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困境中的巨人與莫迪的無奈

枕貓 發佈 2024-04-10T14:29:59.520490+00:00

印度政府近日公布其2022年經濟總量已經超過英國達到世界第五,再加上其經常在邊境挑起衝突引起國人警惕。印度作為目前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潛力巨大,現任總理莫迪又擁有很強的治國能力和改革決心。

印度政府近日公布其2022年經濟總量已經超過英國達到世界第五,再加上其經常在邊境挑起衝突引起國人警惕。

印度作為目前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潛力巨大,現任總理莫迪又擁有很強的治國能力和改革決心。

但公平地說印度這個巨人在建國後的幾十年始終難以擺脫束縛其全面發展的困境,而莫迪2014年上台後許多改革措施引起國內強烈反彈甚至不得不中途而廢。

事實證明不從國家根本制度入手只是小打小鬧,莫迪還是無法逃脫當年尼赫魯的命運。

印度人口和國際關係具備強大國家基礎,建國後幾十年卻弊病叢生需要改革

如果說中國是東方巨人,那麼人口已超過中國的印度自然是南亞巨人[1]。印度與中國一樣擁有幾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卻從18世紀開始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由於印度獨特的文化英國只扶植了一小部分印度精英,就實現了對這塊人口第二多的區域有效管理。

英國殖民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印度近代化,英語作為印度通用語言就是今天印度優勢之一。

1947年英國公布了《蒙巴頓方案》讓印度次大陸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分別建國,獨立後的印度共和國擁有英國人留下的6萬公里鐵路和已經完備的西式民主體制。

同時印度獨立之後沒有再經歷破壞其本土的戰爭,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冷戰中美蘇兩強拉攏的對象。

在幾十年時間裡世界普遍認為印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典範,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也曾經說過:印度要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

但是印度相對順風順水的建國過程卻也留下了嚴重的隱患,尼赫魯政府在建國之初最棘手的問題竟是如何避免印度重新分裂成幾十個國家。

所以其不得不給予獨立後的幾十個邦很大的自主權,也因此尼赫魯及後來的印度政府根本無法進行土改。由於尼赫魯喜歡社會主義體制故而設立了國家計劃委員會,同時也建設了大量的國有企業。

但由於印度社會存在嚴重的封建殘餘勢力,印度版的計劃經濟並沒有起到中國和蘇聯那樣促進工業化的作用。

獨立後的印度雖然號稱實現了民主選舉,可真正掌握中央政府權力的還是尼赫魯那樣的政治家族。

後來的領導人要麼一味照搬尼赫魯的政治路線,要麼對前任進行大幅度改弦更張。這樣政策的不穩定使得印度錯過了上世紀70年代國際產業轉移的良好時機,1991年蘇聯解體又失去了最大的外援國。

社會經濟的困境迫使新世紀的印度政府開始對許多政策進行改革,這樣的大背景讓莫迪有機會帶領印度開啟大幅改革之路。

莫迪以宗教主義為紐帶團結民眾,力推激進改革一定程度上改變印度社會

莫迪1950年9月出生於印度古吉拉特邦瓦德納加爾小鎮的一個茶販家庭,年輕時就加入了印度人民黨外圍的國民志願服務團。之後莫迪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並同印度底層民眾有過深入交流,由此形成了他特有的執政理念。

那就是以印度教民族主義團結占印度總人口7成以上的印度教徒,在獲得廣泛民眾支持基礎上再效仿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正確經驗改變印度社會。

2002年莫迪成為了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上任後不久就發生了印度教徒同穆斯林的嚴重衝突致使近4000人傷亡。

然而莫迪公開偏袒印度教暴徒引發國內外輿論譁然,美國政府甚至因此禁止莫迪入境。

但莫迪在主政古吉拉特邦期間確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該邦成為當時印度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而這一時期國大黨政府執政中出現諸多弊端,使得長期被打壓的人民黨看到了重新上台的希望。

於是莫迪被人民黨高層視作新的政治之星而得到了重點培養,莫迪也不負期望在2014年帶領人民黨贏得大選勝利並執政至今。

和之前風格溫和的國大黨政府不同,莫迪上台之後採取了一些暴風驟雨般的改革方案。

2016年11月莫迪突然宣布「廢鈔令」,要求全體民眾在50天之內將手裡的500盧比和1000盧比鈔票全部換成新版貨幣。

儘管印度國內外批評人士都認為莫迪此舉根本起不到打擊腐敗和非法交易的作用,但事實上莫迪發布這樣的法令也是煞費苦心。

印度雖然經濟總量排在世界前列但大部分經濟體都是小作坊和個體工商戶,普通民眾在進行交易時基本上都以現金為主。

印度的銀行系統無法覆蓋這些人,印度的稅務部門也難以對其有效徵稅。

莫迪通過「廢鈔令」逼迫許多印度窮人第一次到銀行設立帳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後來印度銀行存貸款業務增長。

