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幾百年,為什麼沒有一個「朋友」來看過他?

平分往事 發佈 2024-04-27T23:09:36.138812+00:00

對孫悟空來說,一生最痛苦的是哪一刻?如來倒扣佛掌,將其封印在五行山下。既是封印,自然法力盡失。孫悟空勉強鑽出猴頭,搭出一條胳膊,就這樣在風雨雷電之中,過了許多年。到底有多少年?官方統一口徑,說是五百年。


對孫悟空來說,一生最痛苦的是哪一刻?

如來倒扣佛掌,將其封印在五行山下。

既是封印,自然法力盡失。孫悟空勉強鑽出猴頭,搭出一條胳膊,就這樣在風雨雷電之中,過了許多年。

到底有多少年?

官方統一口徑,說是五百年。

但文中有明確記載,王莽篡漢時天降此山,到世逢貞觀,唐僧西行,孫悟空出山,少說也要六百多年。

這時候孫悟空是多少歲?

按照幽冥界生死簿的記載,孫悟空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劃掉死籍後不久,他上天做了十幾天的弼馬溫,後又做了百十天的齊天大聖,按照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算法,被壓五行山的孫悟空,時年不到五百歲。

五百歲的孫悟空,被押在五行山下六百多年。即便按照官方的說法,他也有一半的時間失去了絕對的自由。

在這六百年當中,孫悟空感受著前所未有的孤獨,也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思考。

他思考什麼?


01

在《西遊記》的文本中,孫悟空曾經說過這輩子最灰心的一句話。

什麼?

那已是囚牢中的最後時光,觀音菩薩顯聖探望,悟空歡喜大叫:

「承看顧!承看顧!我在此度日如年,更無一個相知的來看我一眼!」

這句讀來五味雜陳,又十分心酸的話,在經典的86版《西遊記》中,被刻意地隱去了。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五行山下的孫悟空,不僅僅經歷著自然的風暴,更經歷著此生最大的心靈風暴。

風暴的名字,就叫作——
樹倒猢猻散。

想當年花果山盛世如潮,周邊七十二洞妖王,外加熱結的七兄弟,哪一個不是殷勤獻奉,哪一回不是弦歌傳觴?

當年他滿面春風,高登寶座,自然是挨肩擦背,熙來攘往。

到如今身陷囹圄,鐵窗風味,門庭不是冷落,而是闃無一人。

餓時用鐵丸子充飢,渴時以銅汁止渴。等了六百年,只有一位觀世音菩薩,願意留殘步探望。

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在86版《西遊記》中,楊潔導演不忍看悟空淒涼,為他找來了一位放牛的牧童。牧童遞來的那顆桃子,大概是孫悟空心中最甜的一顆吧?

那些猴子猴孫呢?

那些呼來的朋,喚來的友呢?

人生從巔峰處落敗,人情冷暖的過山車才是最大的考驗。

絕大多數的人,無法從這樣的陰霾中走出來。

幾乎沒有人,擁有再重來一次的機會。

除了孫悟空。


02

《西遊記》開篇時,孫悟空還不是孫悟空。

他是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中,一塊仙石中孕育的仙胎,因風化蹦出的一個無名無姓的石猴。

石猴無牽無掛,不計年歲,直到他遇到了命中的花果山。

當他從群猴中脫穎而出,帶著天生的勇敢闖進水簾洞,他成了眾猴之王,其名曰美,大家稱之為美猴王。

山花草木、百果競芳,在這仙山福地,自稱一王,美猴王帶領眾猴享受著世間的快樂。

然後問題來了。

既是世間快樂,自然有世間法則。

何謂世間法則?

有生亦有亡。

何方可解?

長生不老之術可解。

因此,美猴王生平第一次離開他的花果山,前往未知的世界。

等到他再回來,已經從美猴王,變成了孫悟空。


03

從石猴到美猴王,他靠的是天生的勇敢。

從美猴王到孫悟空,他憑的則是生來的慧根。

何為慧根?

不二之心。

在86版《西遊記》中,孫悟空的「不二之心」有兩次生動的體現。

先是離了花果山的美猴王,駕著木筏,趁東南風緊,到達南贍部洲,也就是人類所居之處。

他在此都做了些什麼?

搶來了一件蔽體的長袍,又偷來了一雙馬靴和一頂軟帽。

他走進一家麵館,學著人的模樣點了一壺酒、一盤牛肉和一大碗面。

但時時處處,他都在承受者世人的嘲笑。

世人笑這怪物人不人、猴不猴,笑他一不小心露出的猴屁股,笑他對人類拙劣的模仿。

美猴王離了花果山,身份一落千丈,但此時的他,絕對不惱。

為何不惱?

他一心只念著訪問佛仙神聖之道。

在書中,這裡說得更明白:

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命者。

什麼意思?

