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白臉猴」長相炸裂震驚網友,沒想到它的遠親更奇葩!

蝌蚪五線譜 發佈 2024-04-25T18:53:39.348223+00:00

近日有遊客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裡面拍到了一隻長相炸裂的「恐怖白臉猴子」。照片在社交網絡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表示:這猴長相真是「炸裂」!對此院方告訴遊客這是生存於南美洲的一種雌雄異色的猴子,學名是白面僧面猴(Pithecia pithecia)。那麼這隻猴子究竟是怎樣生活的?



近日有遊客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裡面拍到了一隻長相炸裂的「恐怖白臉猴子」。

照片在社交網絡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表示:這猴長相真是「炸裂」!

對此院方告訴遊客這是生存於南美洲的一種雌雄異色的猴子,學名是白面僧面猴(Pithecia pithecia)。

那麼這隻猴子究竟是怎樣生活的?它和我們熟悉的孫悟空,狒狒還有金絲猴有什麼不一樣呢?本文就帶你仔細分析一下。

白面僧面猴屬於靈長目(Primates)-直鼻猴亞目(Haplorhini)-類人猿下目(Simiiformes)-闊鼻小目(Platyrrhini)-僧面猴科(Pitheciidae)的僧面猴屬。

闊鼻小目也叫闊鼻猴類(因為其鼻孔間距比較寬而得名),闊鼻猴類的猴子還有蜘蛛猴,吼猴和松鼠猴等猴子,它們均分布於新大陸,是靈長目下一個獨特的分支。

而我們熟悉的金絲猴還有孫悟空所屬的獼猴,以及其他分布於亞歐非三大洲的很多猴子,則是隸屬於類人猿下目下面的另一個分支—狹鼻小目(Catarrhini,鼻孔間距比較窄),狹鼻小目也被稱為舊大陸猴類。再細分則是狹鼻小目下面的猴科。我們人還有黑猩猩,長臂猿(Hylobatidae)等等是屬於狹鼻小目下面的人猿超科(Hominoidea)。

簡單來說,雖然僧面猴,蜘蛛猴等新大陸猴和我們熟悉的獼猴金絲猴一樣名字裡面帶著猴字。但是其實獼猴同我們的親緣關係,是比起獼猴和新大陸猴親緣關係更近的。

根據相關研究,狹鼻小目和闊鼻小目的最近共同祖先可能在4000萬年前左右就分家了,而闊鼻小目其實是祖先來源於非洲,因為非洲山洪暴發之下同被水沖的浮木一起被驅入大海,並藉助當時非洲和南美洲之間的島鏈,在島上之間遷徙最終到達新大陸。並在這裡開枝散葉,逐漸變為今日的蜘蛛猴,僧面猴,捲尾猴等新大陸猴。

學者們也發現過在闊鼻猴類演化路上的化石證據—這就是約2000萬年前的卡拉斯科智利猴(Chilecebus carrascoensis),體重約有600克,這點倒是和不少小個子的新大陸猴蠻相似的。

在新大陸猴的先祖到達新大陸一段時間後,非洲和南美洲之間島鏈沉入海中。

從此闊鼻小目和狹鼻小目也就被隔絕了,且對於很多不會飛的陸生動物來說,想要從舊大陸(亞歐非三大洲)前往新大陸,還得是依靠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白令陸橋。

當然狹鼻小目的舊大陸靈長類首次到達新大陸,是一萬多年以前的晚更新世時—這次來的舊大陸靈長類就是我們智人(Homo sapiens)。

智人在狩獵,觀測這些新大陸上的生物(也包括猴子等)的時候,一開始倒也沒對其展開太多科研。

直到最近數百年,另一批開發了航船工具的智人,掀開了對這些新大陸猴子遠親的研究序幕。

1766年,本文的主角白面僧面猴被生物學的大師林奈所命名。它也有幸成為僧面猴屬的模式種。

當然之後僧面猴屬也命名了其他的僧面猴。它們都居住在南美洲北部到中部的很多區域。其中白面僧面猴住在蘇利南,巴西北部和蓋亞那,委內瑞拉等多個國家,也有一些僧面猴在西邊的秘魯也有分布。

白面僧面猴和它的同屬親戚們體型普遍不大,也就一兩公斤的水平。小小的白面僧面猴不像大個子的草原狒狒一樣有時候獵殺小的羚羊,而是主要吃植物果實這樣的素食,偶爾也吃點樹葉種子,也會吃昆蟲這樣的肉類。

