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五宮后妃」,為何孝莊排位最末?

毛立平老師 發佈 2024-04-27T22:14:48.377616+00:00

她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其家族和清皇室有著密切的關係,不但孝莊嫁給了皇太極,她的姑母和姐姐也都嫁給了皇太極。

清代早期的後宮中有不少來自蒙古族的女性,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孝莊太后。她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其家族和清皇室有著密切的關係,不但孝莊嫁給了皇太極,她的姑母和姐姐也都嫁給了皇太極。

孝莊本名布木布泰,在蒙古語中是大貴之人的意思,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的貴族家庭,姓博爾濟吉特氏,為了表述方便,這裡用其諡號孝莊來稱呼她。科爾沁部地處蒙古西部,與女真部落也就是後來的滿族在地域上很接近,因此非常注意保持與女真的關係。就在孝莊出生後的第二年,她的姑母哲哲就嫁給了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為福晉。可惜哲哲在婚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能為皇太極生育子女,這讓娘家很著急,擔心不僅會影響到她本人在夫家地位的穩固,也影響到科爾沁部在後金的影響力。因此,另一場聯姻進入安排之中。

在哲哲嫁給皇太極的十一年後,十三歲的孝莊來到後金與三十四歲的皇太極也就是自己的姑夫成婚。按照當時滿蒙民族的婚俗,女孩子往往是在十二三歲就出嫁,而姑侄、姐妹同嫁一夫也是慣常的做法。孝莊年少離家,進入陌生的環境,幸好有姑姑的指導和陪伴,讓她在後金的大家族中不至於太過孤單。

在孝莊嫁到後金的第二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承汗位,而她與姑母的身份也從原來的貝勒福晉轉變為汗福晉。在這一過程中,孝莊姑侄不僅幫助皇太極打理好後宮,也負責聯絡蒙古力量,讓娘家在皇太極強大的過程中不斷予以支持和幫助。其中的一項支持,就是把孝莊的姐姐海蘭珠送到後金,與皇太極成婚。

海蘭珠與皇太極的結合,學界一向認為有一些疑問在裡面,由於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時已經二十六歲,前面講過蒙古貴族家庭的女孩一般都是十二三歲就出嫁,因此多認為她此前是成過親的。從史料記載來看,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前一年,科爾沁的兩位大妃,就是孝莊的祖母和母親帶著兒孫,來瀋陽朝見天聰汗,並探望哲哲姑侄。這個探親團在瀋陽前後停留了一個多月,皇太極給予了熱情的招待,其間各種宴請和禮物往來不斷。儘管在這次來訪的史料中並沒有看到海蘭珠的身影,但不少學者認為,海蘭珠也是跟著母親和祖母一起來的,並且就在這一個多月的接觸當中和皇太極產生了情愫。第二年,孝莊的兄長吳克善就將海蘭珠送到後金與皇太極成婚,應該是其家族用了一年的時間,處理了海蘭珠原有的婚姻,將她送到了皇太極身邊。

那麼海蘭珠原先嫁給了誰呢?學者們多認為以孝莊娘家的實力和海蘭珠本身的資質,應該是嫁給了勢力強大的察哈爾蒙古林丹汗家族,有人說她是嫁給了林丹汗本人,也有人說她是嫁給了林丹汗的弟弟,總之都是孝莊家族用女兒們對不同政治力量所進行的投資。但是到了天聰八年,林丹汗已經被皇太極徹底打敗,死於青海,他的兒子和部眾都投降了皇太極,孝莊娘家自然會毫不猶豫地把海蘭珠送到後金。這也符合當時後金在擊潰一個部落之後就接手對方部落首領遺孀的傳統。當然皇太極對海蘭珠的感情,相對於獲取戰利品快感而言更重要的還是喜歡。

海蘭珠嫁到後金的兩年之後,皇太極稱帝,將國號由「金」改為「清」,並且從妻妾中挑選出了五位,舉行了冊封典禮,史稱「五宮后妃」。其中,哲哲作為地位最高的福晉被冊立為皇后,住在居中的清寧宮;處於第二位的就是居住在東宮的宸妃海蘭珠,皇太極給她的宮殿命名為「關雎宮」,用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典故,充滿愛意;第三、第四位都是林丹汗的遺孀,林丹汗敗死之後,他的兒子和遺孀都歸附了後金,皇太極把兩位遺孀列入受封的五宮之中,意在籠絡林丹汗的餘部。如此,則孝莊就被排到了第五位,稱為永福宮莊妃。

雖然在五宮后妃當中,孝莊一家就占了三位,在皇太極的後宮當中形成了明顯的優勢。但是孝莊嫁給皇太極的時間僅在姑母哲哲之後,現在卻屈居第五。這裡面固然有皇太極要平衡各方勢力的考量,另一方面也證明,她在皇太極時代的地位或者說受寵程度並不高,至少遠遜於自己的姐姐海蘭珠。

皇太極稱帝後的第二年,海蘭珠就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這雖然是皇太極的第八子,但由於對海蘭珠的寵愛,皇太極大赦天下,以示慶賀。可惜這位小皇子只活了六個月就夭折了,連名字都沒來得及起。愛子的夭折,對於海蘭珠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過度的悲傷可能影響到了她的身體健康,從此纏綿病榻,三年之後就撒手人寰,讓皇太極也是悲痛不已。

對於孝莊而言,與姐姐同為妃嬪的短短七年,一定給她心中留下了很多感慨或者說是錯綜複雜的感情,她們姐妹姑侄在各方勢力交錯的後宮當中彼此扶持這一定是很溫暖的,但姐姐的後來居上和備受榮寵也或多或少會讓她感到失落。特別是就在海蘭珠所生的皇八子夭折後的第三天,孝莊就為皇太極生下了第九子福臨。這是她在連生了三個女兒之後,終於誕下的一位皇子,但由於當時宮中還處在痛失皇八子的悲哀氣氛之中,因此沒有任何的慶賀活動。這樣鮮明的對比,即使是親姐妹也難免會心寒吧。不過,孝莊所生的皇九子福臨是當時五宮后妃為皇太極所生的唯一的兒子,其他兒子都是地位較低的庶妃所生,所以地位和意義還是不言而喻的。

皇太極死後,他的弟弟多爾袞與兒子豪格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終福臨作為雙方妥協的方案登上了皇位,而孝莊也終於母以子貴成為了皇太后。不過,關於她的「皇太后」尊號,還是存在一點疑問。按照明朝以來的慣例,皇帝即位之後應當尊嫡母也就是哲哲為母后皇太后,尊生母也就是孝莊為聖母皇太后,即所謂的「兩宮並尊」,這樣就會使得孝莊與姑母同享太后的尊位。根據乾隆朝會典的記載,福臨一即位,孝莊的確就與姑母就一起被尊為了太后。但是,康熙和雍正兩朝的會典卻不是這樣記載的,而是說直到順治八年福臨親政之後,才「上聖母尊號曰皇太后」。也就是說,孝莊的太后尊號是在姑母去世兩年後才得到的。這樣看來,有可能姑母在世之日,孝莊一直沒能和她平起平坐,雖然兒子繼承了皇位,但是太后的尊號她又等了八年之久才得到。

由此可見,孝莊姑侄之間的聯合與支持固然都是有的,但內部的角力與較量也一直存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