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為鋼琴寫的 16 首最佳作品

微行致遠 發佈 2024-04-25T21:59:06.516520+00:00

鋼琴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樂器,自然每個人都想為它寫作。但是今天我們開始討論特殊的東西。這是有史以來為鋼琴和鍵盤編寫的最佳作品的最終列表......1.

鋼琴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樂器,自然每個人都想為它寫作。但是今天我們開始討論特殊的東西。

這是有史以來為鋼琴和鍵盤編寫的最佳作品的最終列表......

1. 貝多芬 – 「月光」奏鳴曲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中令人心跳加速的美麗第一樂章是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樂章,被作曲家赫克托·柏遼茲描述為「哀歌」。但它與第三樂章沒有什麼不同,這是手指的史詩般的技術鍛鍊......



2. 克拉拉·舒曼 – 鋼琴協奏曲

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是她那個時代最著名的鋼琴家之一,但遺憾的是,她放棄了作曲,她說:「我曾經相信我擁有創作天賦,但我已經放棄了這個想法;女人一定不能渴望作曲——從來沒有人能做到。我應該期望成為那個人嗎?這首優美的鋼琴協奏曲讓我們了解了她令人難以置信的鋼琴技巧和音樂想像力。



3. 德彪西——克萊爾·德·盧恩

奇怪的是,「Clair de Lune」也意味著「月光」——但貝多芬的浪漫主義古典主義和德彪西的印象派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要被《Clair de Lune》最初的簡單性所迷惑:德彪西花了15年時間寫出《貝加馬斯克組曲》的第三樂章,結果是一部聽起來很簡單,但要求表演者做到最好的作品。做對了,它就會讓最有成就的鋼琴家大放異彩。

4. 蕭邦 – 降E大調夜曲(作品9,第2號)

蕭邦在20歲時創作了他最著名的夜曲,這也許是其年輕激情的原因。從主旋律和華爾茲般的伴奏到充滿戲劇性的顫音結局的積累,使降E大調夜成為有史以來最美麗的鋼琴作品的有力競爭者。

5. 麗貝卡·克拉克 – 鋼琴三重奏

麗貝卡·克拉克(Rebecca Clarke)是20世紀的英國作曲家,曾在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和皇家音樂學院接受培訓,然後穿越池塘,在美國度過餘生。她的音樂總是令人興奮,實驗性和巨大的力量。她的中提琴奏鳴曲被認為是有史以來為該樂器創作的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聽聽她的鋼琴、大提琴和小提琴三重奏的力量。

6. 羅伯特舒曼 – 童年的場景

舒曼的《Kinderszenen》是一套苦樂參半的鋼琴微縮模型,涵蓋了追逐遊戲、夜間恐怖、睡前故事和睡眠等主題。最著名的是「Traumerei」描繪了一幅兒童夢想的寧靜音樂圖景。它溫柔而美麗懷舊。

7. J.S. 巴赫 – 脾氣暴躁的克拉維爾

《脾氣暴躁的克拉維爾》在當時是完全創新的,它為作曲家在接下來的幾百年裡為鍵盤樂器寫作鋪平了道路。巴赫在1722年寫了構成他作品的兩本書中的第一本書,使這本書成為我們名單上最早的作品之一。這兩本書中的每一本書都包含24首前奏曲和賦格曲(整部作品有時被稱為「48」),每個調子都是西方音階的——每本書都以C大調的前奏曲開頭,以B小調的賦格曲結束。



8. J.S. 巴赫 – 戈德堡變奏曲

巴赫關於一個主題的30首變奏曲最初是為了幫助一位俄羅斯伯爵克服失眠而寫的——它們以一位名叫約翰·戈特利布·戈德堡(Johann Gottlieb Goldberg)的鍵盤手的名字命名,他可能是演奏變奏曲以幫助伯爵入睡的音樂家。作品以主題的簡單陳述(「詠嘆調」)開場,30種變奏曲變得越來越複雜,偏離原始主題越來越遠。加拿大鋼琴家格倫·古爾德(Glenn Gould)錄製了這幅不朽作品最著名的版本。

9.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作為貝多芬最後一首偉大的鋼琴協奏曲,《皇帝》被強烈宣稱是有史以來為該樂器創作的最偉大的作品。這個綽號不是作曲家本人給這首曲子起的,而顯然是由拿破崙的一名軍官給的,他宣稱這是「協奏曲的皇帝」。在巨大的第一樂章之後,第二樂章直接流入尾聲,伴隨著撞擊和砰的一聲,結束了鋼琴曲目中真正的戰馬之一。每個值得他們鹽的鋼琴家都錄製了這部作品 - 但Leif Ove Andsnes的唱片很棒。

10. 格什溫 – 藍色狂想曲

「藍色狂想曲」並沒有完全受到 1920 年代評論家的好評,但它古典和爵士風格的混合奠定了格什溫作為嚴肅作曲家的聲譽——它的爵士樂影響使這首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具有悶熱和放縱的性格。

11. 李斯特 – B小調鋼琴奏鳴曲

到1854年,李斯特已經對他不朽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進行了最後的潤色,並將音樂帶到了私人晚會上演出。嘉賓中有另一位作曲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李斯特坐在鋼琴前,開始彈奏。當他到達他特別自豪的部分時,故事是這樣的,他瞥了勃拉姆斯一眼,看看他的想法......卻發現他的作曲家同伴在打盹。

儘管第一次演出很不幸,但這首奏鳴曲已成為最受歡迎和演奏最多的鋼琴作品之一。傳統上,奏鳴曲有四個樂章,但李斯特從來不是一個遵守規則的人。B小調奏鳴曲是一首不間斷的音樂,圍繞著少數幾個主題而構建,這些主題在整個過程中以各種形式重新出現。

12. 莫扎特 – 第二十鋼琴協奏曲

第一次演出時,莫扎特擔任了獨奏家的角色——因為誰能比年輕的沃爾夫岡本人演奏得更好呢?協奏曲的最後一樂章具有傳奇色彩,因為它從黑暗和躁動的情緒轉變為完全歡快的D大調結局。據說年輕的貝多芬很喜歡這首協奏曲,並將其保留在他的核心鋼琴曲目中。

13. 貝多芬 – 悲愴奏鳴曲

如果您感到憂鬱和沉思,那麼《悲愴奏鳴曲》是完美的伴奏。貝多芬自始至終使用的獨特主題線是永恆的,令人愉悅的,這首奏鳴曲仍然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就不足為奇了。

14. 李斯特 – 拉康帕內拉

La Campanella在義大利語中的字面意思是「小鈴鐺」,其旋律來自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的最後一樂章,其中曲調伴隨著手鈴。這是李斯特六首帕格尼尼大練習曲中的第三首,它的叮叮噹噹的鐘形音符中有一種空靈之美。

15. 莫扎特 – 第11鋼琴奏鳴曲(包括「朗多·阿拉·圖爾卡」)

奏鳴曲的第三樂章Rondo alla Turca非常受歡迎,它經常作為自己的音樂實體演奏。該運動模仿土耳其軍樂隊的聲音,當時歐洲作曲家很流行。



16. 拉赫瑪尼諾夫 – 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自1996年該排行榜開始以來,已經八次登上我們的經典調頻名人堂榜首......但是,是什麼讓這部無懈可擊的天才史詩般的作品如此特別呢?是第一樂章鋼琴獨奏段落與尖銳的管弦樂主題之間的對比嗎?是情感糖漿的第二樂章,讓《短暫相遇》獲得了令人難忘的配樂嗎?還是第三樂章史詩般的精湛結局,最優秀的鋼琴家可以破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