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後日談:國產手機拼殺海外高端,通信企業忙基建

雷科技 發佈 2024-04-27T13:47:19.321839+00:00

今年的MWC從2月27日開始到3月2日結束,歷時4天,對於MWC的主辦方來說,這或許是他們最近3年裡舉辦的最大規模MWC,隨著中國解除防疫封控,放開出國限制,大批廠商開始集體出海,帶給世界一點小小的「中國震撼」。

今年的MWC從2月27日開始到3月2日結束,歷時4天,對於MWC的主辦方來說,這或許是他們最近3年裡舉辦的最大規模MWC,隨著中國解除防疫封控,放開出國限制,大批廠商開始集體出海,帶給世界一點小小的「中國震撼」。

OPPO、小米、vivo、華為、紫光展銳、TCL等廠商紛紛出海,帶去了眾多的新品和技術,可以說疫情封控三年,國內的廠商也是憋足了勁,想要在這一屆MWC上贏得更多的關注,為接下來的出海計劃做鋪墊。

作為全球通信行業的一次盛會,MWC上展示的技術與產品,將會直接影響到通信行業的方方面面,接下來就讓我們剖析一下,此次MWC所展示的未來通信行業趨勢。

5G與AI,低耗與未來

雖然5G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甚至在去年就已經有不少聲音在討論6G技術,但是在當下以及未來數年的通信市場裡,5G仍然會是核心,各個廠商為了5G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在此次MWC上展出了大量的新設備與技術。

有意思的是,包括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等通信企業在內,都將節能、便攜作為新一代通信設備的亮點宣傳。當然,歷代通信基礎設施的進步,大多也是直觀地體現在體積和能耗上,比如第一代的5G基站可能需要幾個人合力才能抬動,最新一代甚至能被一個人抱著走。


圖源:諾基亞

5G通信基建的成本遠高於4G,原因有兩個:一是5G基站需要更密集的基站分布,二是5G基站更耗電。所以,一直以來通信企業都在致力於降低5G基站的部署成本、降低基站能耗和提高基站的覆蓋面積(增加信號強度和並行數據帶寬)。

雖然降低能耗與提高覆蓋面積看起來有些衝突,但是在新技術的加持下並非不可能,華為、愛立信等通信企業就展示了多款新的通信基礎設施。這些通信設備擁有更小的體積和更強大的性能,其中一些甚至可以滿足單人部署的苛刻需求,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網絡的部署速度與效率。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半導體巨頭們與通信企業的互動越發頻繁,AMD與英特爾各自公開了一系列的合作項目,其中不少項目都聚焦於通信基礎設施,半導體企業正在與通信企業聯手,編織起一張覆蓋在線網絡與雲計算中心的智能網。

5G與AI,兩者的融合或許將在未來數年裡完成,現如今已經有不少大型設施,比如天津港口,採用5G+AI的技術實現L4級的自動駕駛。隨著技術的發展,5G與AI的融合技術將會進一步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人機快送、智能快遞車等應用離我們已然不遠。

手機廠商,上刺刀

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已經過去的2022年恐怕是近10年裡最不願意回想的一年,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暴跌,市場萎靡,用戶的換機周期一再增加,為了籠絡更多的用戶,國產手機廠商在國內市場已經快捲成麻花了。

相較於國內手機市場的地獄級難度,海外市場則顯得更加友好,當然不是指的用戶更友好,而是競爭對手更「友好」。不管是三星還是蘋果,雖然在發達國家的市場占有率都很高,但是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前提下,就連老歐洲的高端手機都有些賣不動了。

以蘋果為例,在2022年的12月,iPhone全球銷量同比下降高達18%,2023年1月,同比下降11%,而三星最暢銷的則是A系列手機。事實證明,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用戶最熱衷、最看好的還是中低端手機,高端手機的銷量正在下滑,而在國產手機廠商看來,這就是他們的機會。


圖源:一加

高端手機銷量下滑並不是因為用戶不需要高端手機,而是傳統的高端手機巨頭三星和蘋果的產品定價過高,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不少人都選擇購買更低價位的手機或是延後換機時間。