每天,它們都會在樹上覓食,有時候也會下地。如果遇到敵人,它們會選擇高叫起來並選擇把自己身體裝得更大一些,或是虛張聲勢地拉動周圍樹枝,以此驚嚇掠食者。

吃飽喝足到了春天的繁殖季,它們自然會交配。交配時候你會看到一些不同顏色的猴子混在一起。

為什麼?因為白面僧面猴的公猴子黑身白臉,母猴子的臉色則並非白色且體毛是較深的灰褐色。

幼年猴的顏色則和母猴較為相似。它們在野外交配一般都是「混交」—一隻猴子不論公母都可能有多個伴侶,並以此構成一個家庭群(動物園裡面則多是一夫一妻)。

之後,146-170天左右的懷孕時間,終會誕生一隻可愛的小猴。小猴除了在長輩那裡被照顧,也會得到群內哥哥姐姐的照顧,6個月後即可獨立,但要等到自己也為「猴」父母,還需4歲左右。

在拉丁美洲,白面僧面猴還有很多身懷絕技的親戚們—其他闊鼻猴類的猴子。

和白面僧面猴分布區域重疊較多的老鄉—紅臉蜘蛛猴(Ateles paniscus)。它們具有強壯的尾巴和四肢,得以成為新大陸的「人猿泰山」,比起泰山這個智人還多了能承受自己整個身體質量的大尾巴。(當然其他隸屬於蜘蛛猴科Atelidae—蜘蛛猴屬的成員也是如此)。紅臉蜘蛛猴還是「社牛」,每逢晚上會組成二三十隻猴子的大群。也會用晃動手臂,搖樹枝,抓自己胸部等方式來和同類交流。

闊鼻猴家還有能喊麥的成員—蜘蛛猴科下吼猴屬的猴子們,它們不僅有和蜘蛛猴一樣強壯的尾巴,還有強悍的吼聲(128-140分貝)可傳到數公里之外。

它們的吼聲震天還需要歸功於它們較大的,且和氣管相通舌骨輔助自己形成巨大低沉的吼叫。它們還會通過吼叫來宣示領地來警示入侵者們不要來。吼叫對於公吼猴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因為它們會通過吼叫大賽來奪取領地,比賽的勝負也是由公猴的吼叫大聲和持久程度決定的。

當然還需要說一下,不同種的吼猴叫聲大小有不同,有些吼猴具有較大的舌骨和吼聲,但是其中的鬃毛吼猴(Alouatta palliata)舌骨不那麼巨大但是具較大的睪丸。鬃毛吼猴往往生活在一個有多個公猴的群體裡面。這時候公猴則需要適度削弱吼叫這個技能點,轉而提升一下自己的繁殖能力使自己留下更多後代—較小的舌骨換來較大的睪丸利於競爭繁殖時候成功。吼猴尾巴上還有尾紋—每一隻的尾紋都有所不同。

有能吼叫的,闊鼻猴家族裡面還有長相上威武的。比如狨猴科(Callitrichidae)的金頭獅面狨猴(Leontopithecus chrysomelas),就長著和雄獅類似的鬃毛。雖然體重不到兩斤,但氣質上也有獅子的一些威武,當然它們脖子上的獅鬃還有在受驚時候支棱起來以此驚走敵人的功能。雖然個子小,倒也不妨礙它們在吃果實的同時,成為一些蛙類、蜘蛛和昆蟲綱動物眼中的殺手—它們是雜食性的。

同一科比起金頭獅面狨猴更小一號的普通狨猴(Callithrix jacchus)則有一個「火雲邪神」的髮型,它們的適應能力不錯—甚至能適應較為乾旱的地方和城市的綠地,數量在猴子當中也算很多。實驗室裡面也飼養了不少普通狨猴—用於讓這些親緣關係和人較近且繁殖相對普通獼猴(Macaca mulatta)等等實驗猴子較快的小動物,作為為科研獻身的實驗動物。

闊鼻猴類,這類和我們親緣關係和距離都蠻遠的生物,在新大陸這片土地上,上演著演化的奇蹟,也向我們展示著生命的豐富多彩。

而這些受威脅等級或有無危,或者易危甚至更高的動物們,也需要人們的關注和對其正確的認知。

責編:咕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