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團購彈藥」,普京只能再打1年?美專家:中國挑戰美國犯錯

立說臺海 發佈 2024-04-11T06:49:31.388079+00:00

在近兩個月,隨著烏克蘭東部土地的凍結,俄烏雙方的交火烈度出現急劇上升。而且我們經常講,現代戰爭就是打後勤,中國現如今的工業產值已經超越美國,總額達40萬億人民幣,相當於5.7萬億美元,美國則是4.19萬億美元,在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美國的對手,在這個數據上超越了美國。

烏軍一天打掉7000發炮彈,歐盟「團購」彈藥

在近兩個月,隨著烏克蘭東部土地的凍結,俄烏雙方的交火烈度出現急劇上升。尤其是圍繞著巴赫穆特的慘烈爭奪戰。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軍事資源和人力資源。而根據現有所披露的消息稱,烏軍在前線一天就要打掉7000發炮彈,讓歐美等國的後勤供應壓力激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愛沙尼亞提議歐盟動用40億歐元的和平資金,來為烏克蘭採購彈藥。但現如今這個專項預算只有36億歐元,並且無法做到長久供應。面對這種尷尬的現狀,歐盟外長博雷利提議,歐盟可以先動用10億歐元的資金,來解烏克蘭短期內的燃眉之急。

而另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里·布雷頓的講話稱,他認為現在的歐洲國防工業是時候轉向戰時經濟模式了,用以滿足現如今的武器採購需求

可以說,在武器供應問題上,現在的歐洲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實際上如果我們為烏克蘭來算一筆經濟帳,歐盟的10個億投進去,看起來是一筆不小的資金。但換算成炮彈恐怕只能撐不到一個月。就拿在戰爭中大放異彩的155mm「神劍」制導炮彈來說,他的單價達到了17萬美金,折合成歐元的話16萬左右,如果用這筆專項資金全部購買這種彈藥,也只能買6250發,根本不夠高強度開火一天的消耗。至於說普通的155mm炮彈,單價也達到了820美元,每天就要打掉500萬美元份額的彈藥,這還沒有算上烏克蘭令人髮指的腐敗問題,他們甚至敢拿裝甲車直接和俄軍做交易。

毫不客氣地講,哪怕歐盟動用了全部的40億歐元援助資金,依舊無法扭轉現在的俄烏戰場態勢。更令人尷尬的是,由於西方援助的重裝備來源國不同。雖然說是統一的北約標準,但是在後勤上依舊需要分別採購零件,如果在未來提供戰鬥機,又將需要一筆龐大的資金。現如今的俄烏戰場,對歐洲來說已經變成了一個燒錢的無底洞。

我們還需要明白的一點是,歐洲由於這幾年工業化的衰退,難以自行在短期內供應炮彈,哪怕明天就轉入所謂的戰時經濟狀態。沒有熟練的工人作為支撐,想一夜之間變出供應前線的炮彈,幾乎就是痴人說夢。而更老的152mm,122mm炮彈,更是只能去買冷戰的庫存貨,但哪怕是真的找到供應商了,真正運到烏克蘭戰場上,恐怕連黃花菜都涼了。

其實單純就現如今歐盟所面臨的困境來看,他們的最優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放棄烏克蘭。一方面是烏克蘭龐大的彈藥消耗量,直接危害到了歐洲國家自己的國防安全。另一方面是逐漸增加的援助資金,又給予歐盟國家不小的經濟壓力。所謂的俄羅斯威脅固然有著現實的依據,但如何應對也得腳踏實地。

更重要的是,一味地通過給予武器彈藥來讓戰爭升級,試圖通過武力解決最終問題,卻又忽略了俄烏之間國力相差巨大的客觀事實。哪怕烏克蘭最終能夠取得勝利,那麼歐洲的血,也該差不多被吸乾了,還失去了經營幾十年才換來的獨立自主化,完全算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而且現如今歐洲的經濟復興需要地區的和平穩定作為「信心」,同俄羅斯在談判桌上講和,看起來遙不可及,但卻是最符合實際

