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驛館制度的發展

文刀隨史 發佈 2024-04-10T22:39:43.426030+00:00

古代的皇帝寵起妃子來,可謂是挖空了心思,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不惜點燃烽火台戲弄諸侯。唐明皇非常喜歡楊玉環,奇珍異寶源源不斷的賞賜於她。

古代的皇帝寵起妃子來,可謂是挖空了心思,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不惜點燃烽火台戲弄諸侯。

唐明皇非常喜歡楊玉環,奇珍異寶源源不斷的賞賜於她。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聽說楊玉環愛吃荔枝,唐明皇便特地派人從南方將荔枝運到長安。

可是荔枝的保質期只有七日,若是離枝的時間長了,就不好吃了。

因此,驛騎運送荔枝的速度非常快,僅用三日,便跑了幾千公里,讓楊貴妃吃上新鮮的荔枝。

那麼,當時的驛站制度是如何運行的呢?為何能有這般速度?

秦漢時期的驛站制度

「驛」的含義為供應馬匹的地方,《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裡面曾經記載過「使驛謁諸王。」

由此可見,先秦時期我國已經設有驛站,然而,真正將驛站形成一個制度的,是在秦朝。

秦始皇不僅統一了文字與度量衡,方便政令通行與經濟貿易,還讓車同軌、道同距,大修馳道,使得車子在全國各地的道路上都能暢通,極大的方便了交通。

「馳道」為秦朝道路網的主幹,中心在咸陽,「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

「直道」是為專門抵禦匈奴所修,在咸陽和內蒙古之間,全長一千八百多里。

另外,南方還修有「新道」,位於兩廣和西南地區。

秦始皇僅僅用了十餘年的時間,便將整個國家的交通和通信網絡布置好了。

戰國時期,對於郵驛的稱呼有「遽」、「置」、「馹」等多種,秦朝時統一命名為「郵」。

「郵」的作用為通信,傳遞長途公文書信、消息,通常是負責郵遞的人員,沿著固定的路線,一站一站接力傳遞。

秦制三十里一傳(驛),十里一亭,信使在每一站固定休息、住宿、進食的地點,叫做「亭」或者「驛」,這些地點也負責給信使的馬匹餵草。

傳信的方式分為步遞、馬遞和車遞,步遞要求每個時辰走10里,當日送完,送的都是普通文書。

馬遞為驛,車遞為傳,馬遞要求一天行四百里,車遞一天行七十里到兩三百里之間,車遞較馬遞花銷大、速度慢,卻更為符合禮儀。

傳送的文書分為急行文書和普通文書,前者不能有片刻的停留,一定要立即傳達,後者也必須當天送出,不得積壓到下一日。

若是耽擱了時限,則有嚴苛的法律制裁。

為了防止有人偽造文書,不同種類的文件都用不同的文字書寫,比如大篆、小篆、鳥書、隸書。

為了防止中途有人私拆,泄露文件機密,需要使用封泥,蓋上璽印。

秦始皇就是每天通過高效的通信系統,才能及時了解邊防動態、民間信息,並迅速的做出決策。

漢朝時期,驛站發展的更為完備細緻,在沿用了秦朝設置傳和亭的基礎上,增加了五里一設郵,朝廷會專門派人前去長期駐守郵驛。

負責傳信的人員會統一著裝,頭戴紅頭巾,膀系紅套袖。

收發文書需要登記,不同等級不同待遇,記錄時間以明確責任劃分。

光是長安與敦煌之間的絲綢之路上,漢朝就設置了八十多個驛站。

甘肅省有一個叫做「懸泉置」的郵驛,不僅負責傳遞公文書信,還負責接待賓客,比如西域使團,因此,這算得上是絲路驛站。

能夠在荒涼的沙漠設置管理驛站,也體現了漢朝綜合國力的強大。

唐朝的驛站類型及基本設置

唐朝國土面積大,足足有一千二百多萬平方公里,驛站制度也愈發規範。

驛站道路主要以長安為中心,向外分散開來,六條驛路非常繁華,越靠近長安的驛站,修建的越發精緻。

另外,以洛陽為中心也修建了幾條驛路,長安雖好,卻位置偏西,因此唐朝會營造洛陽進行輔助。

在最初修建驛站的時候,由於剛剛建立的唐王朝資金不足,也曾經將部分驛站承包給私人。

唐朝一共有1297個陸驛,分為七個等級,各個等級國家分配馬匹的數量不同,最少七匹,最多七十五匹。

唐朝具有260個水驛,分為三個等級,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船隻按照繁忙程度不同,分配數量從兩艘到四艘不等,在長江和錢塘江附近都有水驛。



