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記:漳州延安南路上的銀行

鴻源軒圖文廣告 發佈 2024-04-10T22:50:36.593535+00:00

在漳州市城鄉規劃局近期公布的中心城區第一批歷史建築名單中,我居住多年的延安南路125號原工商銀行舊址赫然列入其中。

在漳州市城鄉規劃局近期公布的中心城區第一批歷史建築名單中,我居住多年的延安南路125號原工商銀行舊址赫然列入其中。雖然遷離那裡已經20年了,我至今仍很懷念。

延安南路,位於漳州老城區的核心地段,南北走向,舊時分兩段,民國之前稱為馬坪街(起於中山公園東門,終於台灣路)和斷蛙池(起於台灣路,終於廈門路)。1926年起統稱三民路。


這裡曾經是漳州老城最繁華商業街區,明末清初就聚集著從事金銀首飾加工及買賣的店鋪。辛亥革命後「金仔店」更是得到大發展。

1919年陳炯明率粵軍進駐漳州建立了「閩南護法區」,拆除了部分城牆,用城牆的條石來修建道路,把這段路拓寬成漳州最寬的街路。一時間,延安路兩旁騎樓林立,商鋪遍布,其中錢莊銀莊、金銀鋪、銀行機構占了大多數店面,一時成了漳州城最繁華的街市。解放後這裡稱為延安路,1956年拓通延安路北段,這裡改稱延安南路。


據史料記載,自民國初年起至1949年漳州解放止,這裡先後出現了農工銀行、民興銀行、民有銀行、中國農民銀行、中央銀行、中國交通銀行、福建省銀行、集友銀行等8家銀行及其代理機構。

農工銀行,1922年初時任汀漳龍道道尹汪守珍創建,地址在原「新閩學書局」即現延安南路52號(解放後,曾被用作漳州市商業局、薌劇團辦公、排練場所)。主要業務是辦理存款、放款和代理道署金庫,並發行紙幣取代銅元在市面上流通。1926年10月,北伐軍將領何應欽率國民革命軍進入漳州後,農工銀行關閉。

民興銀行,1928年國民革命軍四十九師師長張貞創辦,地址就在原農工銀行舊址。張貞進駐漳州,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為擴軍備餉,遂創辦民興銀行,當時主要資金來源是國民政府撥給的經費和收繳的各種稅收,特別是鴉片稅捐。1932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攻克漳州,張貞潰敗,民興銀行停業。

民有銀行,1928年地方紳士林者仁任龍溪縣縣長,以屠宰稅捐為主要資金,與商人合作創建民有銀行,地址位於現延安南路125號。主要業務為收繳縣轄各類稅款和對個人、企業辦理存款。1932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攻克漳州,時「各銀莊由於存戶滾支,地方官辦的民興、民有銀行亦受政局和信用的影響而先後停辦,進行債務清理」,至此民有銀行也宣布歇業。

中國農民銀行,1934年前後,中國農民銀行進入漳州,以原民有銀行舊址為行址,設立漳州支行,首任負責人王鐙,主要業務是經辦軍餉,發放農田水利貸款。經營時間長達14年。1948年,因時局緊張,緊縮信用,停止一切放款業務。隔年奉命結束在漳事務,遷往台灣。


中央銀行,1934月中央銀行初次在漳州設立兌換所,後升格為辦事處,地址在廈門路,三年後奉命撤銷。1942年9月,中央銀行漳州辦事處復辦,地址就選在現延安南路127號。該辦事處主要業務為經理國庫,經辦發行貨幣,行莊票據交換,經理公債,管理外匯,兼營存款、放款、匯兌業務。1945年10月,因占據廈門的日寇投降,漳州辦事處奉命移設廈門,但仍以漳州辦事處名稱繼續營業。

中國交通銀行,1935年7月在漳州設立支行,地址位於今延安南路94號。主要業務為存款、放款(側重於辦理工礦、交通及生產事業的放款)、押匯、儲蓄、匯兌、代理保險,並代理發行貨幣。1949年7月奉命結束營業,前後經營15年。