而從另一方面來講,歐洲現在面臨的問題恰巧也證明了一個觀點,無論是現代戰爭也好,還是可能的未來戰爭也好,國家之間的角力點永遠是增量,而不是存量,獨立自主的造血能力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家底掏空,普京只能再打一年?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俄羅斯現在的情況能好到哪裡去。雖然軍事上有一定進展,但經濟上的危機似乎正在迫近。

根據英國《衛報》所報導的消息稱,俄羅斯前首富、能源與金融業大亨德里帕斯卡,在一次波利亞投資會議上坦言,明年我們就沒有錢了,需要更多的國外投資者,俄羅斯現在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不得不去尋求資源豐富國家的幫助。在過去幾十年內,俄羅斯一直把自己當做是歐洲國家,但現在要好好思考自己身為亞洲國家的過去。同時他還強調,糟糕的經濟是俄聯邦政府把主意打到他們頭上的根本原因。

其實我們從戰爭的前期走向來看,俄羅斯的經濟保持了相當強的韌性。提前儲備的大量黃金,發揮出了壓艙石的作用。所以去年俄聯邦雖然赤字很難看,但是GDP的倒退僅有2.1%,暴漲的石油價格,甚至還一度反哺戰爭。

但現在來看,這種西方制裁輕飄飄的表象,只是因為制裁還沒有到威力顯現的時候。普京承諾的奇蹟般的俄羅斯,恐怕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已。記性稍微比較好的朋友可能還知道。去年普京向印度方面提交了一份清單,要求印度提供包括火花塞在內的基礎工業產品,從這個小細節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制裁的影響已經波及了正常的社會運轉。至於說扣押的500多架民航客機。恐怕也是作為航空工業拆零件用的「屍體機」。

美國戰爭研究所和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報告表明,俄羅斯的國庫開始面臨空虛,每個月的軍事行動將要耗費700多億美金,而現在俄聯邦的國家財富僅剩下8000多億美金,樂觀估計還能打上8.5個月,這和俄羅斯富豪的說法不謀而合。

其實我們如果去看歷史,俄羅斯人盛產軍事家、思想家、哲學家,卻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有水平的經濟學家。斯拉夫人擅長以人力優勢搞軍事侵略擴張,但對於更重要的「領土運營」卻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哪怕在蘇聯時期,都曾爆發過席捲全國的大饑荒。而在俄聯邦成立初期,真的信了西方那一套所謂的休克療法,反而還被人騙了,連車臣都差點丟了。

所以我們經常講,所謂的「北約東擴」,其實更像是「華約西逃」,歐洲通過馬歇爾計劃建立起的超高福利體系,對於過慣了苦日子的東歐人民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至於所謂的國家尊嚴和領土主權,他們並不在乎。而且俄羅斯人,或者按他們的說法叫「莫斯科佬」,在解決國家間問題,尤其是聯盟內部問題的時候,往往是通過動用武力的方式,比如說所謂的「布拉格之春」就是活生生的案例。這也是為什麼最反俄的國家,往往也還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俄聯邦繼承了蘇聯的大體衣缽,同樣也繼承了這種行為邏輯,但他們完全低估了此次的對手,傲慢地以為,戰爭會像是喬治亞戰爭一樣直搗黃龍,結果就是一腳踢到了鐵板,打到了現在。

如果美國和歐洲的報告屬實,那麼俄羅斯的資金確實會在明年耗盡,但這同樣也意味著俄羅斯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超高的投入或者說代價,會讓普京動用核打擊的可能性大幅提升。對於歐洲國家來講,在俄羅斯徹底陷入瘋狂之前,雙方老老實實坐下談判,恐怕收益要遠遠大於打下去,哪怕這是一份出賣烏克蘭的和平協議,和歐洲又有什麼關係?

