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發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結構優化

南方日報 發佈 2024-04-10T17:56:39.561243+00:00

■盧曉中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再造一個新廣東」,要充分依託粵港澳大灣區這一重要動力源。大灣區作為動力源的核心便是科創灣區的建設定位,而高等教育無疑起著關鍵性作用。

■盧曉中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再造一個新廣東」,要充分依託粵港澳大灣區這一重要動力源。大灣區作為動力源的核心便是科創灣區的建設定位,而高等教育無疑起著關鍵性作用。

2020年11月教育部和廣東省政府聯合印發的《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大灣區高等教育規模、結構、布局更加協調,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發展特色更加鮮明,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機製取得突破,人才協同培養體制機制基本確立,區域高校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支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能力明顯增強,在若干重要領域產出引領性原創成果。這一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既體現了高等教育集群發展這一當代高等教育發展的世界性趨勢和共同特徵,而且又具有中國特色。同時,與國際其他知名灣區相比,需要全面準確把握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三種法律體系」的中國特色和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以集群發展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高等教育集群發展是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已成為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高等教育集群發展具有整體性、多樣性和管理一體性的特徵。對於區域高等教育而言,從體系意義上規劃設計高等教育發展,可彰顯高等教育集群發展的整體性。而多樣性又要求高等教育分類發展。同時兩者相輔相成,即高質量高等教育集群發展必然有一個科學的分類發展體系。大灣區高等教育集群發展的整體性,從區域意義上主要可從兩個方面來認識: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如何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統籌安排、一體部署中更好地為大灣區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尤其是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另一方面是大灣區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協調發展,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值得提及的是,高等教育協調發展不是簡單的均衡發展,而是與各地經濟發展、科技創新、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相適應的多樣、特色發展,進而實現整體發展。這也是高等教育集群發展的要義所在。

對於高等教育系統而言,集群發展意味著高等教育結構優化。大灣區高等教育結構優化可著眼於以下主要方面。

優化大灣區高等教育的層類結構

在層次結構方面,目前各層級高校尚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位不夠清晰、比例不夠合理、流轉機制障礙等問題,尤其是研究生規模偏小,只占高校在校生的6%,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明顯不足,遠不能適應和滿足科創灣區建設定位、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形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的需要。在類型結構和科類結構方面,科創灣區的建設定位,決定了大灣區高等教育應加大理工農醫類專業人才培養。為此,需要從以下幾點對高等教育層類結構進行調整與優化,以適應大灣區建設與發展需要。

一是提升大灣區人才培養層次和水平。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注重培養具有較強創新意識、研究能力的學術型研究生和面向大灣區經濟社會和產業生產需要、具有較強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專業型研究生。同時,積極推動和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培養模式改革,並使之納入高等教育集群發展之中,以不斷提升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水平。

二是優化與大灣區產業結構相適應的科類結構。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大灣區傳統產業逐漸向先進位造業以及產品研發、現代服務業等價值鏈高端延伸,對高端人才需求大大提升。高校應結合大灣區支柱性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特點,加強特色學科(學院)和新興學科建設,發展與大灣區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需求相契合的電子信息、石油化工、人工智慧、金融、貿易等專業;同時,縮減一些不適應產業結構、就業率低、重複性高的專業,從而構建與大灣區產業結構相適應的科類結構,培養滿足產業升級需要的專業人才,提升高等教育對產業升級的貢獻能力。特別是大灣區應順應學科交叉融合的發展趨勢,回應拔尖創新人才、戰略科技人才培養的國家和大灣區重大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從而把大灣區高等教育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三是構建「層類交錯」的大灣區現代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層類結構的優化還有賴於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的構建。一方面,縱向貫通大灣區各層次職業教育,構建起「高職—職業本科—專業型碩士—專業型博士」的職業高等教育體系,在人才培養方面突出職業技能和應用實踐能力;另一方面,橫向融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職普」兩個體系之間構建靈活的轉學與升學機制,加強不同層類高等教育的溝通銜接。兩個體系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既「職普融通」又「層類交錯」。當前大灣區已初步形成「職業高等教育(本科、專科)—應用型大學—研究型大學」的高等教育集群架構,但在層次類型轉換和學分互認方面還存在障礙,需繼續推進大灣區資歷框架建設和開展三地高校學分互認工作,以完善高等教育銜接與對接機制。大灣區最終構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既相對分離,但並行不悖、相互融通,又層類交錯、有機統一的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將為國家構建職普融通的現代高等教育體系提供有益經驗。

優化大灣區高等教育的布局結構

大灣區高等教育需更加匹配大灣區產業空間布局,構建服務於高科技產業、金融業和先進位造業的高等教育功能區。在此基礎上,發揮中心城市高等教育「集聚—輻射」效應,在形成區域高等教育中心的同時,帶動周邊城市發展。在布局大灣區高等教育時應特別注意與大灣區的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及各地產業發展策略緊密關聯,同時又要著眼於大灣區高等教育整體布局,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一是提升大灣區高等教育對產業布局的匹配度。集聚廣州、深圳、香港等中心城市的珠江東岸需建設一流大學集群,加強創新型大學建設,形成服務於高科技產業和金融業的高等教育功能區,提供創新驅動力;珠江西岸的其他城市應依託製造業的產業布局,大力建設應用型本科和高職院校,打造現代產業學院,走產教融合創新之路,發揮產學研結合的綜合優勢,構建服務於先進位造業的高等教育功能區,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撐。珠江兩岸高等教育集群齊頭並進、優勢互補,從整體上推動高等教育布局與產業布局結構相匹配,促進大灣區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二是發揮大灣區高等教育中心「集聚—輻射」效應。充分利用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較豐富的廣州、深圳、香港、澳門所形成的大灣區四大高等教育中心,發揮「集聚—輻射」效應,構建中心城市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的高等教育空間布局。同時加大對周邊城市的政策及經費的支持力度,推動中心城市與非中心城市高校通過合作辦學、共建研究中心和實驗室、搭建創新創業平台等途徑開展合作與交流,帶動周邊高等教育發展。

三是建立適應大灣區高等教育布局結構的組織機制。由於三地理念存在差異,且一些銜接與對接機制尚未建立,各層類高校還處於一種「集而不群、各自發展」的狀態。因此,需要建立適應大灣區高等教育布局結構的組織機制。比如,依託已成立的粵港澳高校聯盟,在聯盟框架下組建新的專業聯盟,打造「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給予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成立實體化的高校戰略聯盟組織,組建統籌管理委員會,制定明確可行的盟校合作計劃和項目並負責實施。對標國家「雙一流」建設標準,並與各地已有的高等教育政策制度相關聯(如廣東高等教育的「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計劃等),建立「一流大學聯盟」「高水平大學聯盟」「特色高校聯盟」等不同層類的高校戰略聯盟。此外,通過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和共建研究院,促使港澳優質教育資源和研發工作在內地延伸,科技成果向內地轉化,更好地融入和服務於國家發展大局和大灣區建設,同時也可為港澳高等教育拓展發展空間並向更高水平邁進注入新動能。

作者系華南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教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