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實用的40個心理學和社會學著名效應

二姨夫他四舅姥爺 發佈 2024-04-10T21:00:28.086857+00:00

,又稱「強者恆強效應」,指的是一些早期獲得成功的人,由於早期成功所帶來的資源、聲譽、社會支持等,會在日後取得更大的成功,而那些起步較晚或沒有成功的人,就會在日後更加困難地取得成功。

馬太效應

(Matthew effect),又稱「強者恆強效應」,指的是一些早期獲得成功的人,由於早期成功所帶來的資源、聲譽、社會支持等,會在日後取得更大的成功,而那些起步較晚或沒有成功的人,就會在日後更加困難地取得成功。 這個效應最初由社會學家羅伯特·金曼(Robert K. Merton)在1957年提出,取名為馬太效應,即來源於《聖經》中的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馬太福音25:29)。

鲶魚效應

(Catfish Effect),指透過引入強者,激發弱者變強的一種效應。在挪威,鮮活的沙丁魚比急凍的要貴好幾倍。有說,在當地長期以來只有一艘漁船能做到將鮮活的沙丁魚帶上岸。而個中秘訣,只有船長一人知道,而且始終沒透露半句。船長離世後,漁民在他的漁獲盛器中發現一條鲶魚東遊西竄,沙丁魚為閃避它而改變其一貫的惰性,不停遊動,以求保命,終得以存活下來。

口紅效應

(Lipstick Effect),指美國1930年經濟大恐慌時期,人們消費能力有限,買不起高級消費品。消費者會轉而購買價錢較低的產品,這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

牢騷效應

(The Grumbling Effect),指的是當一個人被要求評估某些事物時,他們可能會更容易提出負面評價而不是正面評價。這種現象是由於人們對不滿意的事情更敏感,更容易記住負面的經驗,因此在評估事物時更可能表達牢騷和抱怨。 在心理學中,牢騷效應可以在許多不同的情況下發生,例如在對產品、服務或經驗進行評價時。人們更容易注意到和記住不愉快的經驗,而不是愉快的經驗,因此他們可能更容易表達牢騷和抱怨,而不是表達讚賞和感激之情。

出醜效應

(The Pratfall Effect),一種認知偏差。指在某些情境下,當一個人犯了一個小錯誤或者出醜時,反而會讓人對他的好感度更高。此效應最初由社會心理學家Elliot Aronson於1966年提出,通過實驗發現在一些表現中有點失敗的情境下,被試對於表現者的好感度反而會更高。而在表現完美的情境下,失敗一次反而會降低被試對表現者的好感度。 出醜效應的原因可能是出自於社交比較理論,人們傾向於將自己和他人作比較。當一個人犯了一個小錯誤或者出醜時,他的形象會變得更為親近和可靠,人們會因此感到更加舒適和放鬆。這個錯誤也被看作是一個人的人性化表現,從而減輕了他的威脅性,增加了被試的好感度。 出醜效應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比如,一個演員在表演中犯了一個小錯誤,反而讓觀眾更喜歡他;一個講師在演講中出了一些小差錯,反而會增強他的親和力;一個領導在會議上幽默地說了一句笑話,但是卻失言了,反而會增加他的好感度。這些例子都說明了出醜效應的存在。

蝴蝶效應

(Butterfly effect),源於混沌理論,指的是微小的變化可能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使得最終的結果與最初的預期大相逕庭。其不僅存在於自然界和物理學中,也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具體的例子有: 1.社交網絡中的信息傳播:社交媒體上的一條微博、一篇文章或一張圖片,可能會因為點讚、評論、分享等微小的變化而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甚至引發全球範圍的社會事件。 2.學校教育中的態度改變:一個老師的一次啟發性講解、一次有趣的課堂活動或一次成功的輔導,可能會對學生的態度、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深遠的影響,從而影響他們的職業選擇和社會行為。 3.企業管理中的組織變革:一個領導者的一次重要決策、一次員工培訓或一次激勵活動,可能會因為員工反應、市場變化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微小變化而引起全面的組織變革和業務調整。 4.犯罪行為中的傳染效應:一次暴力事件、一次恐怖襲擊或一次社會動盪,可能會因為媒體宣傳、輿論導向或政府反應的微小變化而引起廣泛的恐慌、恐懼和復仇情緒,進而導致更多的暴力事件和社會衝突。

巴納姆效應

(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刺蝟效應

(Hedgehog Effect),指刺蝟在天冷時彼此靠攏取暖,但保持一定距離,以免互相刺傷的現象。這個比喻來自叔本華的哲學著作,它強調的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刺蝟效應的理論可應用於多種領域。在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有間」的關係,即為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在教育學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日常相處只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旁觀者效應

(Bystander effect),也被稱為「責任分散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因為前者獨立承擔責任,後者期望別人多承擔點兒責任。「責任分散」的實質就是人多不負責,責任不落實。

