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死機》第二季唯一出彩作品,裸體巨人溺斃海灘後的種種奇景

迷影生活 發佈 2024-04-10T16:58:43.822476+00:00

令人失望的《愛,死亡和機器人 第二季》不僅在故事篇數上大幅縮減,而且在故事內容上相較於第一季也少去了很多精彩,但是其中的有一集依舊堪稱精品,那就是《溺水的巨人》。

令人失望的《愛,死亡和機器人 第二季》不僅在故事篇數上大幅縮減,而且在故事內容上相較於第一季也少去了很多精彩,但是其中的有一集依舊堪稱精品,那就是《溺水的巨人》。

這集故事來源是J·G·巴拉德發表於1964年的短篇小說,與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世上最美的溺水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主創團隊在汲取了原作故事的精髓後卻沒有原模原樣將其搬到大銀幕之上,而是以另外一種視角、另外一種結局賦予這個故事以全新的生命力。

發現巨人

在故事的開頭,一具巨人的屍體被衝上海岸,這一聞所未聞的奇異景象很快便引來了很多民眾的圍觀。

雖然包括故事主人公,學識淵博的學者在親臨現場以前都對巨人的存在持有懷疑的態度,但是在親眼看到巨人巨大的身軀躺在沙灘上時,眾人眼中無不流露出驚嘆和疑惑。

「他巨大的面部比例,讓我們無法判斷巨人的年齡,但是其古典的嘴巴和鼻子卻表明了他曾經是個謹慎謙虛的年輕人。」相較於那些只是驚異於巨人的身形巨大,在神秘感消除後很快便在巨人身上又蹦又跳的普通民眾,作為科學家的男主人公是與眾不同的存在。

他並沒有喪失自己獨立觀察思考的能力,也沒有輕易地給眼前的這具巨大軀體作出自己的定性,而是靜靜的以一個冷靜客觀的旁觀者身份去看待這起意外事件和眼前的巨大軀體。

巨人是俊美的,就像科學家所形容的那樣,它相比尋常見到的等身人體雕塑而言,更接近於真實版本的阿爾戈號溺水船員或者奧德賽英雄。

更為重要的是,這具軀體的存在證明了我們延續數千年的文明、不可一世的驕傲,甚至於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並不是這顆星球全部,我們甚至只是一群渺小且不完美的複製品。這具死去的軀體就像是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我們的真實模樣,同時更能看到我們所處的社會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曾經確信無疑的觀點被完全打破,該如何面對這樣的事實?

面對巨人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們對於巨人的態度和做法其實也是人類在過去漫長歷史中對真理慣常所採取的做法。

一旦有人在研究中發現新成果,所謂的大眾權威就會下意識地將其與現有主流思想進行對比,如果是相一致的,就吸收採納。如果是不一致的,就刻意地忽略排斥,甚至詆毀攻擊,並對持有這種思想觀點的人進行殘酷的打擊。

人們一開始發現巨人的時候,處於莫名的恐懼和警惕,只敢遠遠的觀望。然而一旦神秘的魔咒被解除,原本觀望的人們開始蜂擁而上,將偉岸的巨人踩在腳下,當作自己玩耍的樂園。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巨人的存在習以為常,巨人在很短暫的時間內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的擺弄、海鳥的啄食、巨人軀體表面的蛻變·····這一切都使得巨人原本俊美的面孔和偉岸的身軀開始出現衰敗的氣息,稍縱即逝的美麗讓觀眾深深意識到這是一出無聲的悲劇。

如果說《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將對美的毀滅和對醜陋人性的挖掘直接呈現在觀眾的面前,那麼《溺水的巨人》則是通過人類對於巨人的態度轉變以及巨人屍體本身的變化過程讓觀眾自己去感受什麼是美?什麼是對美的毀滅?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巨人所經歷的一切其實是每一個生命都終將面對的結局。不管我們活著的時候是什麼模樣,有過怎樣頂天立地的成就,隨著死亡的到來,曾經的一切榮辱得失都變得不再那麼重要。換句話來講,死去的軀體對於那些曾經棲居其中的靈魂而言是毫無用處的,即便再過俊美,又或者遭受了不該承受的折磨,沒有了靈魂的死屍是不會感受到痛苦的。

與其哀悼巨人死去的軀體,不如順其自然地看待生命的正常逝去,這也使科學家最終戰勝內心的不安。逝去的生命總是會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在世界上重生。

雖然在故事的結尾,那個曾經安詳的躺在海邊的巨人軀體,已然因為種種緣由變成了一堆難以辨認的骨骸,但是他的骨頭碎片卻以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在小城鎮上,成為了人們獨特的裝飾品,而關於這些骨頭來源的經歷也被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敘述演繹。

軀體意外遭遇到人類破壞的巨人最終卻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永久地存留在小鎮上,並且活在了許多小鎮居民的記憶深處。

這樣的故事結局略帶諷刺,但也向觀眾傳達著不一樣的人生價值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