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全系列】葉蟎科—苔蟎亞科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4-04-27T17:36:12.162952+00:00

果苔蟎,分布於北京、遼寧、河北、山東、內蒙古、山西、河南、寧夏、 陝西、甘肅、新疆、江蘇等地。當日平均溫度在23~25攝氏度時,卵期9~14 d,幼蟎期4~6 d.若蟎期6~9 d,發生1代需19~28 d。

葉蟎科—苔蟎亞科


真核生物域

動物界

真後生動物亞界

蛻皮動物總門

節肢動物門

螯肢亞門

蛛形綱(蜘蛛綱)

蟎形總目

恙蟎目(絨蟎目)

前氣門亞目

異氣門下目

縫顎蟎小目

葉蟎總科

葉蟎科

苔蟎亞科


苔蟎亞科(學名:Bryobinae),葉蟎科的一亞科。

1.苔蟎屬

苔蟎屬(學名:Bryobia)為葉蟎科的一個古老的屬。自從Koch(1836)建屬以來,該屬共記述種類一百餘種。

果苔蟎(學名:Bryobia rubrioculus),分布於北京、遼寧、河北、山東、內蒙古、山西、河南、寧夏、 陝西、甘肅、新疆、江蘇等地。寄主有蘋果、梨、桃、櫻桃、杏、李、沙果等薔薇科果樹。

(1)形態特徵

成蟎:雌成蟎體長0.5~0.6 mm,寬0.37~0.45 mm,扁平橢圓形,褐紅色、綠褐色或黑褐色。前、後半體之間界限明顯,身體周緣有明顯的淺溝。體背面有粗糙橫褶皺,並滿布圓形小顆粒。體前端具4個葉突,上有扇形剛毛。體背中央縱列兩徘扁平、葉狀剛毛16對,白色。第1對足常超過體長。

卵:圓球形,表面光滑,直徑約0.186 mm。冬卵深紅色,夏卵紅色,近孵化時呈污白色。

幼蟎:體橢圓形,體長約0.24 mm,冬卵孵化後呈暗紅色,夏卵孵化後為深綠色,足3對,背毛棒狀,上有鋸齒。

若蛹:體長0.3~0.4 mm,足4對,韌褐色,取食後綠色,體呈橢圓形,略扁平,體後端背面兩側有黑褐色斑。

(2)生物學特性

此蟎在北方果區1年發生3~5代,在江蘇等南方地區生7~10代,以鮮紅色越冬卵於主側枝陰面的粗皮縫隙中、枝條下面和短果枝葉痕等處過冬。當春季氣溫平均為7℃以上,蘋果發芽時開始孵化,初花期為孵花盛期。當日平均溫度在23~25℃時,卵期9~14 d,幼蟎期4~6 d.若蟎期6~9 d,發生1代需19~28 d。日均溫度為10~31℃時,發生1代需4l-48 d。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為全年危害盛期,以後隨氣溫升高,蟲口密度逐漸減小,成蟎壽命25 d左右。在5代區,各代成蟎盛發期大體為5月下旬,6月中、下旬,7月中旬,8月中旬和9月上旬。大發生年或受害重的樹,7月中旬前後開始出現越冬卵,發生輕的年份或受害輕的樹,於8~9月份產越冬卵。果苔蟎性極活潑,常往返於葉與果枝間,主要於葉面、果面危害。無吐絲結網習性。行孤雌生殖。夏卵多產在果枝、果苔、尊窪和葉柄等處,幼蟎孵化後多集中於葉面基部為害,並在葉柄、主脈凹陷處靜止脫皮。若蟎喜在葉柄和枝條等處靜止或脫皮。

(3)防治方法

掃利乳油1000倍液、5%增效抗蚜威液劑2000倍液、73%克蟎特乳油1000倍液、25%滅蟎猛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21%滅殺斃乳油1000倍液、2.5%天王星(聯苯菊酯)乳油2000倍液、20%雙甲脒乳油800~1000倍液、35%卵蟲淨乳油1500倍液、1.8%愛福丁乳油3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8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托爾克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15%噠蟎酮乳油1500倍液、50%溴蟎酯800~1000倍液。

許多新殺蟎劑連續使用數次敏感性大幅度下降。如雙甲脒在茄子上連續施用6次後防效降至58%,因此要注意輪換交替用藥。

2.岩蟎屬

岩蟎屬(學名:Petrobia)為葉蟎科的一個屬。

(1)萱草岩蟎

萱草岩蟎(學名:Petrobia hemerocallis),分布在北京及種植萱草地區。寄主於萱草等。以成、若蟎多在葉片正面為害,不結絲網,受害葉面呈現黃白色小斑點,嚴重時全葉灰白脫落,影響植株開花。

