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記錄:在貴州貴陽,旅行家徐霞客走過的三座石橋,如今還在嗎

景緻記錄 發佈 2024-04-11T13:22:29.025248+00:00

#貴州#進入貴州後,徐霞客歷經艱險,到達了貴陽。石橋眾多的貴陽,不知徐霞客初到時,都走過哪幾座石橋?(公元1638年)四月初三下午,徐霞客從都勻出發,花了十天時間,在公元1638年四月十三,到達貴州貴陽,寄住在吳慎所家裡。

進入貴州後,徐霞客歷經艱險,到達了貴陽。石橋眾多的貴陽,不知徐霞客初到時,都走過哪幾座石橋?

(公元1638年)四月初三下午,徐霞客從都勻出發,花了十天時間,在公元1638年四月十三,到達貴州貴陽,寄住在吳慎所家裡。

(公元1638年)四月十四,徐霞客在吳家吃過早餐,出了貴陽南門,走過西溪橋,向西南方走了五里,有座石橋跨在溪上,名叫太子橋。橋下溪水涌流衝激,在兩岸石崖之間奔突,很是湍急。

據說這座橋因建文帝而得名,只是,徐霞客不明白為何用「太子」二字命名。後來,太子橋,訛傳成了太慈橋。

太慈橋,位於今貴陽市太子街與花溪大道之間,又叫楊公橋,明朝弘治十八年(公元1506年)由太監楊賢籌建,歷經500多年,依然橫跨在溪流之上,發揮著作用。

徐霞客還見到一座九拱巨石橋,呈南北向架在溪上,名叫華傷佬橋。華傷佬橋,大概處於今貴陽花溪大橋一帶。

徐霞客在華傷佬橋南面的店鋪吃了午飯,便沿著東峰西麓而行,從土坡向上爬,道路又平坦又寬敞。他走了九里,道路東的流水向東北墜到山峽下,道路西的流水往西北注入坑谷中,他對這現象感到很奇怪。

徐霞客走上山岡,在道路東密林環繞處,有一戶人家,房門朝西,面臨大路。三四個路人歇息在岩石旁,徐霞客拄著拐杖與他們一同休息,他得知這座山是南北兩面的分水嶺,叫獨木嶺。東西兩面層層峰巒,似門扉排列,獨木嶺橫在兩列山中間,成了過渡山脈,山勢不高且平緩,難怪水流走向走與眾不同。

獨木嶺,如今叫桐木嶺,徐霞客見到的獨特水流走向,緣於這裡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

徐霞客下了山嶺,一路奔走,來到青崖橋。這座石橋跨在溪上,溪水從橋下,往東抵達東面一列山下,向東南注入壑谷,流經定番州後,南下灑城境內,流入都泥江,從那裡又流出嶺南。

青崖橋,如今叫青岩橋,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茶馬古道貴州段」之中。

徐霞客走過青崖橋,來到青崖城北。這座城新近修建過,舊城牆繞向東去,把城東角折向西,就著尖峰上面修築,城中瓦蓋的樓房和街市很多。

這一天終日晴朗,夜裡的月亮皎潔明亮。

在貴州貴陽,徐霞客走過的這三座石橋,有一座石橋至今仍發揮著作用。不知徐霞客後面有何見聞。

敬請關注「景致記錄」看古今美景,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