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觀背村

ali一山晚啼 發佈 2024-04-10T21:18:19.701013+00:00

作者 一山晚啼XCS 字數 1443 一早出門來,一切都是新的,鳥語花香,感覺總是好好。空氣中彌散著一股芳香,原來是青樟開花了。樟樹的香有點蘭香的氣質,秀氣,嫻靜。柚子花香也很好聞,感覺粉粉的。

作者 一山晚啼XCS 字數 1443

一早出門來,一切都是新的,鳥語花香,感覺總是好好。空氣中彌散著一股芳香,原來是青樟開花了。樟樹的香有點蘭香的氣質,秀氣,嫻靜。柚子花香也很好聞,感覺粉粉的。杧果樹也開花了,軍黃細朵擠滿了整棵樹的頭頂,披掛嚴密,花香濃郁,有一股腥氣,這腥氣如人的青春。荔枝也在開花。荔枝樹與杧果樹的形、花朵都很相似,以致讓我難以分辨。當地一阿姨告訴我,荔枝的花和葉都比杧果的花葉要小。杧果的樹似乎也高大些。還有殷紅的木棉花高擎於天,鮮黃的風鈴木在街頭招搖。這是杜鵑花盛開的時候,個人覺得更適合開在山野,映山紅遍,紅花綠葉又好看又熱鬧。啊,春天的高潮來了!我真切的感覺到了。可是,人到中年,想高潮不那麼容易了。



觀背村

要去的目的地是博羅縣觀背村。一路上風景迎面闖來,叫人陶醉。看地圖,觀背村離觀洞湖水庫不遠。觀洞湖也修了綠道,之前想去一直未去,不如實地一看。

放棄了高德引導,自行規劃出一條以為近的路線。由西湖往共聯村上YF33鄉道,可達水庫東頭一角。不想這鄉道有一段處在施工帶,水泥罐車泥頭車轟隆隆塵土飛揚,路兩邊塵土幾寸厚,草木皆灰頭土臉。加上又是彎坡,直呼上當。開弓沒有回頭箭,只有向前。漸入深處,環境改觀。一條水泥路,依山繞林,不時有一水塘。接近水庫前,有高架飛跨,鑽山入洞。時有高鐵穿過,轟隆隆巨響在山林中呼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現代化與原始交集,和諧,豪邁。

觀洞湖水庫實在有點大呀!以為看一看就走,想像總是容易天真。不想到了跟前,想出去得繞它半圈,半圈至少15公里。由順時針繞湖騎行,四下僻靜,途中僅遇到三小撥遊人,如果不是周末,恐怕罕有人來。雖有綠道,但地處山野,感覺如處子有待進一步開發。其環境形貌類似市區紅花湖,但紅花湖的位置好,頗受大家的青睞。在紅花湖即便玩到天黑八九點鐘,回去也不晚,也很方便。觀洞湖處於相對廣大的山野,別說晚上八九點,天黑前不會再有人。留待社會發展人類擴張成為第二個紅花湖吧,但那不知是多少年後的事。



村中小徑


出水庫往西,北接120省道,轉上江南大道,過博羅大橋,來到觀背村。

觀背村是一個城中村。下了博羅大橋,左手五百米的樣子就到了。村朝大路有一個形似牌坊的大門,頂書「觀背村」,左右牌柱有聯:

羅浮毓秀丹坵長壽存臻美

觀橋古樸溪流源遠鑄滄桑

進村轉了轉,看了看。村不大,街巷人家,布局有心。小巧精細。外壁塗鴉,門前花草,表現出一種個人化的情調。心想,人之所以喜歡這樣小巧精細的環境,是需要一種個人空間。安靜,不為外界所打擾。其他,並沒有十分特別之處。

但有一橋,方顯出觀背村的古老。叫保寧橋,兩孔石拱橋,橋面鋪著石板,歲月光滑。據橋頭碑記,此橋已有五百年歷史,是當年外出集貿的唯一出入口,可以想像那時的繁忙。但眼前的橋,河道雍塞,形如廢棄。

觀背村之所以叫觀背村,原跟一座叫長壽古觀有關,因地處古觀背面而得名。然而,我並沒有找到這樣的一個古觀。

據我來看,觀背村是現今地方發展,人為因勢利導,就地制宜,力求打造一個具有文化氛圍的旅遊特色村,深厚底蘊談不上,沒有古宅,跟皇思揚、墨園村難以相比。


保寧橋


我也不過是騎行隨便看看,談不上有什麼失望。

一個半小時後返回。由城內博羅大道往東去市北江北。光哥在江北。途中「順便」去看了一眼惠州北站,北站是新建的高鐵站。地圖上離惠州站一箭之地,實際並不近。過惠州站,到光哥處已是下午四點多了,閒坐了一個多小時,辭別時太陽早已低斜,忙忙去了休息日常規的最後一站——紅花湖。

原想短距離騎行逛逛,不想如此繞一圈竟超過了百公里。如今休息一天下來,精力有點透支,仿佛不這樣折騰一番就不算休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