肥皂水效應

(Soap bubble effect),美國前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提出肥皂水效應:將批評夾在讚美中。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後肯定的話語之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以讚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評,以看似簡捷的方式達到直接的目的。

多米諾骨牌效

(Domino effect),指一種事件或行為的連鎖反應,類似於多米諾骨牌依次倒下的現象。在心理學和社會學中,多米諾骨牌效應常用來描述一系列事件或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在個人生活中,多米諾骨牌效應可以表現為一個小事故或錯誤導致連鎖反應,從而產生一系列不良後果。 在社會生活中,多米諾骨牌效應可以指一個事件或行為的影響迅速蔓延到整個社會,引發連鎖反應,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一個人的負面情緒可能會影響周圍的人,導致他們也感到消極和壓抑。這種情況下,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出現是因為人們彼此之間的情緒是相互影響的。在社會中,多米諾骨牌效應可以表現為一個人的行為影響到其他人,從而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產生重大影響,例如政治和經濟決策等。

登門檻效應

(Foot-in-the-door effect),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一級台階一級台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淬火效應

(Hardening effect),原意指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浸入冷卻劑(油、水等)中,經過冷卻處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穩定。心理學把這定義為「淬火效應」。教育上也會有類似的現象,被稱之為「冷處理」。 在心理學與教育學中衍生出的含義為長期受表揚頭腦有些發熱的學生,不妨設置一點小小的障礙,施以「挫折教育」,幾經鍛鍊,其心理會更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對於麻煩事或者已經激化的矛盾,不妨採用「冷處理」,放一段時間,思考會更周全,辦法會更穩妥。

拆屋效應

魯迅先生曾於1927 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拆屋效應」。

定勢思維效應

(Fixation effect),指人們因為局限於既有的信息或認識的現象。人們在一定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使人們習慣於從固定的角度來觀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來接受事物。

禁果效應

(Forbidden fruit effect),也叫做「亞當與夏娃效應」,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蓋某個信息不讓別人知道,卻越勾起別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別人試圖利用一切渠道來獲取被掩蓋的信息 。這種由於單方面的禁止和掩飾而造成的逆反現象,即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這與人們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有關。有一句諺語:「禁果格外甜」,就是這個道理。

暈輪效應

(Halo effect),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首因效應

(Primacy effect),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以後雙方交往的進程。

近因效應

(Recency effect),指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項目的現象。這種現象是由於近因效應的作用。信息前後間隔時間越長,近因效應越明顯。原因在於前面的信息在記憶中逐漸模糊,從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時記憶中更清晰。

群體極化效應

(Group polarization effect),當一群人在互相討論某個話題時,他們傾向於更加極端化他們的觀點。因為在群體中,人們往往會尋找和自己觀點相符的證據,而忽略和自己觀點相反的證據,導致群體內觀點向極端方向傾斜。此效應有兩種可能的結果:如果群體的初始觀點傾向於某個方向,那麼在討論後,群體的觀點往往會更加極端化。例如,如果一群人都認為某個政治觀點是正確的,那麼在討論後,他們很可能會更加堅定地相信這個觀點;如果群體的觀點本來比較中立,那麼在討論後,群體的觀點可能會向某個方向傾斜,變得更加極端化。 群體極化效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信息加權、社會比較、信息選擇和信息過濾等因素。例如,當個體在群體中發表觀點時,他們可能會考慮群體中其他成員的觀點,以及自己的觀點是否符合群體的期望。這種社會比較和信息選擇的過程可能導致個體更傾向於採取更為極端的立場,以滿足群體的期望和要求。此外,群體內部的互動和信息交流也會導致某些觀點被強化,而其他觀點被排斥,從而進一步促進群體極化的發生。

皮格馬利翁效應

(Pygmalion Effect),也被譯作「畢馬龍效應」、「比馬龍效應」或「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暗示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從眾效應

(Bandwagon Effect),也稱樂隊花車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即人們常說的「隨大流」。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指當我們做出決策時,會受到一些已知信息的影響,從而影響我們對其他未知信息的判斷。這些已知信息就像是一種「錨」,將我們的思維和決策「固定」在了某個特定的點上。一旦我們接受了這個「錨」,就很難從其他角度重新考慮問題。 例如,當人們考慮一個價格時,他們會很容易受到先前被提出的價格的影響。如果一個商品被定價為¥100,那麼一個稍微便宜一點的價格(如¥80)會被視為便宜,而稍微貴一些的價格(如¥120)則會被視為昂貴。 錨定效應在商業、政治和法律等領域中廣泛存在。銷售人員可能會在定價時採用高價格來製造這種效應,政治家則可能會在辯論中採用某些數據來引導選民的決策,律師也可能會在庭上提出某些信息來影響陪審團的判斷。錨定效應提醒我們,在做出決策之前要警惕被錨定,應該多角度思考,不要只看到已知信息,而忽略其他可能的因素。

