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華大學深研院材料與化工功能材料與器件方向考研經驗分享

新祥旭傳碩堂中傳考研 發佈 2024-04-11T00:25:59.205407+00:00

一、 懵懂和猶豫開始我的考研生涯開始於大三的寒假,當時一直在看各個學校材料的研究方向,並沒有一個很特別想去的地方,目標當時一直在北京(因為離家較近),看了北理、北航的考試科目和研究方向,始終覺得有點差強人意,但不曾敢把目光放在清華上面,因為開始較早因此決定就先試試,最開始想考的方

一、 懵懂和猶豫開始

我的考研生涯開始於大三的寒假,當時一直在看各個學校材料的研究方向,並沒有一個很特別想去的地方,目標當時一直在北京(因為離家較近),看了北理、北航的考試科目和研究方向,始終覺得有點差強人意,但不曾敢把目光放在清華上面,因為開始較早因此決定就先試試,最開始想考的方向是清華的本部材料學院,所有的專業課書籍已經買好了,但看著四個人的招生名額又望而卻步,且研究方向沒有我心儀的,而後就發現了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材料與化工,材料研究院的方向大多與新能源比較靠攏,做電池的老師非常多且年輕,招生人數也多,而且深圳是我沒有呆過的地方,又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想著絕對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考慮之後決定就這了,自此踏上了不到一年的考研之旅。

二、 關於深研院材料與化工

當時選擇材料與化工有幾個原因:1、招生人數較多,一直保持在45以上的招生人數,比較穩妥,且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從19年才開始獨立招生,了解的人相對較少,因此競爭壓力也較小。2、為數不多的材料考數一的地方上交和清華,因為我對數學的興趣比較濃厚,且喜歡學習數學,選擇數一也更能發揮自己的優勢。且功能材料與器件22年專業課考綱為材料物理化學,相較於材料科學基礎背的內容較少,不過去年考綱改為了三本書:《物理化學》《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科學基礎》,但考察的內容相對簡單,且功能材料與器件的院線自招生以來一直為校線,22年校線為325分,且21年之前更低,22年招生48人只有30+人通過院線,過線人數少於招生人數,因此只要通過校線,就有很大的概率可以留在清華,但近幾年隨著深研院知名度越來越高,校線也一直呈現上升趨勢。3、學校環境,相比於北方的乾冷我更喜歡南方的濕熱,深圳的地理位置又很好,離香港、澳門都很近,且深研院外國人很多,可以使我更大程度的與國際接軌。4、師資,深研院近幾年招了一批很年輕、優秀的老師,老師實力很強,且脾氣都很nice。

三、 漫長的經過

考研的過程無疑是枯燥的,面對那麼多的知識,只能踏踏實實的學到腦子裡,我開始的較早,在三月就開始了數學的學習,但每天投入的時間並不長,因為那個學期我的科研還沒有結項,因此只能邊做科研邊準備考研,聽課、做題,循環往復,大概數學複習了整整三輪,而英語也是同期開始,每天做真題,在英語上面我只做了真題的閱讀和完型,背了考研詞彙的基礎詞,因此我的閱讀成績很高(48/50),但總分並不高。(PS血淚教訓:大家一定要準備作文和翻譯!!!)。政治就和大家基本一樣,肖大大(22年被反壓題了背的內容都在題目里)。重頭戲為專業課,22年只靠物化的時候較為容易,但23年改革後多了科目,但相應的每個科目的內容都不多,但會有朝綱的題目,清華975的考綱比較玄學,不可全信,23年考綱沒有熱力學的部分,但考了熱力學三大定律的簡答題。材科基參考書:《材料科學基礎》清華大學出版社,材料物理性能:《無機材料物理性能》清華大學出版社,物化參考書:《基礎物理化學》清華大學出版社,按照23年出題風格,書上基礎內容掌握了就完全沒問題,但975風格多變,每年都有所不同,所以無疑增加了備考難度。由於科目變多,戰線就會拉長,建議9月之前就完成第一輪基礎的複習,後面不斷地進行強化,對知識點深入理解和背誦,同時還要多做題,因為物化本來是偏理科一點,只有不斷做題才能不斷地強化理解。只要堅持住,數學和專業課考高分,政治英語不拖後腿,上岸就問題不大,話很輕巧,但是學到專業課就知道清華的325也沒有那麼容易。大家如果在考研複習過程中有困難的話,也不妨報一個輔導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對一私人訂製VIP輔導課程,針對性強,上課時間可以靈活協商,課下還可以免費答疑解惑,對考研初複試應試備考這塊的幫助是非常明顯的。

四、 最後的衝刺

線上複試難度較小,而且由於招生人數多,過線人數少,一般通過了初試,複試就是小問題,但如果線下複試,對於考生的難度就大大增加,因為深研院自招生一直是線上複試,所以筆試一直以抽題回答的形式進行,雖然複試給定參考為材料科學基礎和處理分析和表徵,但抽題的內容絕不僅限於此,半導體物理、材料製備都有所涉及,但基本上每年的題目都是一樣的,背熟往年真題,再加上自己本科四年所學專業課的積累,回答起來不成問題。由於是面試主觀性較強,一般也不會有考生在這個地方被刷,但線下筆試要求60分強制及格,如果筆試成績達不到60是沒有資格參加面試的,所以複試的難度也提高了。

英語面試較為簡單,不會像其他學校那樣給一篇文獻,讓你總結或者翻譯,會根據考試簡歷,問一些生活化或者有關於個人情況的小問題,之前也有被用英語問到自己的畢設的,但這些都可以提前準備好,以備老師提問。

綜合面試算難度較大,可評判性較強的一部分了,在綜合面試的部分,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問,從本科學過的專業課,到你的科研,到為人處世的放大等。在這個地方就問到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數學物理方法、材料物理性能、量子力學等等,因為老師是有本科成績單的(複試前要求考生上傳到系統),所以只要本科學到過的課程都是有可能被問到的,這個一定要好好準備,寫在簡歷上的科研也會被提問到,所以大家一定得了解自己的科研。

像22年初試過線人數37,有34個人通過複試,15個人從其他學院調劑而來,所以複試可以近乎於不怎麼刷人,初試是重頭戲,堅持幾個月,幸福三四年。

五、 結語

考研之路並不輕鬆,但也絕不像網絡里宣傳的那麼艱辛困苦,只要大家在考研過程中做到高效、勤思考,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未來之路會一篇璀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