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買房,到底該量力而行還是一步到位?

熊貓da俠 發佈 2024-04-10T16:57:12.740615+00:00

剛需買房,是不是總是感覺預算不夠?

剛需買房,是不是總是感覺預算不夠?

理想的區域都是300萬+,可我沒那麼多預算;

距離地鐵最近、學區最滿意的房子要250萬,可我沒那麼多預算;

預算內的房子不是偏就是沒配套,區位好、有地鐵有學區的,可我沒那麼多預算;

「看得上」和「買得起」之間永遠有道跨不過的鴻溝,那麼到底該量力而行呢還是一步到位?


這個問題放在以前的我,肯定覺得該量力而行,因為考慮到不能因為買房而影響生活品質,生活的本質不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嗎? 這像是一種「延遲滿足」的心理暗示,用一次的放棄,換取後面的更多選擇。


但是現在,我……倒戈了。。因為沒想到,一次「妥協」可能會陷入無盡的痛苦循環。


因為你會發現,那些當時放棄的房子價格快速增長,但選擇的房子價格才只略有波瀾。毋庸置疑,優質區域、優質房子,漲價能力一定更強,更何況現在樓市分化加劇的情況下,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熊貓的一個朋友大概8年前看上了青龍湖,買了十陵的房子,到現在價格漲了大概一半,同期買城南的朋友,都已經倒騰房子,擁有了2套核心房產(旨在說明選擇重要性)。


因為你會發現,房子置換來得比預期更快,而且也更痛苦。這次不止得經歷買還得先經歷賣,歷史總是莫名的相似,關於一步到位和量力而行的問題又來了?這次更痛苦在於,看得上的房子怎麼越來越貴了。


還是買十陵的這個朋友,想置換現在的小套二,但看了一大圈,發現看得上的房子都得至少300萬起步,幾年前可能還能隨便湊一湊,但現在,發現就算湊足了首付,1萬左右的月供也是壓得人喘不過氣。當時眼瞎啊,要是努努力選擇一步到位就好了。


還是那句話,「買房無技巧,全靠買得早」,我們用一個不太合適的比喻,假若你第一次起步量力而行,很勉強上了一輛自行車,但如果選則一步到位,可能就是個四輪車,選擇決定起點,屁股決定腦袋,認知決定選擇上限。


放棄天真的租房過渡,等待資金有實力了再去上車看得上的房子,除非突然暴富,否則就是兩頭花錢,一頭出租金,一頭承擔越來越買不起的價格。


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資金能力不一樣,選擇不一樣,不是所有人第一套房都能夠實現「一步到位」,但熊貓衷心建議,購房選擇的時候,咬咬牙,往上夠夠。優先選擇好區域、好板塊,好項目,好戶型。


PS:提供成都購房免費諮詢,內含福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