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訂單很少40%,有那麼誇張嗎?貨櫃吞吐量不會說謊

六度財商 發佈 2024-04-27T18:02:27.814791+00:00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都在傳外貿訂單大幅減少,有人說外貿訂單減少40%,有的人更誇張地說減少80%。而很多人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完全就是靠自己的想像編出來的,因為至今為止國家仍然沒有公布2023年1月份跟2月份的外貿數據,所以根本沒有任何一個權威的數據可以參考。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都在傳外貿訂單大幅減少,有人說外貿訂單減少40%,有的人更誇張地說減少80%。

而很多人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完全就是靠自己的想像編出來的,因為至今為止國家仍然沒有公布2023年1月份跟2月份的外貿數據,所以根本沒有任何一個權威的數據可以參考。

現在很多人說外貿訂單減少40%,更多的是參考三個數據來胡亂推測。

第1個數據是中美貿易數據。

這幾個月時間中美貿易數據確實有下降,尤其是2022年最後幾個月下降比較明顯。

而現在很多人說外貿訂單減少40%,更多的是參考2022年11月份中國對美國出口的數據。

2022年11月份,中美當月雙邊貨物貿易總額為546.9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6.9%,其中中國對美國出口391.17億美元,同比下降24.9%。

而當時根據美國財經網站CNBC提供的數據,由於需求暴跌,美國在中國的製造業訂單下降了40%,但這個訂單也是推測的,並沒有準確的依據。

但在這個數據出來之後,很多人就直接拿這個數據來當作中國外貿訂單減少的數據,這根本沒有任何依據。

第2個數據是貨櫃空箱率。

除了中美貿易數據下降之外,過去幾個月時間,我國很多港口的貨櫃空箱率確實明顯增加。

包括上海、深圳等很多大港口貨櫃都大量堆積,其中,深圳鹽田港碼頭空箱堆積已經達到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空箱堆放(6~7層),將衝破開港29年以來最大空箱堆積量。

第3個是海運價格指數大幅下降。

在出口增速放緩,甚至對個別國家出口量明顯減少的大背景之下,海運的價格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我們以中國到歐洲航線和中國到美西航線為例。

2022年1月份中國到歐洲航線的貨櫃結算運價指數大約是1萬點左右,而截至2月27日,這個結算運價指數已經下跌到1000點左右,相當於一年左右時間運價下跌了90%以上。

2022年1月份,中國到美西航線的貨櫃結算運價指數大約是5500點左右,而目前已經下跌到720點左右,一年左右時間跌幅超過85%。

從海運價格指數的變化,其實也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外貿的形勢。

看完這幾項數據之後,很多人都說外貿寒冬來了。

外貿訂單真的大幅減少嗎?貨櫃數據不會說謊。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最近幾個月時間,很多企業訂單確實減少了,部分地區的外貿出口確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但至於外貿訂單減少了多少,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地區差距會很大,有些企業訂單確實可能出現大幅度的減少。

從全國範圍來看,訂單量減少並沒有大家想像那麼誇張。

實際上我國除了對美國出口有明顯下降之外,對其他地區的出口降幅並不是很明顯,這點可以從2023年1~2月份,全國主要港口的貨櫃吞吐量看出來。

外貿訂單好不好,看各大港口貨櫃吞吐量就一目了然。

我們主要參考2023年1-2月數據,全國一些主要港口貨櫃吞吐量具體如下

1月上海港貨櫃吞吐量為380萬標準箱,同比下降12%。

1月深圳海港口岸貨櫃吞吐量225萬標準箱,當年累計同比減少8.4%;

1月寧波舟山港貨櫃吞吐量352萬標準箱,同比下降4.9%;2月預計完成貨櫃吞吐量28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3%;

1月廣州貨櫃吞吐量合計達162.4萬TEU,與去年1月相比,減少了10.2%;2月預計完成貨櫃吞吐量164.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4.2%;2023年1-2月,公司預計完成貨櫃吞吐量326.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0.7%。

1月北部灣港貨櫃吞吐量合計達55.8萬TEU,與去年1月相比,上漲了15%;2月貨櫃吞吐量52.17TEU,同比增長34.22%;1到2月累計完成貨櫃吞吐量107.98TEU,同比增長23.55%。

