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將中,關羽為何最終成為一個偶像式人物?

青寒墨客 發佈 2024-04-25T16:18:38.344170+00:00

,在眾多名將之中,武廟十哲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有漢初三傑的兵仙—韓信,有大唐支柱的軍神-李靖,有柏舉之戰的兵聖—孫武。

五千年歷史長河,廿四載朝代興衰。賢臣如繁星璀璨,名將似星河浩瀚。,在眾多名將之中,武廟十哲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有漢初三傑的兵仙—韓信,有大唐支柱的軍神-李靖,有柏舉之戰的兵聖—孫武。作為義薄雲天的代表—關二爺未能位列其中,但卻能成為武將中的偶像式人物?

偶像人物般的知名度

「文拜孔子,武拜關羽」,在中華民族的概念里,關公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概念,據有關資料調研,祭拜孔子的孔廟約有1600座,如曲阜孔廟,南京夫子廟,其中大多集中在城市。而祭拜關公的關帝廟約有30000座,如荊州關帝廟,解州關帝廟,而在中國河南安陽市武關村有堪稱全國最小的關公廟,關公雕像沒有一塊磚頭大,身邊沒有關平持經,沒有周倉扛刀。

可見「縣縣祭孔聖,村村拜關公」所言非虛。而在日本,馬達加斯加的關帝廟就有1000多座,而馬達加斯加更是在1999年印發了大量的關公畫像郵票,可以說有人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

而隨著三國演義的改編和中華文化的流行,關二爺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加大,在法國公司育碧旗下遊戲浴火行軍的Cg中當以關公為原型的人物出場時,人們齊呼「amazing,Guan gong」,被外國人譽為「東方的阿喀琉斯」。關二爺之所以有如此巨大影響力,離不開三個字「德,運,教」。

定義一個時代的人物

在關羽之前的朝代,人們對於武將的品德定義一直較為模糊,軍功足夠便可稱之為名將。在春秋戰國時期,吳起未成魏相便投靠楚國,成為楚國令尹後大敗魏國,成就「馬飲於大河」的虛名,公孫衍更是在五國攻秦之際出任秦相。而這些在今為人不齒的背信棄義之舉其實並沒有受到道德的質疑。

同樣,國君對於武將亦沒有信任,戰國四大名將的白起和李牧,一個被秦昭襄王賜死於杜郵,一個被趙王丹設計斬殺。因為對於武將的品德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及行為準則,因此武將功勞越大,越是危險。

而關羽第一次定義了一個武將的品德,謂之為「忠」,對於劉備不離不棄,對於其他有恩於自己的君主,報恩之後便離開,戰敗被俘之後寧死不降,同時期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便有降蜀的惡名,最後被魏高祖文皇帝—曹丕羞辱,慚恚而死。

而擊敗于禁的恰恰是關羽,二人結局不免讓人唏噓。關羽的忠得到了帝王的信任,給了帝王與武將之間一個足夠的緩衝空間。後世的帝王對於百戰百勝的霍衛二人,更喜歡關羽的行為標準和準則。

在後世,關二爺的地位不斷提高「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在清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頒令,以關帝廟為武廟,併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縣百姓按照祭孔之太牢祭儀進行春秋兩祭。可見,關二爺的全民偶像地位離不開自身品德。

來自「骨灰級粉絲」的大力相助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真英雄』一句歌詞道盡三國真諦,《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傳統演藝小說的高峰,羅貫中先生對於三國那一段歷史,以演藝方式呈現,而作為蜀國的粉絲,羅貫中先生對於蜀漢進行了大比例的描寫,使蜀漢成為了理想主義者的烏托邦

蜀漢中有代表全局最仁義的人—劉備,有代表全局最高智商的人—諸葛亮,自然也有全局最忠義的代表—關羽,關羽作為昭烈帝的劉備的結義兄弟,從桃園結義開始,陪著劉皇叔白手起家打天下。

在演義中,關二爺溫酒斬華雄此謂之「勇」,水淹七軍此謂之「智」,千里尋兄此謂之「忠」,華容道放走曹操此謂之「義」,作為一位智勇雙全,忠義皆有的完美武將,符合我國老百姓對於完人的認識。雖然羅貫中先生的演藝有部分誇大及言過其實的說法,但管中窺豹,關二爺的真實品德及武功智謀可見一斑。

魯迅先生對羅貫中先生筆下的諸葛亮、劉備評價道「劉備之德近乎偽,孔明之智近乎妖」,由於演義的局限及羅貫中先生筆下人物描寫的技巧,部分人對於《三國演義》並不感冒,但作為二十四史「前四史」的《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原文「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禽羽而歸,禮甚厚」「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由此看出,關二爺作為忠義的代表,受之無愧。

關夫子,伽藍菩薩,伏魔大帝?

