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記之海澄縣城池

鴻源軒圖文廣告 發佈 2024-04-26T12:11:08.299233+00:00

海澄縣城位於原龍溪縣八都,明隆慶元年海澄縣設立為縣城所在地,今屬龍海區海澄鎮。明嘉靖三十六年澄方寇亂,大中丞阮鶚築土堡,議合八九二都共圍一城,跨溪為橋,築垣其上。

海澄縣城位於原龍溪縣八都,明隆慶元年海澄縣設立為縣城所在地,今屬龍海區海澄鎮。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澄方寇亂,大中丞阮鶚築土堡,議合八九二都共圍一城,跨溪為橋,築垣其上。內外厚一丈有餘,高一丈八尺,馬道用石板,外環河闊二三丈不等。工未完而次年寇至,遂輟,以土惡煽亂據為巢穴。隆慶元年(1567年)設縣,將二都分為二堡(八都堡和九都堡)。八都堡則東北一帶仍其舊牆而修葺之,西邊一帶沿月溪築灰土垣與舊垣相連,南邊一帶草坂堡附之。

隆慶四年(1570年),撤草坂堡併入八都城堡內,五年(1571年)十一月始建石城,六年(1572年)八月建成。城周長522丈,高2.1丈,制極堅固。辟四門:東曰清波,西曰環橋,南曰揚威,北曰拱極(後各門題額均有更名)。共有3個月城,12個窩鋪,2045個垛口。又於新亭辟小東門,便利往來。

海澄城池自明萬曆六年(1578年)至清乾隆二年(1737年),歷經九次維修。其中萬曆十年(1582年)在縣治東北跨城築晏海樓,邑令瞿寅創建,是屹立於古月港的軍事瞭望台,原為二層磚木結構,用八柱架梁築成八角形,故又稱八卦樓。樓今尚存。

海澄縣北,又名八都土堡(亦稱港口城),臨港口江。原為邑眾築土堡禦寇,隆慶五年(1571年)易土為石。海澄縣西有九都堡,儒學文廟設於此。原邑眾築土堡禦寇,及設縣仍舊。久漸傾圯,萬曆十四年知縣周炳謀於防海姚應龍節羨重修。天啟二年紅毛入寇牆復傾頹,知縣劉斯徠銳意更築,易灰而石,上通馬道。四面環創皆石,高一丈七尺,周圍三百二十丈有餘。

清初,鄭成功進行反清復明鬥爭,以廈門、金門為大本營,海澄為陸上據點,與清軍抗爭30多年。清順治九年(1652年)正月開始,「海寇」(指鄭成功軍隊)圍困漳州八個多月不克,九月退守海澄,毀九都城牆。

清順治十年(1653年,南明永曆七年)五月,清軍圍攻海澄城,距城半里紮營,安大小銃炮數百門,日夜連擊,鄭軍營寨木柵、營壘盡平。清軍逼進,鄭軍奮力反抗,三進三退,雙方傷亡慘重。清軍後援繼進,盡過河溝,鄭成功下令發地炮,明軍死傷無數,鄭軍反衝殺,取得海澄城保衛戰大捷。為長久計,鄭成功修復和擴建了海澄縣城牆。

民國七年(1918年)5月,陳炯明奉孫中山命率粵軍進入福建,建立「閩南護法區」。陳炯明麾下洪兆麟部駐石碼鎮,洪兆麟之弟洪兆康駐海澄縣,占據儒山書院為私人住宅,號稱「洪家花園」。

1919年洪氏兄弟開始著手對石碼鎮、海澄城關進行市政建設。拆除福滸城、海澄城和石碼鎮城之城石,除圍砌沿江堤岸外,還填港造路、建造騎樓街市等。海澄縣城牆消失殆盡。

今海澄鎮解放路55號真君廟存古城殘牆一段,石灰土結構,殘高1.9米、寬1.2米、長40米。1978年在南門邊地下發掘銃炮一門,長3.3米、口徑0.38米,陳列於月港公園。

作者介紹:方港水,1951年6月出生,龍海區榜山鎮崇福人。龍海市第八中學教務處主任,中學高級教師,2011年6月退休。2012年受聘龍海市政協文史委文史員至今,龍海市月港海絲文化研究會理亊。


圖片:南風僑批錧 方港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