遇到背叛他的學生來害他。所以想一想,這不都是當初你逞強當英雄招來的災禍嗎?如果當初不是英雄,今天也沒這些麻煩,當初是英雄,今天這些麻煩是不是必然會發生?如果認識到這個必然,他應該就接受,認識不到那就只有痛苦。

03 英雄回家發現妻子已經吃仙藥飛升

下面第三節,后羿回到家裡,發現嫦娥失蹤了,在一番盤問僕人之後終於意識到,她吃了仙藥向天上飛升了。

羿又在房裡轉了幾個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頭看著對面壁上的彤弓,彤矢,盧弓,盧矢,弩機,長劍,短劍,想了些時,才問那呆立在下面的使女們道——

「太太是什麼時候不見的?」

「掌燈時候就不看見了,」女乙說,「可是誰也沒見她走出去。」

「你們可見太太吃了那箱裡的藥沒有?」

「那倒沒有見。但她下午要我倒水喝是有的。」

羿急得站了起來,他似乎覺得,自己一個人被留在地上了。

「你們看見有什麼向天上飛升的麼?」他問。

「哦!」女辛想了一想,大悟似的說,「我點了燈出去的時候,的確看見一個黑影向這邊飛去的,但我那時萬想不到是太太……。」於是她的臉色蒼白了。

英雄忙了一天,有些微的戰果,興沖沖地趕回來匯報,想討賞,可是呢,人家已經等不及英雄了。有些英雄可以東山再起,還有再輝煌的時候,可惜,人家並不等。

英雄往往是在等待中出現的。有的時候英雄恰好是配合著等待,才能夠成就;沒有等待,有時候英雄也就沒有了。

等待能夠成就人。但是可惜,很多人不再願意等待后羿這樣的人。當英雄做了一次英雄事跡之後,看客們往往等待他再來,恨不能在心裡起鬨:再來一個!再來一個!如果很長時間沒有再來,這些人就放棄了。那麼后羿最親愛的人,已經不再等待他。

他忽然憤怒了。從憤怒里又發了殺機,圓睜著眼睛,大聲向使女們叱吒道——

「拿我的射日弓來!和三枝箭!」

后羿從頭一直到現在脾氣這麼好,怎麼忽然憤怒了呢?前邊的脾氣好,正是此刻憤怒的襯托,正是一個好的鋪墊。他本來不必要脾氣那麼好,他為什麼脾氣那麼好?就是他知道自己不是英雄,就是想做一個合格的凡人,想做一個合格的丈夫,讓人家說他挺好,沒有英雄架子。

到現在一切都落空了,所以這個憤怒是非常合乎心理學上的反轉的。從憤怒里發殺機,這又是一個心理學上自然的發展。現在后羿從憤怒里發了殺機,忽然就恢復了他原來那個英雄氣概,那不得了,拿他當年射太陽的弓來了。

女乙和女庚從堂屋中央取下那強大的弓,拂去塵埃,並三枝長箭都交在他手裡。

他一手拈弓,一手捏著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個滿弓,正對著月亮。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著,眼光直射,閃閃如岩下電,鬚髮開張飄動,像黑色火,這一瞬息,使人仿佛想見他當年射日的雄姿。

由今寫昔,我們可以想到當年他射太陽的時候就是這樣英姿勃發:身體怎麼樣,動作怎麼樣,鬚髮、眼光,全都寫到,一個英雄出來了。

使女們發一聲喊,大家都看見月亮只一抖,以為要掉下來了,——但卻還是安然地懸著,發出和悅的更大的光輝,似乎毫無傷損。

「呔!」羿仰天大喝一聲,看了片刻;然而月亮不理他。他前進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卻又照數前進了。

他們都默著,各人看各人的臉。

在他的下人看來,這個英雄也不像個英雄。所以有句格言,「僕人眼中無英雄」。僕人眼中是沒有什麼英雄的,他看見你都是特別平凡的一面,在平凡的一面中還不如他。

羿懶懶地將射日弓靠在堂門上,走進屋裡去。使女們也一齊跟著他。

唉,」羿坐下,嘆一口氣,「那麼,你們的太太就永遠一個人快樂了。她竟忍心撇了我獨自飛升?莫非看得我老起來了?但她上月還說:並不算老,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墮落。」

在這裡,魯迅寫到羿窮途末路的時候,這幾句話其實是魯迅自己的感嘆。新中國成立前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多歲,魯迅四十多歲,說自己是老人,也不算是過分。

那個時候他說自己四十多歲是老人,本來是正常的,可是竟然就被認為是墮落了。魯迅多次被人罵過「墮落」,所以魯迅有一個筆名,叫「隋洛文」,就是墮落文人的簡稱——你們說我墮落了,我給自己起個筆名,叫「隋洛文」,墮落文人。

魯迅與許廣平

人不被理解,人被貼上一個恰好是自己反面的標籤,這種悲傷是不容易體會的。幸虧魯迅後來終於被人認識到,魯迅其實是真正的革命者,他卻很長時間被認為是最大的反革命,是革命的反面。魯迅在當時還有多少無奈,我們不可能全部知曉,大概能夠知道幾分之幾就不錯了。

「這一定不是的。」女乙說,「有人說老爺還是一個戰士。」「有時看去簡直好像藝術家。」女辛說。

「放屁!——不過烏老鴉的炸醬麵確也不好吃,難怪她忍不住……。」

「那豹皮褥子脫毛的地方,我去剪一點靠牆的腳上的皮來補一補罷,怪不好看的。」女辛就往房裡走。

群眾還是要繼續過他們普通的日子,群眾沒有別的想法,不管發生了多大的事情,日常生活還是要過下去的。「時光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還是魯迅這兩句話。英雄只是過客,英雄是歷史的過客,英雄還要考慮自己的日子,考慮自己的未來怎麼辦。那后羿呢?