福建省銀行,1936年3月在漳州設立辦事處,地址先選在廈門路,升格為二等分行後遷至延安南路原民興銀行舊址。主要業務為代收繳省庫、國庫款項,兼營存款、放款、匯兌、信託、儲蓄及發行輔幣。1948年,因政局動盪,市場物價飛漲,漳州分行奉命結束業務。

集友銀行,由著名的華僑陳嘉庚等人所創辦,1946年5月集友銀行在漳州設立辦事處,後升格為支行,地址在原建康錢莊舊址(今延安南路古城記憶館一帶)。股東大部分是海外華僑和廈門大學、集美學校校友。主要經營存款匯兌和抵押放款及僑匯等。1949年6月支行裁撤。


這些銀行舊址在解放後被改為他用或在近幾年的舊城改造中被拆除,唯一保存完整並繼續作為銀行場所使用的僅為延安南路125號工商銀行舊址。

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龍溪地區,軍管會進駐漳州。因銀行與國民經濟及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舊銀行隨政權更迭而倒閉,新政權為保障社會經濟民生的正常運行,必須有新的銀行來承擔起恢復和發展漳州經濟的重任。


軍管會派軍代表陳鐵,率聯絡員孔祥集、李樹森等人對漳州各銀行進行接管,於1949年9月27日在原農民銀行舊址、即延安南路125號正式成立中國人民銀行漳州支行,經理陳鐵。

1950年升格為漳州中心支行,並搬遷至原新華西路的中國銀行舊址,陳鐵任行長,隔年又改稱龍溪中心支行,原支行則變成了營業部,由副行長王學敏兼任主任。1953年營業部撤銷,成立了漳州市支行。銀行通過對私營企業辦理存、放、匯款業務,並開辦個人儲蓄業務,包括僑匯,既將營運資金納入國家流通渠道,也使市場開始重新煥發生機,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


民國時期,由於舊政府數次貶值貨幣,百姓手中的財富被掠奪一空,生活艱苦,所以個人存款很少,再加上百姓對新政權不甚了解,對銀行信用有所懷疑,所以工商戶來辦理業務者不多。人民銀行工作人員於是加強宣傳服務,登門收款,定立互惠合約,特別是舉辦「折實儲蓄存款」,以白米、細布、油、木炭四種實物按一定數量的價格算出折實單位,每日憑此收儲和支付,同時又大力宣傳「參加愛國儲蓄,支援國家建設」,增辦定活兩便有獎儲蓄,很快情況便有了好轉,個人儲蓄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我在銀行工作近40年,對漳州銀行的變遷、發展頗為感慨。我查閱了《薌城文史資料》、《漳州金融志》等文獻資料,記錄了老銀行幹部的回憶,整理成文字,聊以備忘。懷著對故居的往日情懷,我很期待這幢漳州銀行舊址能夠在舊城改造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註:延安南路工商銀行舊址大樓後面空地圍牆外是共和路,靠近「五星聚奎坊」殘部。圍牆內有一石柱橫躺著,長約3米,橫截面約40x50厘米,上有鐫刻文字,疑是1919年陳炯明治漳時拓寬馬路拆「五星聚奎坊」時棄置的牌坊構件。如是,則應是建此銀行圍牆時無意中把它圍進來的,這就可推測出銀行的建築時間,在1920——1924年之間。


作者介紹:


陳滿根,漳州人,1941年出生,畫家、文史專家。其畫作富有地方特色,充滿生活氣息。曾出版水彩畫冊《水彩薌韻》《唯有鄉情最誘人》,文章見於《閩南日報》《薌城文史資料》等報刊。


陳璇,漳州興業銀行幹部,先後有幾十篇文章發表於各級刊物,其中有多篇科研論文發表於金融期刊。

圖片:南風僑批館 《漳州古城舊街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