①形態特徵

成蟎雌蟎體長0.56~0.60mm,寬0.4mm。橢圓形,褐紅色,鄂體部分稍淺,足黃色。須肢跗節略呈圓柱形。口針鞘前端圓鈍,中央有一明顯的凹陷。氣門溝末端延長呈三角形。背毛寬短,具鋸齒,頂端寬圓。足I長度明顯短於體長。跗節爪墊狀;爪間突鉤狀,腹面具2列粘毛。未發現雄蟎。

②生活習性

在葉正面刺吸為害,受害葉面呈現黃白色小斑。7~8月氣溫高,氣候乾燥,該蟎猖獗為害,致使葉片呈黃白色。

③防治方法

在生長期噴灑4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或73%克蟎特乳油2000倍液、50%溴蟎酯乳油1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1500~2500倍液等。

(2)酢漿草岩蟎

酢漿草岩蟎(學名:Petrobia harti),分布在江蘇、浙江、上海、福建、台灣、江西、廣東、廣西、四川、重慶、天津、陝西等地區。

②形態特徵

雌蟎:體橢圓形,長0.63毫米,寬0.53毫米,深紅色;氣門溝末端呈不規則狀的彎曲或擴大;背毛26根,粗壯,頂端鈍圓,具鋸齒,著生在粗大的突起上。第一對足細長,長度約為體長的兩倍;爪間突爪狀,具兩列指向腹側的粘毛。

雄蟎:體菱形,長0.40毫米,寬0.22毫米,背面觀呈菱形,體橘黃色;體背兩側黑斑明顯。第一對足長度幾乎為體長的3倍。陽具較平直,頂端漸尖,似刀形,近頂端五分之一處,其腹緣稍向上收窄。

卵:圓球形,光滑;比棉葉蟎的卵略大。

幼蟎:體背面呈圓形,體軀呈紅色,背面隱約有黑斑。足3對,淡黃色。

若蟎:背面呈橢圓形,體軀上均現黑斑。足4對,橘黃色。足比成蟎短,前足長與體長相近。

②危害

a.危害對象

紅花酢漿草、六月雪、黃蘭、白玉蘭等花木。

b.危害徵狀

以幼蟎、若蟎、成蟎口針刺破植物組織,然後吮吸汁液,使葉片形成許多黃白色小點,嚴重時,小點密集成黃色斑塊,可造成全葉發黃枯萎。

c.危害特點

酢漿草岩蟎主要危害紫葉酢漿草的葉片。該蟎在紫葉酢漿草中聚集發生,常導致紫葉酢漿草成片枯黃,甚至枯焦或只剩少量葉柄,嚴重影響紫葉酢漿草的正常生長。蟲口密度高、發生早的植株在5月下旬就出現成片枯焦的現象,多數紫葉酢漿草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陸續發黃。夏季,紫葉酢漿草因該蟎危害和高溫乾燥環境,整株枯黃無葉。在同一株紫葉酢漿草中,酢漿草岩蟎先在邊緣危害,後擴展到植株中間。

③發生規律

酢漿草岩蟎屬寡食性種類。酢漿草岩蟎周年發生多代,在葉片正背面均可危害,不結網;溫度適宜時,易猖獗危害。雌蟎在紫葉酢漿草根際附近的土縫內越冬。全年有初夏和仲秋2個蟲量高峰。卵多數產在紫葉酢漿草葉片背面,少數產在葉正面和葉柄上。有越夏習性,秋季陰雨低溫時,返回植株上取食危害。幼蟎和成蟎在葉背刺吸葉片汁液。受害葉片正面呈黃白色或黃綠色小斑點,嚴重時葉片發黃、皺縮,甚至枯焦、萎蔫。酢漿草岩蟎不結絲網,在葉片正、反面均可危害,在同一危害期,有卵、幼蟎、若蟎、成蟎同時存在。

④防治方法

對酢漿草岩蟎宜採用化學防治,以50%的久效磷乳油、40%的樂果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一般的觸殺性殺蟎劑基本無效,其原因是紫葉酢漿草株叢低矮,藥劑難以噴施到葉片背面,酢漿草岩蟎接觸不到藥劑。久效磷毒性較強,使用時要注意安全。為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建議防治酢漿草岩蟎時應抓住其點片發生階段即酢漿草岩蟎危害擴散前,在中心及其周圍噴藥防治。由於該蟎世代重疊,同時種群中有很多的卵,因此噴藥需連續進行幾次,每次間隔7d左右。此外要注意不要長期使用單一品種的殺蟲劑,以免誘發該蟎的抗藥性。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