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優先,讓教成為最好的學

燕子飛行 發佈 2024-04-11T08:12:32.985192+00:00

讀馮老師的建議十七——變組結構,放大活學的功效,對我而言,收益最大的就是「『讓教』優先,讓教成為最好的學」。

「讓教」優先,讓教成為最好的學

——《為真學而教,優化課堂的18條建議》建議十七的讀書隨筆

文/張會彥

讀馮老師的建議十七——變組結構,放大活學的功效,對我而言,收益最大的就是「『讓教』優先,讓教成為最好的學」。

讓教

讓,有讓給、讓出的意思。教,是指教給知識、教學之意。讓給誰來教呢?不言而喻,是讓給學生來教呀!讓教,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來教學生或老師。

"先學後教,邊學邊教,教後復學,為教而學,教學相長",這20個字出自盧志文校長之手,它是盧校長為全體學生親擬的學訓。

再一想,不禁額首:現代學生學習理當如此,他是學生,要好好學;還可以轉身而為教師,教同學乃至教老師,並在其間"教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巴西教育家弗萊雷曾說,"通過對話,學生的教師和教師的學生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術語:教師式學生及學生式教師","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在教",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教是最好的學

"教是最好的學",這是馮老師提出來的理念。無獨有偶,中國首位女太空人劉洋回憶中學生活時說,"給同學們講題,就等於我又複習了一遍。

凌衛華校長說自己讀大學時,校園正流行交誼舞,他在首批學員中表現不錯,老師讓他教其他人。在這段時間裡他進步非常大,奪得全校冠軍。比老師的教更有效、更有益的是自己對他人的教,這也是個人最好的學。"

范建銀校長說:"有時科代表上課。學生都能講,學生講的機會太多了。以前不會講,將從前到最後的過程講一遍。現在講每一步驟為什麼是這樣。我校高考數學名列南通各校第五名,學生之間相互教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

讓教優先

既然生教比師教更能激活學生的學力,那在日常教學中,該如何讓教呢?

其一,要相信學生有能力教。這是解放學生教學力的觀念前提和思想開關。陶行知有"小先生"理論,說"小孩的本領無可懷疑,我們有鐵打證據保舉他們做先生";葉聖陶認為,"只有做學生的學生,才能做學生的先生";等等。不是學生不能教,而是教師不讓他教,更沒有"教他學會教";因為我們沒有"讓教",所以他們漸漸失去教的願望和能力,用孟子的話說,"非不能也,乃不為也"。今天,我們必須樹立新理念:比教學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教";而使"教教"成功的首要條件是讓教;讓教,學生就會教;會教才是最大的學會、最好的會學;倡導以學定教,無妨進一步,以學生會教為目的來定教。

其二,要為讓教定好位。學生個體或群體教他人的主觀意願、客觀水平有差異,我們要因材讓教。少數學生能獨當一面,組織和進行整堂課教學。更多學生達不到這一水準,不必對其抱持過高期望。譬如,可對其較為精彩的回答進行定格與放大,讓同學從中得到分享和啟發;再如,可捕捉小組合作中價值較大的展示活動,讓相關學生面向全班同學,擴大其展示面,這些都可視為學生的教學行為。不必苛求,滿含希冀,那麼,講台上、課堂里的醜小鴨或能振翻高飛,將來成為真正的善教人、大寫的師者。要儘可能讓作答和展示的學生走到台前。是面向還是背對同學,有著不同的教學意義:背對時他所指向或針對的是知識,而面向時他所交流和對話的則是人,面向人的行為才有教學價值。可見,適當改變學生的站位和站向,能助成他們由"學者"悄然成為教者。

其三,從范教和"小讓"開始。不宜把教學一股腦兒交給學生;也不宜未經任何訓練就讓學生走上講台。做甩手掌柜,是懶惰和不負責任;搞突然襲擊,是幼稚和沒有理性。可以先行某種方法和策略,使學生有例可循;可以劃出部分內容和時段,讓學生分擔教學;可以選擇若干角度和側面,與學生共商教法。教"學"要引路,教"教"先攙扶,學生能自力行走後再放手不遲。

其四,"讓教"方式不拘一格。有時,來到學生中間,傾聽他們言說,就是在"讓教"。郭姜燕老師寫道:"語文課上的交流展示,讓學生走上講台,我坐到他們的位置上,看他們在前面神采飛揚。他們會突然襲擊點我的名:'郭姜燕同學,這個問題你怎麼看?'我煞有介事地站起來回答,經常贏得他們的熱烈掌聲和大力'吹捧'。我笑著說:'不要因為我是老師就偏心哦!'"有時,讓學生命題,鼓勵他們"為難"老師與同學,這也是在"讓教"。只要心悅誠服"讓教"於生,他們總能另闢蹊徑、自創新法,因為好為人師是人的天性。

"要知道學生是否真的聽懂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對其他同學再講一遍。如果把這個知識點講通了,那就證明學生懂了;如果把原來懂了的同學講糊塗了,就證明學生離懂了還有距離。"周彬教授這樣說。

能不能講,會不會教,這不是天生或命定的。讓他去講,讓他去教,不會的事情就變得會了。會還是不會,這或許不是一個問題;而"讓教"還是不讓,這才是一個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