「且慢,」羿說著,想了一想,「那倒不忙。」「我實在餓極了,」「還是趕快去做一盤辣子雞,」「烙五斤餅來,」「給我吃了好睡覺。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藥,吃了追上去罷。」

「女庚,你去吩咐王升,叫他量四升白豆餵馬!」

一個很普通的結束語,結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明天還有希望,他說明天要去找道士再去討一服藥,去不去是一回事,能不能討到是一回事,討到之後有沒有吃了飛升還是一回事。所以實際上它結束在一個日常生活的描述中了。

你看結尾他好像是認命了,但是這個認命不是屈服,而是找到了最合適的一種戰鬥的方式。所以說魯迅,你說他是戰士,沒錯,說他是藝術家,也沒錯,他其實是藝術家和戰士合為一體的,他的戰鬥是藝術的,他的戰鬥是有危險的,但是他儘量降低這個危險。

他到了上海之後,不斷地換筆名,我們今天查到魯迅的筆名是一百八十多個,這是一個世界紀錄。一個人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天天換筆名,這過的是什麼日子?蔣介石曾經也要殺他,就在他的對面設了特務,觀察了好長一段時間,最後發現他確實沒有什麼革命行動,就是一個「胡說八道」的人。最後算了算,殺了他之後的成本,殺了他之後造成的社會影響,所以還不如不殺,表示我們言論自由。所以魯迅從此以後老是換筆名,去設計后羿以後的生活怎麼過。

魯迅故居(圖源-北京魯迅博物館)

我們回顧一下魯迅的《影的告別》:

我不過一個影,

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裡了。

然而黑暗又會吞併我,

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

我不如在黑暗裡沉沒。

魯迅認為自己也是一個影,我就是一個影,當一片黑暗的時候,影子是沒有的,當一片光明的時候,影子也是沒有的,影出現就是有黑暗有光明。所以影要告別你,「你」是誰,有待於研究,你可以想像。影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裡了。沉沒在黑暗裡,就是黑暗會吞併我。

魯迅自動要沉沒在黑暗裡,他知道黑暗是要吞併我的。那你為什麼不跟著光明呢?「光明會使我消失」——光明的時候也沒有我。魯迅的奮鬥是為了建立一個新中國,但是他知道新中國到來的時候也沒有我,真正光明的時候哪有魯迅呢?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的課堂上還在講魯迅,這個世界就不光明。光明的時候沒人聽魯迅,全說的是廢話。可是你怎麼辦呢?「然而我不願彷徨於明暗之間」,他實際上是彷徨於明暗之間,可是他又很清楚,這很難受,這很痛苦。最後的選擇是「不如在黑暗裡沉沒」。選擇來選擇去,彷徨來彷徨去,最後還只能在黑暗裡沉沒。

他留給我們一個彷徨於明暗之間的形象。所以,你可以說《影的告別》這個「影」就是魯迅,也可以說那個「你」就是魯迅,這才是對自己、對自己的命運的一個準確的定位,準確的預測。

回到小說的后羿上來,后羿像魯迅一樣,雖然射落了九個太陽,他也是一個歷史中間物。射落的時候是英雄,射落了之後,英雄總要回到寂寞的人間。而回到人間之後,能不能擺平人間的凡事,這是又一輪新的考驗。而當太陽也落了,英雄也過去了之後,一代又一代英雄積累下來的神話,留給我們的就是千古蒼涼,我把它叫作「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烏鴉」。

「閒坐說玄宗」還很有詩意,其實大量的都是在說烏鴉。包括那些普通的文學愛好者,讀了《奔月》之後留下的就是「烏鴉炸醬麵」。老是反覆說,又是烏鴉炸醬麵,又是烏鴉炸醬麵。當然能留下這樣一個意象,已經不錯了,這說明它是一個千古不朽的小說,當然它的不朽是建立在蒼涼的基礎上的。

在留言區分享《奔月》給你帶來的思考

2位幸運讀者將獲贈新書一本

重來故鬼:解讀魯迅《故事新編》

作者:孔慶東

讀懂魯迅,其實就是讀懂我們自己,讀懂我們這個國家。

-End-

觀點資料來源:《重來故鬼:解讀魯迅<故事新編>》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scb01@pup.cn

因為一本書愛上一個專業,這些寶藏好書你看過多少

火上B站的「老老老教授」,他提倡的這種能力可太重要了

北京大學出版社與國家大劇院開展戰略合作,「國家大劇院藝術通識課」叢書發布會成功舉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