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化成」:中華文明之靈魂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佈 2024-04-27T22:35:25.832107+00:00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姜義華「人文化成」,出自《周易》之《賁卦》:「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姜義華

「人文化成」,出自《周易》之《賁卦》:「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指的是通過觀察、分析自然界的各種矛盾運動,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是在深入觀察與研究人、人類、人類社會創造的自己所獨有的文明基礎上,推動文明由天下人所共創,文明的成果為天下人所共享,從而保障人、人類、人類社會得以沿著正確的路徑向前發展。

以民為本,是全部人文化成的起始點

人文化成,就是以人、人類、人類社會為本位,而不是以超越人間的神明為本位,也不是以和人的存在毫無聯繫的物的世界為本位。《尚書·泰誓》記述周武王一段名言:「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人的本質,從來都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在中華文明中,人很早就已經深刻認識到,人的存在,乃是社會性的存在,群體性的存在。中華人文的形成和發展,中國人從草昧到文明,中華文明的不斷前行,都和人的群體性聯繫的不斷擴大、不斷強化,社會關係越來越複雜化、越來越多層次化,人越來越能夠自覺合理地處理好這些關係聯繫在一起。

人為貴,尤其民為本,是全部人文化成的起始點。《尚書·五子之歌》中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泰誓》中說:「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左傳·莊公十四年》中說:「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都明白無誤地說明決定國家命運的是民眾而非神靈。老子在《道德經》中強調:「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孟子》中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些論述都非常清晰地說明,正是這些現實的具體的人,這些普通的平民百姓,這些實實在在的社會力量,才是文明生成和成長的主體和決定性力量。

人文化成,就是人與人之間要講仁愛。孔子說:「仁者,人也。」指的就是人具有「仁」的品格,人也只有在具備了這種「仁」的品格時,方才能夠成為名副其實的人。什麼是「仁」的品格?孔子說:「愛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員,對於社會群體中的其他人應當做到愛人、立人、達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具有這樣品格的人成為社會的主體,群體方才能夠穩固地真正形成,社會方才能夠健康有序地運行和積極成長。

天下為公,是人文化成的最高境界

天下為公,出自《禮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以「天下為公」為根基的大同世界,是幾千年來人與人之間講仁愛而希冀達到的最高理想,是「文明以止」的人文化成的最高境界,或終極奮鬥目標和必然歸趨。這是歷代有識見者所憧憬的理想世界,也是一代代民眾強烈要求均貧富、等貴賤、均田免賦、有田同耕、有飯同吃的深厚歷史基因。

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為人文化成提供政治和社會保證

為政以德,出自《論語·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德政、德治,要求執政者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以民為本、以民生為本,使民眾都能夠倉廩實衣食足,知禮節明榮辱。德政、德治,又要求發揮道德教化對政治與社會生活的引領作用,而非僅僅依靠嚴刑峻法為治國的基本原則,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說的是僅靠政令和刑罰,確實可以防止人們犯罪,但難以使人們樹立正確的是非、善惡、榮辱觀,如果用道德教化引導人們向善,用禮制統一人們的言行,老百姓就能自覺產生羞恥之心,恪守正道。德政、德治,更要求執政者重視自身品德修養,嚴以律己,方才能夠得到人民群眾普遍的擁護、擁戴和支持。

革故鼎新,出自《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革故鼎新,就是要適應時代和形勢的變化,革除那些已經過時的制度、法令、禮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而創立新的制度、法令、禮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保證自身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修正錯誤,勇於自我革新,從而不斷增強自身的生命力。

任人唯賢,出自《尚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說苑》中有言:「無常安之國,無恆治之民。得賢者則安昌,失之者則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鄭玄註解《周禮》曰:「賢,有德行者。能,多才藝者。」孔穎達《毛詩正義》云:「有德謂之賢,有伎(技)謂之能。」《資治通鑑》中論德與才的關係:「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中國自古就以任人唯賢為治國之要訣,而以任人唯親為治國之大忌。

天人合一,將人文化成提升到一個新境界、新水平

天人合一,出自《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人不可能脫離自然而孤立地存在,人性既有超越自然性的一面,同時,又具有與自然性互相統一的一面。《周易》:「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人能夠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這一切都離不開對自然規律的正確了解和尊重,人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既可以使自身的自然本性得到提升,又能夠確保自身與自然和諧地共生共長,並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水平,和宇宙萬物融為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

天人合一,並不是泯滅人與自然之間的差異和界限,唐代劉禹錫說:「天與人交相勝耳。」人與天地自然萬物是共存關係,即相互包容、相互依存,人類必須善待自然,按照自然規律活動,對自然心存敬畏,對自然資源取之有時、用之有度,維護人與自然萬物之間的平衡共生。

人文化成,落實到每一個人,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出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處事,就應該像天那樣剛毅堅卓,發憤圖強,不畏艱險、不屈不撓,再接再厲,英勇鬥爭,奮鬥不止。同時,應當增厚美德,像大地那樣容載萬事萬物。這是中華文明影響極為深遠的人生觀、歷史觀、實踐觀。

人文化成,落實到人與人、國與國相處,就是講信修睦、親仁善鄰。講信修睦,出自《禮記·禮運》:「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修睦。」親仁善鄰,出自《左傳·隱公六年》:「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講信修睦、親仁善鄰,也就是中華文明所一貫崇尚的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精神在人與人、國與國關係上的具體體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為世界文明朝著平衡、積極、向善的方向發展提供助力;堅持親誠惠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深化國與國之間的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係,都正是對中華文明「人文化成」這一傳統的繼承與發展。

人文化成的所有這些核心思想,在中華文明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有著極為豐厚的歷史積澱和極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等核心觀念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壓艙石作用,因為它們已經深深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已經演化為人們普遍性思維和生活習俗,成為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無可置疑的應有之義。也正因為如此,人文化成名副其實地成為中華文明之靈魂。

(作者為復旦大學文科榮譽教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