關羽作為一名武將,因其忠義被儒家引為「關夫子」,作為中國本土的學說,關羽身上的忠肝義膽恰契合儒家所持的孟夫子取義。這是被人理解且無可厚非的,但作為外來宗教的佛教,所信仰的即普渡眾生,與關二爺的職業「武將」,技能「打仗,殺人」截然相反,然而佛教將其拜為伽藍菩薩。

「擁護法王城,為瀚為屏,梵剎用安寧」可見作為三大宗教的佛教也對關二爺極其溺愛,作為三教之一的道教,也不甘示弱,崇寧三年(1104年)宋徽宗將關羽封為崇寧真君。順治九年,愛新覺羅·福臨將關羽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作為一名武將能與其比擬的,怕是無人了?在中國,儒、釋、道三教分別對應的士大夫階層的仁義,平民階層的渡生,市民階層的無為,而仁義莫不過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尋主。渡生莫不過關羽對大漢王朝的挽狂瀾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無為只有為莫不如那一抹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遺憾。

關羽擁有全民偶像的地位,不是關羽作為武將戰績的問題。不朽戰績,前有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後有千軍萬馬避白袍的陳慶之。老百姓們拜的不是」戰神」,拜的是武聖。何為聖人?「至聖先師」孔子是聖人,「亞聖」孟子是聖人,「格物致知」的陽明是聖人。

關羽也是聖人。聖人是超脫於時代的,正如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所說,你以後會遇到許多人,但唯有兩樣東西你不能丟,一個是良心,一個是理想。關羽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武將,他超脫自己的認知,他為後世武將指定了一個關於忠義的行為準則,使無義戰的亂想有了一定的遏制。

他從未丟掉自己的良心,因為先主劉備對他的厚恩,他從未貪戀曹公許諾的漢壽亭侯。他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大漢帶給他的是連年戰爭導致的家裡破碎,他也一生為了收復中原,光復大漢而努力,無他「食君之祿,奉君之事」。

正所謂「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關公從未告訴人們什麼是錯的,但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訴人們,什麼是對的。他不是神,也不是仙,他可以失敗,也可以死去,但他的精神永存,成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你可以質疑他的戰略,戰術有問題,丟了荊州,你亦可以質疑他的武藝有問題,溫酒斬華雄的不是他,你還可以質疑他的戰績有問題,沒有張遼八百鐵士破十萬的壯舉,但你不會去質疑關公的人品,更不會去質疑關公的忠誠和義氣。民間祭拜關公,把它當作全民偶像,不外乎一抹浪漫,一抹屬於男人的浪漫。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這些自古以來,先賢們苦口婆心教導世人的美德,中華民族的精神,人們都知道,但人們都見過。但是,關羽屹立不搖的勇者姿態勝過經書上千言萬語的雄辯,他身上的精神將永遠撼動中華百姓。劉家的漢朝,李家的唐朝,趙家的宋朝,他們都不重要,中華大地重要,中華人民重要,中華精神重要。因為中華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紐帶,是中華大地的根基。

「俠之大者」謂之為公,「立德立言」謂之為聖,武聖關公,他讓人明白,有些東西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有些東西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啊,有些人,活成了千古無雙,有些人,活成史書中的一筆墨痕。信仰什麼時候都需要,精神什麼時候不過時。

「公平正直入廟不拜無妨,鬼詐奸刁到廟傾誠何益」,為人者,光明磊落則是英雄,為將者,忠肝義膽則是英雄。他都做到的,五千年流不盡英雄血,他能成為全民偶像不是因為他行,而是因為他配。

參考文獻: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陳壽

《世界上最小的關帝廟》建安視覺

《明朝那些事》 當年明月

《關大王獨赴單刀會》關漢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