同時印度大量的灰色交易也是以現金形式進行,「廢鈔令」也強迫許多有錢人將自己的錢存入銀行;從而令稅務部門掌握了其真實財富狀況,為莫迪政府修改稅收法令提供了依據。

在「廢鈔令」基礎上莫迪又在2017年4月通過了「商品和服務稅改革」法案,從而使印度在建國幾十年後第一次打破了國內稅收壁壘。

長期以來由於印度各邦政府擁有極大的自主權,同一批貨物在印度各邦之間進行流通時居然要被徵收關稅。

而且各邦政府制定的有關稅收和行政類收費法令五花八門,印度各邦事實上成了一個個經濟孤島阻礙經濟發展。

新的稅收法案通過後雖然仍然存在非常強大的反對力量,但整體來看促進了國內商品流通也吸引外國公司願意在印度投資建廠。

莫迪還廢除了國家計劃委員會同時大力進行私有化改革,並修改外資投資規定給予外國資本在印度設廠提供大量優惠。

為了招商引資莫迪政府在外交層面長袖善舞,不但促使美國和歐洲資本湧入印度,而且同日本、澳大利亞和中東國家都加強經濟合作[2]。

在莫迪政府執政的前5年時間內印度經濟實現了年均7.6%的增長速度超越中國,許多印度人將莫迪與開國總理尼赫魯相媲美。

進行農業改革放棄對農民保護引發抗議,軍隊體制改革恐製造社會動盪

然而在一個人口與中國相當卻存在著幾百個民族,各邦之間文化差異極大且封建勢力非常頑固的印度;莫迪政府僅通過中央層面的改革,就想掃清印度社會的一切弊端自然不可能。

2020年9月莫迪政府強行推出農業改革三法案,立即引發了印度農民和反對派的強烈抗議。

印度的耕地面積達1.6億公頃位居世界第二,可65%的印度人口參與農業活動卻只創造了15%的GDP。

而且跟中國相比印度的氣候特別不穩定,以至於印度國家氣象局將降水量增減10%就作為旱澇標準。在加上印度農藥化肥的產量偏低水利工程落後,印度多數農民豐年才能勉強實現溫飽。

為了保證廣大農民的基本生存印度政府不得不長期實行農產品保護價政策,印度農民的產品只能由國家指定的中間商依據國家定價進行收購。有了國家托底至少保證農民不會破產,但也帶來了印度中央政府財政補貼較重的問題。

所以莫迪政府強制推動農業改革,試圖讓印度農產品交易一步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但莫迪似乎沒有認真考慮印度農業的現狀,一旦沒有了國家保護勢單力薄的印度小農就會遭遇商業資本的無情掠奪。

同時莫迪也沒能兌現選舉時提高農民收入的承諾,於是從2020年11月開始數以十萬計的印度農民前往首都新德里舉行抗議。

抗議活動斷斷續續達一年之久,逼迫政府在2021年11月宣布廢除改革法令。

但很快印度農民就發現之前中間商的政府定價變成了沒有強制效力的政府指導價,其在進行農產品交易時依然沒有國家托底做保障。

去年年底印度媒體就爆出今年印度農民將繼續進行大規模抗議活動,莫迪同印度農民之間這場較量恐怕還要繼續持續下去。

2022年6月莫迪的又對軍隊體制進行激進改革,結果引發了印度年輕人的強烈抗議。

印度獨立以來一直實行募兵制來徵兵,印度人一旦當兵就會服役到52歲退伍再享受國家養老金。由此造成的惡果是印度軍費中近3/2都要支付士兵與軍官的工資和養老金,印度軍費總額高居世界第三可用於武器採購的卻寥寥無幾。

莫迪政府因此才試圖縮短軍人服役期限,同時對退伍的年輕軍人不再支付養老金。

可印度許多低種姓年輕人就指望當兵來實現階層躍升和養活全家,莫迪的新法令無異於毀滅了這些人的希望。

而且印度反對派和許多軍內人士也指出,在當前印度年輕人失業率嚴重的背景下讓只服役4年的年輕人回到社會,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工作崗位安置就會成為破壞社會秩序的定時炸彈。