1月天津港貨櫃吞吐量合計達173.1萬TEU,與去年1月相比,上漲了7.2%。

1月連雲港港貨櫃吞吐量合計達51萬TEU,與去年1月相比,上漲了10.27%。

1月蘇州太倉港貨櫃吞吐量58.2萬標箱,同比下降4.7%。

1月河北完成貨櫃吞吐量45.38萬標箱,同比增長15.87%。貨櫃吞吐量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秦皇島港完成貨櫃吞吐量6.62萬標箱,同比增長21.71%。唐山港完成貨櫃吞吐量29.53萬標箱,同比增長13.56%。黃驊港完成貨櫃吞吐量9.23萬標箱,同比增長19.58%)。

1月珠海港完成貨櫃吞吐量貨櫃吞吐量7.55萬TEU,同比下降3.3%。

從以上這些港口公布的數據來看,2023年1-2月份確實有部分港口出現了明顯下降,但下降的主要集中在1月份,因為1月份是我國特殊的春節,所以外貿出口一般都是比較低的時候。

但從2月份之後,很多港口的貨櫃吞吐量開始慢慢回升,有個別港口甚至出現了30%以上的增長率。

而一直以來,貨櫃大多都是用於出口的,這說明最近兩個月時間,我國的外貿出口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出現大幅度的下滑。

對於部分地區外貿出口訂單減少,我認為更多的是回調而不是下跌。

如果大家單純看2023年的外貿訂單數據,確實會發現部分企業訂單大幅減少,個別地區的外貿出口數據確實也減少了。

但如果脫離最近幾年的實際情況去談外貿訂單減少,我認為就沒法得出準確的定論。

所謂外貿訂單的減少,我認為是相對的,只是相對於2021年和2022年減少,但是跟2019年相比,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下降。

前兩年在疫情影響之下,全球很多地方的供應鏈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歐美一些國家又大幅放水,導致市場需求量上升,所以很多訂單都紛紛轉移到中國。

也因為如此,2021年跟2022年,我國的外貿出口增長是非常迅猛的。

我們來對比最近幾年1~2月份的出口數據就知道。

2019年1-2月我國進出口4.54萬億元,同比增長0.7%。其中,出口2.43萬億元,增長0.1%;

2020年1到2月份外貿進出口4.12萬億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

2021年1—2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5.44萬億元,同比增長32.2%。其中,出口3.06萬億元,增長50.1%;

2022年1—2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6.2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出口3.47萬億元,增長13.6%。

這一串數據可以看出,2022年1~2月份外貿出口跟歐美疫情發生之前的2020年初相比增加了1.43萬億元,增幅高達70%,兩年時間平均增幅高達35%。

在疫情爆發的背景之下,外貿出口能夠取得如此大的增速,我認為是正常的,但又是不正常的。

之所以說是正常,因為過去兩年我國確實出口了這麼多貨物,我們有能力出口這麼多貨物。

而之所以說不正常,因為過去兩年在疫情影響之下,歐美很多國家供應鏈受影響,所以他們只能將訂單轉移到中國,這導致中國外賣訂單短期大幅增長。

所以在2021年到2022年初這段時間,很多地方都出現貨櫃一箱難求,貨櫃價格一度飆到2萬美元左右,當時也有大量新的貨櫃投入到市場。

但隨著歐美疫情逐漸好轉,他們的供應鏈也逐漸恢復,所以很多訂單就開始紛紛回流到歐美或者轉移到東南亞以及南亞一些地區。

這時候中國「額外得到」的一些訂單會肯定會流失的,過去兩年新增的貨櫃就也會變成「無用武之地」。

比如在2021年,印度很多服裝訂單,紡織訂單就轉移到我國的東南沿海一些地區,但現在印度的生產已經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這些訂單最終會回流到印度去的。

所以對於這段時間外貿訂單減少,大家不要覺得大驚小怪,我覺得這更多的是一種回調。

對於我國一些優勢的出口產品,我相信未來仍然會保持增長,從整體來說,我國外貿出口仍然會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