水陸相兼的驛站,唐朝有86個,分為四個等級,主要位於關津渡口,兼具馬匹和船隻。

一般而言,驛站是按照繁忙程度以及相隔距離來劃分等級,越高等級的驛站,其內部的客廳、倉庫以及驛馬、驛驢、驛船等配置就越多。

驛夫又按照馬匹和船的數量決定,每三匹馬配備一個驛夫,每一艘船配備三個驛夫。

唐朝時期,陸驛每日行一百二十里到一百八十里之間,如果是加急文件,則要求至少每天行300里,若是特急的,比如赦書,就要求至少日行五百里。

驛站的經費由國家財政負擔,國家會從戶稅中抽出一部分。

唐朝驛站的最高管理機構為尚書省,縣上的就由縣令管理,驛站的工作人員主要包括驛長和驛夫。

驛長一般由有關係或者財力的富戶來擔任,負責管控驛站的經費、驛馬的健康、管理驛夫、傳遞軍情、官方文書和急報。

唐王朝會根據馬匹的數量,分配給驛站相應畝數的驛田,其所種植的作物用來餵馬。

驛馬不得外借,若是經費出現差錯或者驛馬出現死亡,將追究驛長的責任,情節嚴重時,將依照法律判刑。

驛夫的工作非常辛苦,不僅要打掃驛舍的衛生,還要在規定的時限內,冒著風吹日曬傳遞情報和公文,若是耽誤了日期,則遲到一天,杖八十,遲到兩天,杖一百六。

每逢到站,一定要換馬再走,否則杖八十,若是沒有換馬導致馬累死了,還得賠償馬匹。

驛夫一般都由平民擔任,國家規定每年要服役二十天,先從人口多的富人家庭中抽丁服役,慢慢輪流服役,給驛夫的薪水非常少。

驛夫必須走驛路,若是多走彎路,則一里杖一百。

若是遇到突發事件,比如叛亂災情之類的,驛夫必須晝夜不停的趕路,路上的行人若是看到了驛夫,都急忙躲閃到一旁避開。

唐朝驛站制度的作用

驛站具有傳遞軍情的作用,若是突厥突然偷襲唐朝,邊境告急,守將會立即派騎兵通過驛路前行傳遞消息,一路上驛站會提供補給,皇上也因而迅速的知道了需要調兵的消息。

因此,唐朝得以多次戰勝並最終滅掉了突厥。

安祿山起兵叛亂時,僅僅六日,李隆基就收到了消息。

安祿山位於幽州,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兵變的地點距離西安大約三千里,由此可見,驛站的速度非常快。

皇帝若是有什麼命令,也可以通過驛站的傳遞,快速的讓百姓知道。

驛站也可以為出行的官員提供食宿,比如官員上任時,往往帶著家屬和包裹到驛站食宿。

也正是因為來往的人員中很多是官員,所以驛站的設施配置才會較為高檔,配有竹林、茶樓、酒庫、池沼等等。

在給官員配備驛馬時,按照官員的身份、職位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規格,若是王爺級別的,給四匹,依次遞減。

另外,驛站也可以運輸貢品。

地方上送給皇帝的禮物,便是貢品,比如本文開頭提到的荔枝。

土貢制度源於夏朝,那時候九州各地就已經依據物產不同而予以上貢。

西漢時期,土貢制度基本形成,而且和賦稅分開。

唐朝時,由於經濟發達和生產力的發展,土貢制度達到了頂峰。

能上貢給皇帝的特產,必定是當地的奇珍異寶,這樣才能顯得尊重,也能討皇帝開心。

比如位於甘肅、青海一帶的隴右道會上貢野馬皮、羊角等物品,位於秦嶺以北的關內道會上貢麝香、角弓等物品,河北道主要上貢絲織品,河南道上貢絹,嶺南道會上貢翡翠等。

唐朝為了防止地方由於土貢制度而勞民傷財,規定了上貢的物品價值不可超過五十匹絹,而且朝廷收到了貢品後,是要給地方錢的。

若不是楊貴妃特別愛吃嶺南的荔枝,而且皇帝下達命令了,地方也不能隨意上貢荔枝。

「八百里加急」通常被用來傳遞最為緊急的軍事消息,唐朝最多可以達到「六百里加急」,擔任這一任務的驛夫都是最為強健的,馬匹也是最為精壯的。

雖然如此,仍舊有不少驛夫和馬匹因為晝夜不停的前進趕路,而累死在路上。

而唐玄宗用它來運送荔枝,雖然能讓貴妃吃上新鮮的荔枝,卻也勞民傷財,最終惹得百姓怨聲載道。

驛站還有其他的功能,比如作為處死特殊犯人的場所,履行檢查人口的職能等等。

由於驛站非常重要,朝廷也會派遣官兵在附近駐守,以保證驛站的安全,若是哪個不長眼的土匪膽敢打劫驛站,等待他們的下場將是被圍剿,最為嚴重時,將會被株連九族。

由於國土面積的原因,宋代時的驛站規模反而比唐朝小,不過宋朝的驛夫由軍卒擔任,服役的民工可以從這一苦差事中解脫出來。

雖然唐朝的驛站制度具有多種功能,但是卻也僅僅供官府使用,不像如今的快遞以及通訊行業,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使用。

沒有發展成民生以及商貿,是唐朝驛站制度的局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