錯誤共識效應

(False consensus effect),指人們往往會認為自己的觀點和行為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是說,人們傾向於假定別人和他們同樣的看法,並在給定的情況下會有類似表現,只有和他們截然不同的人才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權威效應

(Authority bias/authoritative effect),又稱為權威暗示效應,是指一個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說的話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並讓他們相信其正確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權威效應」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於人們有「安全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往往是正確的楷模,服從他們會使自己具備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其次是由於人們有「讚許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規範相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會得到各方面的讚許和獎勵。

社會標籤效應

(Labeling effect),是指人們對某些社會標籤的評價往往會影響他們對這些標籤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看法和行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二戰期間,美國心理學家在招募的一批行為不良、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實驗:讓他們每人每月向家人寫一封說自己在前線如何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奮勇殺敵、立功受獎等內容的信。結果,半年後這些士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真的像信上所說的那樣去努力了。

自我確認效應

(Self-fulfilling prophecy),指人們的預期和信念會影響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和結果,從而實現這些預期和信念。此效應和標籤效應類似,是一種自我強化和正反饋的心理學現象。

對比效應

(Contrast effect),是指一個人的某種感知或判斷被一個前後的對比或環境所影響,導致人們對於目標的評價與原本的評價不同。也就是說,在比較兩個或多個物品、人或情況時,這些物品、人或情況相對於對比品的某些特徵被過分強調,從而影響到我們對其的評價和看法。例如,在招聘面試中,面試者可能會與其他候選人進行比較,從而被評估為更好或更差。如果前一位面試者表現良好,那麼接下來的面試者可能會受到對比效應的影響,看起來不如前一位面試者,即使他們的表現也很好。 對比效應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人們傾向於比較,而不是獨立地評價物品或情況。此外,人們的主觀評價可能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如上下文、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從而影響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對比效應可能會影響人們對自己的外貌、財富、能力等的評價,以及購物時的決策等。

聚焦效應

(Focusing effect),是指人們在決策時,過度關注某些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導致決策結果偏頗的現象。這種效應常常出現在購物、投資等決策過程中,當人們遇到複雜的選擇時,往往會過度關注某些細節而忽略其他重要的信息。

偏差確認效應

(Confirmation bias)是指人們更傾向於尋找和接受與自己已有信念相符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不符合自己信念的信息。這種效應常見於人們對爭議性話題的看法,人們往往只接受和強調自己支持的證據,而對反對自己觀點的證據進行忽視或輕視。

誘導同化效應

(Induced conformity effect),指在群體中,由於個體希望被接受和認同,他們可能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或行為以適應群體中的一致性。這種效應發生的原因是因為個體往往會感到強烈的壓力,希望自己能夠符合群體的期望,避免被視為異類,被孤立排斥。它與另一種社會心理學效應——「批評恐懼效應」密切相關。批評恐懼效應是指如果一個人認為他可能會受到其他人的批評或拒絕,他就會避免做一些被認為不符合群體期望的事情。這種壓力可以使個體產生誘導同化效應,並導致他們在觀點或行為上與他們本來的想法產生不一致。 誘導同化效應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在政治、宗教或商業等領域。政治或宗教團體可能會使用符合群體期望的話語或行為來引導群體中的個體,以形成共同的意見或信仰。同樣,廣告商也可能使用社會規範或符合群體期望的方式來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打擊效應

(Backfire effect),指當人們接受到與他們先前持有的信仰或觀點相矛盾的信息時,他們可能會更加堅定地相信自己的觀點,而不是接受新信息。打擊效應的存在可以被視為人們心理上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因為如果接受新信息意味著認同以前的錯誤,這可能會威脅到個體的自我認同和價值觀。打擊效應常常出現在與人們強烈相關的主題上,例如政治、宗教、文化認同等。當人們接受到反駁他們核心信仰的證據時,他們會感覺到攻擊或質疑,並會更加堅定地堅持自己的信仰。實際上,嘗試改變他人觀點時,採用對立的信息和論點,可能會加劇打擊效應。

多重意義效應

(Ambiguity effect),指人們在面對多個選項時,傾向於選擇有明確結果的選項,而不是存在不確定性或潛在風險的選項。在決策中,當一些選項有著相對明確的結果或已知概率,而其他選項的結果或概率不確定或有歧義時,人們通常會更傾向於選擇前者。這種效應通常被認為與風險規避相關。當人們面臨風險或不確定性時,他們傾向於選擇那些提供更可預測結果的選項,以避免潛在的負面結果。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更傾向於購買有明確回報的投資,而不是不確定的高風險投資。 多重意義效應也與心理學中的另一個概念「不確定性規避」相關。人們通常會避免不確定性和不知道的情況,因為不確定性會帶來焦慮和壓力。因此,當面對不確定性時,人們更可能選擇已知的選項,而不是那些有潛在風險的不確定選項。