在美猴王看來,迎合人世間的規則並非為了融入,只是為了等待。

正所謂: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此時的美猴王開啟了上帝視角,俯瞰眾生,對紅塵名利深感鄙夷。

雖然,他不是故意的。

他天生如此。

生來一副慧根,求仙亦是求心。

就這樣在人間遊蕩了八九年的美猴王,沒有像其他的妖仙鬼魅一般,流連忘返。他沒有一絲對紅塵的貪慕,對求仙之道也沒有過任何的懷疑。

他甚至沒有表露過些許失望。

堅定、純淨、一顆不二之心,開啟的正是智慧之門。

美猴王順著西洋大海,踏上了西牛賀洲的神仙之地。

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引路人,一個衣食尚不得周全的樵夫。

猴王如何稱呼他?

老神仙。

為何?

因為他遠遠聽到了樵夫的唱誦,在猴王聽來,那正是自己苦苦追求的神仙之語。

即便他身著布衣,手無銅板,家中無米,田園荒蕪。

在他剛剛經歷過的人類社會中,這樵夫是最底層的苦命人,但猴王一雙慧眼,不為外相蒙蔽,立刻識別出話中的深意。

這叫什麼?

沒有分別心。

正是這顆沒有分別之心,將他送入人生最關鍵的領域——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座上的須菩提祖師為猴王取名——孫悟空。


04

須菩提祖師座下弟子不計其數,為何真本事只傳給了孫悟空?

答案只有一個,唯有孫悟空經受住了考驗。

如何考驗?

先讓他學習灑掃周旋之禮,磨練他的耐性,再登壇講道,考驗他的悟性。

台下諸小仙皆在,惟有孫悟空一個「喜得抓耳撓腮,眉開眼笑」。

如同在靈山會上,釋迦牟尼佛拈花示眾,眾皆默然,惟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此拈花一笑,正迎合孫悟空與師祖的心心相印。

於是當夜三更時候,須菩提祖師將長生之妙道獨傳於悟空。

又三年,須菩提親授悟空躲避三災之法——七十二般變化。

到此,孫悟空求仙已成,完成了真正的蛻變。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他開始犯錯。


05

孫悟空一生都躲不過的問題是——

悟空,你可知錯?

當年他在花果山與眾猴喧鬧,沒有誰這樣問。

後來他在人間遊蕩,亦無人多問。

到了這三星洞,前七年也無人提起。

等有了真本事傍身,這個問題便開始反覆地出現。

悟空,你可知錯?

悟空犯下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在同門面前賣弄本事。

這個錯誤的後果是,師祖將他放出山門。

但他知錯了嗎?

並沒有。

孫悟空犯下的第二個錯誤,就是榮歸故里後,自立為王,享受七十二洞妖王的參拜。

第三個錯誤,是去東海龍王拿下如意金箍棒後,繼續索要與之相配的一身閃亮披掛。到手後還向四海龍王丟下一句,「聒噪!聒噪!」引起了龍王們胸中的不平。

第四個,在幽冥界,將十代冥王嚇得魂飛魄散。

這些錯誤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目的都沒錯,方法全都錯。

幾個錯誤其實就是一個錯誤。什麼?

囂張跋扈,生出二心。

這時的美猴王已經不再是昔日的美猴王了。

他開始注重穿戴,講個閃亮登場。

他開始四方交友,享受眾星捧月的快樂。

他開始無法無天,不接受任何規則的約束。

孫悟空,飄了。


06

一個飄了的普通人,最多就是個淺薄。

但一個飄了的有本事的人,帶來的就是災難。

如孫悟空這般擁有破天之能,又不懼雷火天劫的人如果「飄」了,後果你根本沒辦法想像。

他講排場,要尊重,最最重要的,他還失掉了最基本的善良。

什麼叫善良?

懂得收斂本事,懂得手下留情。

要承認,對於孫悟空來說,芸芸眾生不值一提。你我在他面前,連個屁都不是。

他太偉大了,也太可怕了。

他變了,所以他不再悟空,而是我執。

我執即生煩惱,煩惱遮蔽智慧。

所以到這時候,石猴最最重要的東西,沒有了。


07

壓入五行山,是對孫悟空過往錯誤的一併懲罰。但這不是最嚴厲的懲罰。

為什麼?

如來佛祖有雲,別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

他只是輕輕一壓,這一壓,就是六百年。

六百年裡,有個問題在孫悟空腦中拼命迴響——

悟空,你可知錯嗎?

有法力不得施展,有四肢不得舒掙。家是壁里安柱,友是水月鏡花。

五行山下的孫悟空,失去了一切。

但似乎,他又變成了故事一開始的模樣,在一塊仙石之中,等待下一次風化出世的機會。

繞了一個大圈,重歸一無所有。只有此時,才能明白什麼叫作人生如夢一場。

但好在,他還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悟空,你可知錯嗎?

弟子,知錯了。



推薦閱讀:

《西遊記》最後一集,結局其實並不圓滿?原因藏在這些細節里

「87版紅樓夢」的幕後故事,可不只有「拍了5年」

為什麼白素貞一定要「報恩」?《新白娘子傳奇》遠沒那麼簡單

重溫《上海灘》,才發現馮程程「沒那麼簡單」

為什麼「康敏」才是《天龍八部》裡,最大的悲劇?



平分往事,換個方式看經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