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會說「千古陽謀」推恩令是被神化了?

夏目歷史君 發佈 2024-04-11T06:59:09.997566+00:00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很多人腦海里形成了一個思想烙印,那就是推恩令無敵,而明惠帝之流卻不借鑑,實在是過於愚蠢了。

還在讀書的時候,老師以及教科書曾「隆重」分析過一重大歷史事件,那就是「推恩令」。年輕時候的我們粗略的了解這段歷史,無一不認為這是個神操作,是漢武帝時期的政治智慧結晶。

等到年長一些,網際網路上經常看到一些文章,都是大力推崇推恩令的高明,甚至將之稱之為「千古陽謀」。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很多人腦海里形成了一個思想烙印,那就是推恩令無敵,而明惠帝之流卻不借鑑,實在是過於愚蠢了。

然而,其實老祖宗說的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歷史領域和文學是一樣的,對於一些事物的認知,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定論,甚至對於一些所謂的板上釘釘的事實歷史學界也有過非常大的爭議,其中就包括了推恩令。

在某一個方面來看,它似乎千古無敵,但是換一個角度它似乎微不足道。

我們將時間倒回公元前127年,也就是漢武帝元朔二年,一代傳奇主父偃提出了推恩之策。當時漢武帝接到以後,喜出望外,隨即就推行了這一政策。

按照電視劇《漢武大帝》中的說法,諸侯國人人自危,尤其是淮南王更是稱其為軟刀子割肉,是要亡諸侯之根基。

但諸侯卻無能為力,只能以死相抗,只能以陰謀相爭......

其中就有齊王、燕王、趙王等人的瘋狂反撲,而這也最終導致了主父偃之死。但正如商鞅一般,主父偃身雖死,但其法度行天下,諸侯從此再不能干預中央。

一代史學大家班固先生作出的評價:武帝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色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

這一說法幾乎對那段歷史一錘定音,乃至於後代史學家紛紛沿用,而推恩令也被很多人引為千古明策,無法破解。

從邏輯上來看似乎也的確是如此,原本是中央要削弱諸侯的實力,諸侯必然反抗。

但而今朝廷將矛盾從地方和中央的矛盾轉變為諸侯內部家庭的鬥爭,旁系子弟必然想要瓜分利益,而在利益鬥爭面前,兄弟必定分崩離析,諸侯也就再也難以凝聚七國之勢力。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可以肯定這一觀點的合理性,畢竟是班固提出來的,而且人家距離當年的歷史更近。

但歷史巧就巧在有不同的角度,而且不同的人也可以說出不同觀點,是具有思辨性的。相比較於班固的評價,司馬遷先生也有一句評價:盛哉,天於之德!一人有慶,天下賴之。

在歷史上,司馬遷對於漢武帝之政策有諸多不同觀點,例如武帝賞賜匈奴和霍去病等人每動輒萬金,府庫為之虧空,是對漢武帝的強烈不滿。

但是對於推恩令,司馬遷卻說這是天之大德,盛讚漢武帝的德行,而沒有指責他骨肉對峙。這就值得大家思考了,為何他會這麼評價?

透過這個切入點,我們再來看漢武帝對於諸侯的評價。史書中並沒有關於漢武帝的直接言論,但史書中記載了漢武帝對諸侯的一些具體行為。

和《漢武大帝》電視劇中的表現不一樣,其實漢武帝對諸侯們更像是溫情脈脈的長者。其表現大體有四方面......