但目前莫迪政府依然在強行推進該計劃,其改革究竟是否能達到預期要在幾年之後才能得出結論。

與阿達尼勾結給印度發展留下隱患,國內問題難解對華交惡恐重蹈覆轍

現在莫迪不但被諸多被抵制的改革法案搞得焦頭爛額,國際資本也開始對印度金融行業進行掠奪。

今年1月24日美國興登堡研究公司公開指出印度本土第一大集團阿達尼存在多年財務造假,於是國際投資者瘋狂對進行做空交易使其市值損失千億美元。

莫迪強硬表示對阿尼達集團的攻擊就是對整個印度的攻擊,從而將其與阿達尼集團近20年的官商勾結曝光。

莫迪能從一個低種姓政治人物成長為印度總理除了其擁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外,阿達尼集團背後的大力支持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2002年古吉拉特邦騷亂之後許多投資者都遠離該邦,而阿達尼集團卻趁機與莫迪成為長期合作夥伴。2014年莫迪競選印度總理時阿達尼集團給予重金支持,甚至莫迪去新德里赴任乘坐的都是阿達尼的私人專機。

之後莫迪推行私有化改革阿達尼集團藉機控制了印度諸多機場和港口等壟斷性產業,阿達尼的個人資產在短短几年就增長到1200億美元。

但這樣就使得阿達尼集團顯得非常「虛胖」,對國際金融集團聯合收割毫無抵抗能力。

在阿達尼資產飛速增長成為亞洲首富的同時印度民眾生活水平卻改善有限,這也暴露了莫迪雄心勃勃卻不得不向本國資本與利益集團讓步的無奈現實。

莫迪煞費苦心引資多個外國投資項目卻在數年之內都無法開工,原因竟是政府在同地主進行征地談判時雙方要價差距過大只能拖延。

許多來印度建廠的外國資本看中印度擁有大量年輕勞動力,但真正投產後才發現印度勞動力素質低下而政府部門貪腐問題觸目驚心。

本來認為印度年輕人多消費潛力大,但是印度貧富差距懸殊的情況下許多人還在為溫飽發愁。

解決土地問題需要進行徹底的土改,解決貪腐問題需要將整個政治體系推倒重來。這需要的是如新中國成立那樣徹底的革命,絕非莫迪在議會通過幾道法令就能解決。

莫迪在古吉拉特邦時就已經認識到印度直接發展第三產業是不切實際的,在其成為印度總理後通過了多個雄心勃勃的印度製造發展計劃[3]。

但印度石油的80%和天然氣的30%需要進口,這導致工業發展最基本的能源問題都成了莫迪難以破解的困局。

印度目前的工廠普遍是落後的小作坊模式,若想進行產業升級印度中央政府又沒有足夠的資金。

而且之前印度歷屆政府的失誤已經錯過了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黃金時期,隨著工業機器人在製造業的使用未來印度的廉價勞動力優勢也將蕩然無存。

更嚴重的問題是莫迪實現改革成功的民族主義一旦失去控制,就有可能破壞印度世俗發展成果引發動亂。

2019年12月莫迪為了獲得選票大力宣揚印度教民族主義推行公民身份修正法案,首先就直接引發了其國內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和其它宗教團體的衝突。

儘管短時間內起到了團結印度教民眾推進改革的作用,但長期來看嚴重背離了印度建國以來宗教包容性政策甚至有引發國家分裂的風險。

莫迪放縱國內民粹主義發展還惡化了同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係,為吸引西方資本不惜同美國一起參與對華貿易戰。

但西方國家從來不希望印度能成為中國那樣的現代化強國,與中國交惡又使其失去了借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機會。

總體來說莫迪執政8年多來雖然給印度社會帶來了一些改變,但是困擾印度社會發展的種姓問題、宗教問題和土地問題依然非常突出。

這幾年中印邊境多次發生衝突幾乎是當年尼赫魯借邊境衝突轉移國內矛盾的重演,或許印度這個巨人還沒有走出困境莫迪的改革就先被印度人自己反攻倒算了。


參考資料

[1]2022年印度人口總數為14.07億人,人口增長率0.99%·好漢科普·2022-08-25

[2]陳金英.莫迪執政以來印度的政治經濟改革[J].國際觀察,2016,No.140(02):119-132.

[3]印度:用「印度製造」和「數字印度」引領國家未來·新華網轉自中國青年報·2020-01-09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