美國學者妄言:中國挑戰美國「犯大錯」

我們接下來再把目光轉移到中美問題上。我們都知道現如今中美關係,可以說是非常緊張,雙方圍繞著台灣問題和南海問題,擦槍走火的概率直線上升。然而就在這節骨眼上,又有美國所謂的專家跳出來,對中國的行動說三道四。

美國《華爾街日報》在近期刊登了一篇由知名歷史學者羅伯特·卡根撰寫的評論員文章,他毫不忌諱地警告中國,聲稱中國挑戰美國犯下了「歷史錯誤」。

他表示,無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的德國,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日本,最終的結局都以失敗告終,他們都曾經認為,美國不會對他們的行動做出回應,可一旦美國開始動員,情況就大不相同了。而如果中國試圖在台灣問題上這樣來挑戰美國,也會面臨相同的「失敗」。

有趣的是,針對近期在美國社會盛行的美國軍工衰退論,羅伯特·卡根表示這是胡說八道,是一種典型的失敗主義,他們已經說了差不多50年了,俄烏戰爭讓美國的軍工「滿血復活」。

而在提及俄烏問題中的中方立場的時候,羅伯特·卡根認為,中方所提出的和平方案雖然沒有任何一方感冒,但也不會冒著被孤立的風險去援助俄羅斯,因為單憑兩個國家去抱團挑戰自由世界。那麼贏面更大的是自由世界。至於很多西方政客所說的推翻美國秩序,卡根認為中國就是這個秩序下的最大受益者。

自大與傲慢充斥美國,中國就是中國

實際上我們單純去看這位所謂的歷史學者說的一系列話。很容易發現就會陷入到他的邏輯當中,那就是美國必勝。但從事實上來看,一二戰當中的德國和日本固然都是失敗的,但美國也沒有戰勝過中國、朝鮮、越南和阿富汗。而且用歷史上的邪惡國家去套用到中國身上,本質就是一種偏見

中國既沒有德國這些瘋狂的擴張主義思潮,又沒有日本奉行的軍國主義,而在他的語境中卻畫上了等號,這是一種非常傲慢的敵意,中國從來都是中國,現在不是,以後更不會是德日。

更重要的是,現如今的美國工業問題是眾所周知的,哪怕是俄烏衝突這樣不算特別大的國家間戰爭,都能逼得美國的兵工廠兩班倒,更別提和中國打一場全面大戰了。

同時在他眼裡,美國似乎只要動員起來,那就一定會獲勝。但他卻又忽略了一個事實,美國其實是和中國正面較量過的,而且動用了除了核武器之外的一切裝備,但結果還是老老實實撤回停火線。這部分的歷史,被他選擇性地掩蓋了,從某種層面上也恰好符合抗美援朝戰爭「被遺忘的戰爭」這個綽號。

而且我們經常講,現代戰爭就是打後勤,中國現如今的工業產值已經超越美國,總額達40萬億人民幣,相當於5.7萬億美元,美國則是4.19萬億美元,在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美國的對手,在這個數據上超越了美國

更重要的是,他所叫囂的台灣問題上挑戰美國,這一個說法並不成立。首先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這一點是中美建交的基礎。美國沒有權利對中方的姿態說三道四。其次,所謂的挑戰又從何而起,現如今大多數妄圖干涉台海戰爭的域外域內國家領導人,他們都是打著「地區和平穩定」的旗號出發。但從事實上來說,中國恰恰就是地區和平穩定的維護者,而不是美國這樣的拱火者

坦白來講,我們現在去銘記歷史,回顧歷史是為了從歷史事件當中吸取教訓,而不是通過單純去看一些自己想看到的東西,來得出自己想要的結論,這本身就是一種自欺欺人。而且這位歷史學家可能不太關注新聞,中方領導人早就向美國總統拜登表態,中國只關心自己的問題,無意挑戰美國的霸權,這種莫須有的被害妄想症,美國還是收斂收斂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