其一,優容不法。法律規定諸侯王國必須要遵守中央制定的法規律令,不得有違。

如果「諸侯工獲罪京師,罪惡輕重,縱不伏誅,必蒙遷削貶黜之罪,未有但已者」。這一點就暗示了我們,漢武帝對諸侯其實是有極大寬容性的,不是那種冷血和鐵血的。

第二,存亡繼絕。在很多影視作品中總是描繪漢武帝死盯著諸侯王的爵位,一旦有人沒有子嗣,漢武帝就會立刻將之收回。

但事實上,史書不止有一次記載,當諸侯有罪不得立嗣的時候,漢武帝常常悲天憫人,繼續讓對方存亡繼絕,以示恩寵。

第三,分封諸子。在歷史上,始皇帝強調郡縣制度,因此拒絕分封諸子,乃至於長子扶蘇未有席捲天下之王國地盤,幼子胡亥也為利鋌而走險。

可漢武帝又是如何呢?他不僅大力賞賜自己的兒子,而且還將分封制在自己的兒子身上做到了極致。

除了太子劉據和劉弗陵被先後立為太子以外,其餘的4個兒子都被封為王,而且在分封諸子之時,武帝還多番囑託「保國佑民」、「世為漢藩輔」。

從漢武帝後來的表現來看,他的確是把同姓諸侯王當成了自己的股肱之力,是維繫天下一統,加強中央集權,集中權力對抗外敵的重要力量。

在了解了漢武帝對於諸侯的態度後,我們不妨再來研究一下漢代諸侯的成分。

雖說現代民主社會對於諸侯之問題有著清晰認知,早早將其視為洪水猛獸。然而,我們必須要清楚封建制度與民主社會有著本質的區別。

所以說存在即合理這句話並不對,但封建時代的分封制卻的確有著其合理性,否則也不會延續千年。

根據現有史料分析,諸侯大體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就是典型的「反骨型」,其中的著名代表就是吳王劉濞,還有文帝和武帝時期的兩任淮南王。

看起來人數諸多,但事實上這些諸侯王加起來也只有15人,相比較於漢初分封的191人來看,這些人數還不足10%,是絕少數的。

而且目前史料分析,兩任淮南王謀反其實有很大的水分,尤其是淮南王劉安,更像是被污衊的,這又降低了諸侯王天生的原罪。

第二類是「奉公守法型」,該類型的諸侯占更大多數。

雖然他們並未有太強的才能,但他們卻基本履行了代表劉姓皇族鎮守四方的目的,只要他們還在,只要他們不干太出格的事情,就時時刻刻彰顯著劉家人是漢朝權威。

這一點可以類似於孔老夫子之於天下讀書人的影響。

最後就是「違法亂紀型」,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齊王和燕王等人,盤剝百姓,貴族亂倫,破壞孝道和綱常,這是典型的歷史垃圾。

在弄清楚了這些背景後,我們再站在漢武帝的角度來看,他對諸侯又是什麼印象呢?肯定也會如電視劇中的一樣,對燕王之流恨之入骨,但對多數王族同姓表示寬容。

舉個不恰當但又形象的例子,在打一個5人的遊戲時,剛好宿舍有5人,即使有一人經常拖後腿,但因為彼此之間的熟悉度,我們不會踢掉他去選擇別人,而是繼續在磕磕碰碰中尋找樂趣和勝利的快感。

——這就是漢武帝對於諸侯的態度。

在明白了這個前提後,我們再來看推恩令,再結合司馬遷老爺子對於此事的評價,我們也就明白了,這個千古陽謀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史書記載,中央並未強迫諸侯執行該政策,除淮南王以外,並未有任何諸侯因此受罰。而且,除了極個別諸侯是瓜分父兄輩的領土以外,多數諸侯都別屬漢郡。

注意這個「別屬漢郡」,其實就是朝廷在中央直屬領地之內,在瓜分出其他的土地,給這些多出的諸侯王。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城陽共王劉喜,他去世以後太子接位,然後太子申請給其他的弟弟分封諸侯,漢武帝表示讚許,然後將他的封地冊封到了漢朝廷直轄的東海郡,而並非是城陽國。

也正因為有這樣的表現,才會讓司馬遷大加稱讚,稱呼皇帝有德,是孝道治國的典範。

而且,熟悉歷史的人應該還知道酎金奪爵事件,就是因為推恩令給中央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所以漢武帝後悔了,來了這麼一出,何查諸侯供奉給中央的奉金,然後一次性罷免100多位諸侯王,這無疑就是對推恩令的修正,這無疑也是對千古陽謀的另一種解釋。

當然,最後我們還是得強調一句,古今對於推恩令的認知有太多的分歧,你的觀點可以和我的不一樣,因為時隔千年我們只能通過前人的點滴來推論。

不過不同的觀點可以讓我們看到歷史的更多維度,這也就是歷史的魅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