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因斯坦晚年會相信上帝?

你看我獨角獸嗎 發佈 2024-04-27T17:13:49.080183+00:00

當他還是個小男孩時,他很喜歡讀聖經,他認為天主教和猶太教之間沒有矛盾,所以他戒了豬肉。他還給上帝寫了一些小歌,並在放學路上唱。但是在12歲時,他突然因為閱讀科學書籍而放棄了所有的宗教信仰。儘管如此,他一直懷著對自然奧秘和神奇的「聖靈好奇心」。

當他還是個小男孩時,他很喜歡讀聖經,他認為天主教和猶太教之間沒有矛盾,所以他戒了豬肉。他還給上帝寫了一些小歌,並在放學路上唱。但是在12歲時,他突然因為閱讀科學書籍而放棄了所有的宗教信仰。儘管如此,他一直懷著對自然奧秘和神奇的「聖靈好奇心」。


很有趣的是,幾十年後,他對上帝的說法非常巧妙:「他不玩骰子」、「上帝很狡詐,但不是惡意的」。愛因斯坦寫道:「沒有宗教的科學是殘缺的,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盲目的。」 1955年時,一位學生引用他的話說:「我想知道上帝如何創造這個世界。我對這個或那個現象不感興趣,對這個或那個元素的光譜也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他的想法。」

愛因斯坦有關上帝的說法非常模糊,因此,許多猶太人、基督徒、無神論者和其他人都認為愛因斯坦是他們那一方。無神論者理察·道金斯表示,愛因斯坦有時會澄清,「上帝」實際上意味著「自然」。但有時,愛因斯坦則是說:「我不是無神論者。」 另一方面,有時愛因斯坦表示他相信斯賓諾莎的上帝。在1670年代,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表達了對自然有條理的和諧崇敬,認為上帝沒有人格、意識、情感或意志。 1929年,愛因斯坦稱讚了斯賓諾莎的觀點,稱其為「一種憑藉卓越頭腦在體驗世界中表達的深刻感覺」。

在《紐約時報》的暢銷傳記中,瓦爾特·艾薩克森認為,愛因斯坦不只是把上帝當做自然的另一個名字來使用。艾薩克森堅持認為,他不是無神論者,而是相信上帝是一個沒有干涉我們日常生活的不可思議的創造者。

1936年,愛因斯坦給一個小女孩寫信,解釋道:「每個認真從事科學的人都會相信,自然定律展現了一種比人類更為優越的精神,我們以我們謙卑的力量必須順從它。」這聽起來確實很有宗教意義,但他所說的「精神」指的是什麼?愛因斯坦對於好奇的陌生人、孩子、記者或親密的朋友的回答有時是大相逕庭的。有時,他使用俚語,而更嚴謹的語境下,他更願意以其他方式表達。

與描述愛因斯坦是宗教人士的著名語錄相反的是,他私下裡將自己描述為不可知論者,這一點較為不為人知。1869年,「達爾文的鬥牛犬」托馬斯·亨利·赫胥黎創造了「不可知論者」一詞,以表示一種對暫時理性無知的態度,不假設已經有科學證明的結論。二十年後,赫胥黎評論道:「我發明了『不可知論者』一詞,用於詮釋像我這樣的人,承認自己對各種問題感到無望的無知,對於哲學家和神學家來說,無論是正統的還是異端的,無論如何都是有信仰的。」通俗地說,不可知論者通常表示其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



1949年,有一個好奇的美國海軍士兵寫信問愛因斯坦的信仰,那愛因斯坦回了句:叫我不可知論者吧。然後在1950年,又有一個人問他,他回答道:「我認為我是不可知論者。道德原則對於生命的改善和提高至關重要,並不需要一個刻意獎懲的法律制定者來驅使。」 並且他還在1952年的一封信中說:「上帝不過是人性弱點的表現和產物,聖經也就是充滿奇怪傳說的書本而已。」 更酷的是,他還在信中否認了靈魂、生命、神的獎勵或懲罰的存在,拒絕了所有神秘主義和自由意志。所以,問他有沒有宗教信仰,他可能會回答:除了敬畏自然規律和奧秘,其他的不用管了。

拒絕了大多數宗教的方面後,年輕的愛因斯坦面臨兩種選擇:要麼說他不是一個宗教人士,或者找到一種替代方式來定義宗教性。他選擇了後者。在科學方面,愛因斯坦通過重新定義傳統概念獲得了巨大成功:重新定義時間、能量、質量、引力等等。所以他嘗試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宗教。在1950年,他向年輕時的好友莫里斯·索洛文解釋說:「我找不到比『宗教』這個詞更好的表達,來表達對能夠被人類理性認知的現實有自信。」


他沒有接受聖經、儀式或傳統,而是專注於自然的奇妙之處。通過重新定義宗教的核心情感和態度來包括他所培養的情感和態度,只有這樣,愛因斯坦才可以形容自己是一個深度宗教的人。例如,他自稱是深信宗教的,但是他不禱告。因此,在他的新定義中,不禱告成為一個高度宗教的人的行動,一個完全信任自然規律的人。他曾經寫信給利奧·西拉德說:「只要你祈求上帝並要求某些好處,你就不是一個宗教人士。」

總而言之,我們至少可以知道,愛因斯坦雖然堅持不可知論,但他並不算是一個非常虔誠的宗教人士。假設有人告訴我們他真的很喜歡披薩,但隨後他說他不喜歡加醬,討厭麵團,對奶酪過敏,認為任何要加配料的人都不真正喜歡披薩。然後我們問,你怎麼能說你真的很喜歡披薩呢?他回答:「因為我對它的本質有深刻的喜歡和敬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