價格是第一要素,而在國產手機廠商看來,如果是要打價格戰,那麼久沒什麼好怕的,類似的性能體驗加上明顯的價格差距,或許會讓不少高端手機用戶考慮轉換陣營。


小米此次在MWC上展示的是小米13系列,小米13系列在國內有著很好的口碑,配置與設計也都不錯,將其推向國際市場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唯一的問題是定價恐怕有點高了,小米13與小米13 Pro的歐洲售價為999歐元與1299歐元起,換算為RMB幾乎達到國內售價的兩倍,想要征服歐洲高端市場的小米下了一步險棋

當然,小米其實並不著急,因為還有著PICO墊底,作為小米在海外運營的主要品牌,PICO在海外市場的口碑與市場占有率都十分不錯,也是許多數碼網站推薦中的常客。有PICO穩住中低端市場的前提下,小米或許真的可以沖一衝海外高端市場,就是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出現「中國水貨機」這樣的神奇產物。


圖源:小米

除了小米之外,還有一家廠商也選擇只在MWC上發布旗艦產品,榮耀的Magic5系列和Magic Vs先於國內在海外市場登陸,首站就選在了歐洲。在2022年重回手機市場的榮耀,十分渴望建立起「高端」品牌印象,一直以來都不遺餘力地從技術、設計去彰顯這一點。

小雷也希望榮耀可以在國內外的手機市場做出更好的成績,成為國產手機征戰海外的又一個主力軍。

OPPO作為近年來一直重點關注海外市場的國產手機品牌,此次不僅帶來了最新發布的Find N2,還拉上了realme、一加等一眾子品牌。雖然在國內市場,realme已經與OPPO的體系若即若離,但是在海外市場,兩者仍然同屬一個陣營。


在東南亞市場,realme的市場份額仍然十分亮眼,全球首發的240W閃充也給現在的媒體帶來了不小的震撼。一加也在闊別歐美市場兩年後,再次引起了眾多媒體的關注,首次亮相的一加11水冷概念版一度占領了不少海外數碼媒體的首頁,一加11能否成為一加重返歐美市場的契機?小雷對此十分好奇。


圖源:realme

此外,還有一個在國內名聲不大,但是卻被稱為「非洲之王」的傳音,此次也是帶來了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參展,作為一直紮根非洲市場,以中低端手機為主打產品的傳音,終於要發起對高端手機市場的進攻。

雖然非洲的高端市場相對於其他地區要小很多,但是傳音想要突破現有的限制,有且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進軍高端,雖然在面對三星和iPhone的優勢並不大。但是,定製化系統的優勢加上更低價格的摺疊屏,或許會成為一個有效的突破口。

從各大國產手機廠商的主打產品來看,大家都有意地將流量往高端產品上引導,雖然國產手機廠商在海外的主要銷售份額都以中低端手機為主,但是中低端手機的低利潤並不能對營收帶來多少幫助。

現如今的國產手機,在高端市場並非沒有一戰之力,拋開iPhone這個論外對手不談,市場份額第一的三星是國產手機廠商們的第一目標,在硬體水平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國產手機能以更低的價格出售。

但是三星在各地區運營多年的渠道和用戶群,同樣是小米等廠商難以挑戰的,特別是歐美發達地區普遍在運營商處購買手機,能否走通運營商渠道才是小米等廠商的工作重點。

其實,小米13系列的高價,或許就是為了讓利給運營商而設置的,若是真的如此,那麼在接下來的小米13系列海外銷量就能看出這套打法的作用了。

最後


MWC的四天展覽,為我們展示了疫情時代結束後的通信市場變化,可以看到許多廠商都拿出了新的產品參展,過去數年的經歷讓許多企業都明白了一點:困死在一個市場中,結局會是災難性的。

實際上,我們看到許多企業都在搞「副業」,小米本次展覽的產品中,最吸引眼球的其實是去年發布的機器狗和機器人,在百貨超市之外,小米似乎希望通過在AI和機器技術方面的發展,讓自己成長為一家「尖端科技」企業。

諸如中興、OPPO等廠商,同樣是在MWC發布了一系列的新品,其中不少都是此前未曾設計的領域,比如OPPO的智能路由器、中興得裸眼3D平板,先不論產品的後續銷量和口碑如何,至少不少廠商都開始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去挑戰新的領域。

競爭,是促進發展的最好方法。

在各個領域互相對抗的企業,將會令市場發生意料之外的變化,而且一般來說都是往好的方向變化。

希望明年的MWC,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亮相,也希望中國企業可以占據更多的C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