捆綁效應

(Bundling effect),指在購買決策中人們傾向於購買一組相關的產品或服務,而不是單獨購買某個產品或服務。這種效應可以通過將產品或服務打包、套餐等方式來利用,從而增加銷售量和利潤。

強化效應

(Reinforcement Effect),心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行為主義學派的核心理論之一。指一個行為的出現,因為它之前受到了正面的獎勵或避免了負面的懲罰。其核心思想是,當某種行為導致積極結果時,個體更可能重複這種行為。強化可以是積極的(例如獎勵)或消極的(例如避免懲罰),它們都能增加行為出現的可能性。因此通過適當的強化,我們可以改變人類(或動物)的行為。如,訓練動物做特定的技能或讓孩子們養成積極的學習習慣。 但強化效應也可能導致不良的行為和習慣的形成。例如,當一個人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吸菸或喝酒,這種行為可能會因為讓他們感到放鬆或舒適而得到強化。同樣地,當一個人因為暴力行為得到了一些好處或獎勵時,這種行為也可能因為強化效應而得到維持和強化。因此,在訓練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時,我們需要注意到適當的強化條件,以免強化不良行為或習慣的形成。

稟賦效應

(Endowment effect),指人們在擁有某個物品之後,往往會給予這個物品更高的價值評估,而在沒有擁有這個物品之前,對於這個物品的價值評估則要低得多。簡而言之,稟賦效應就是「擁有就更喜歡」。 稟賦效應的實際應用非常廣泛,尤其在商品交易和經濟學領域。在商品交易中,稟賦效應可以導致賣家高估自己的物品,而買家則會低估這個物品。在經濟學中,稟賦效應被視為一種重要的參考點,它能夠幫助解釋為什麼人們在做出決策時,往往會對已有的財產持有一種特別的態度。

外在因素效應

(External factor effect),指外部因素對人們決策的影響。在決策中,人們往往會受到周圍環境和情境的影響,從而導致做出不同的選擇。此效應主要涉及到決策的上下文和環境因素,如產品的陳列方式、商品的價格、廣告的呈現方式等,它們都可以影響人們的決策。例如,在購物時,商品的排列方式和擺放位置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而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擺放位置會產生不同的銷售額。 外在因素效應也可以涉及到其他的影響因素,如社會壓力、文化因素、情緒狀態等等。例如,一個人在壓力大、情緒低落時,可能會做出與平時不同的決策。因此,了解外在因素效應對決策的影響,對於個人和組織在制定決策和制定策略時都具有重要意義。

安全行為選擇效應

(Safe-choice effect),指當面臨決策時,人們更傾向於選擇感覺更安全的選項,即使這種選項不是最好的決策,而且可能會失去其他機會。這種行為選擇效應通常出現在面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決策中,人們更願意選擇那些經過驗證或經驗豐富的選擇而不是嘗試新的選擇。 此效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人類決策的進化心理學根源。在面臨危險或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更傾向於保持穩定和可靠的選擇,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損失和危險。因此,這種行為模式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得到了保留和發展。然而在現代社會,這種行為模式可能會導致人們錯失機會或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現有資源。因此,當面臨決策時,人們需要認識到安全行為選擇效應的存在,並嘗試評估所有可用的選擇,以做出最好的決策

多樣性效應

(Diversity effect),指在面對一個決策時,如果一個團隊中的成員具有多樣化的背景和經驗,那麼該團隊做出的決策比單一的個體更加準確和創新。具體來說,多樣性效應是指,當一個團隊中的成員具有不同的背景、經驗和觀點時,他們可能會提供不同的思路和角度來解決問題,從而在決策制定中克服盲點和偏見。 值得注意的是,多樣性可以帶來新鮮的思路和創意,但它也可能導致團隊內部的衝突和溝通障礙。因此,團隊需要有效地管理多樣性,確保每個成員都能充分參與並感到被尊重。

偏見效應

(Bias effect),指人們在做決策、評價或推理時,受到其先前的信念、情感、經驗和背景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其在特定情境下產生系統性的錯誤或不準確的結論。這些先入之見可能來自於社會文化、個人信仰、認知偏差等方面,它們會對人們對信息的感知、處理、解釋和記憶產生影響。 偏見效應可能出現在各種情境中,例如在招聘、評估、司法判決、政策制定、社交互動等領域。它們可能導致一些不公正的結論,或者誤導人們做出不明智的決策。一些常見的偏見效應包括:認知偏差、確認偏差、選擇性聽取偏差、群體偏差、代表性偏差、歸因偏差、隱含偏見等。這些偏見效應可能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決策,需要認識到它們的存在,並採取措施避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