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回京歷史夢 發佈 2024-04-28T00:45:29.056841+00:00

聯合國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組織,尤其是安理會這一核心機構,常任理事國更是權力的象徵,所擁有的「大國一致原則」是國際社會大國爭鬥的焦點。

聯合國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組織,尤其是安理會這一核心機構,常任理事國更是權力的象徵,所擁有的「大國一致原則」是國際社會大國爭鬥的焦點。

印度為最大程度地維護自身國家利益,實現自己的大國夢想,一直把追求常任理事國當做外交的終極目標。

然而,在印度的歷次「入常」申請中,總是4票通過1票否決,為何印度的「入常」之路總是「一票難求」呢?

聯合國安理會「一位難求」

印度一直夢想著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行列,增加自己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當然其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維護和實現印度的國家利益,這也是任何一個國家在開展外交事務的根本目的。

從2005年到2021年,印度已經共計五次提出入常申請,但均以失敗告終,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反對,印度始終無法同時讓五大常任理事國達成一致意見。

這種情形在印度的「入常」之路上逐漸成為了一種常態。無論印度如何絞盡腦汁去獲取其中四個常任理事國的支持,總會有一個國家出於各種因素考慮而投反對票,導致印度入常失敗。

要搞清楚印度為何要殫精竭慮地「入常」,以及為何其會遭遇到持續不斷的困難和阻礙,還要從聯合國和安理會的作用和地位說起。

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是在當時的雅爾達體制下建立的以大國一致為基礎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機構。

在過去近百年的歷程表明,聯合國作為當代世界最大的環球組織對國際事務有著重要的影響並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從維護和促進人權,到推進可持續發展,聯合國在各個領域肩負著眾多使命,為人類社會的安全、和平與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安理會是聯合國中擁有最大實權的決策機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聯合國的六大主要機構之一,是聯合國中權力最大,最重要的機構。

安理會由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每個理事國都有1個投票權,都能參與重大國際事務的協商,程序問題要至少9票才能通過。

然而非常任理事國在重大事務中始終只能起輔助決策的作用,要對結果產生強大直接的影響,只有擁有一票否決權的「五常」才能做到。

而現任5個常任理事國,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他們是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對國際社會具有主要影響和負有主要責任的大國,它們的地位是由它們在改變國際社會權力結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奠定的。

5個常任理事國作為二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國家,不僅擁有了非選舉產生的常任地位,還擁有否決權,即任何關於實質問題的決議,必須有包括5個常任理事國在內的9個理事國的一致同意,這就意味著其中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都將阻礙該決議的通過。

印度的三十載「入常」路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分別是反法西斯戰爭五大戰勝國:中國、美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席位)、英國和法國,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國際權力的分配。

然而隨著歲月變遷,斗轉星移,如今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有些成員國未必還保持著當年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例如英國和俄羅斯的實力這些年來有所下降,而相對的像日本、印度、德國的實力在不斷上升。

這些情況都大大增加了印度對於非常任理事國身份的不滿,但印度謀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行為必然會受到來自體系的制約。

隨著安理會的改革和國際局勢的變化,尤其是冷戰的結束和國際格局朝著多極化發展,再加上印度自身實力的上升,印度對於自身在世界上的位置表現得越來越樂觀,甚至把21世紀稱之為「印度的世紀」。

印度一直以大國自居。早在印度取得獨立之前,其國家創始人之一、國大黨領袖賈瓦哈拉爾爾·尼赫魯在其所著的書中,就闡述了關於印度大國地位的戰略構想。

他以滿含激情的豪言壯語為印度的未來進行總體規劃:「印度要麼就做一個擲地有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我們不能做那個不上不下的中間國家」。

但印度領導人長期暢想的大國戰略構想卻始終由於國際環境的制約而難以實現,在外交上印度也很難大展宏圖。獨立前它甚至連主權都沒有,這種屈辱的歷史和印度文明的悠久傳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印度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無足輕重的國家和辜負眾望的國家,但這種局面正在迅速改變,印度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上取得的突出成就表明,印度正在崛起為一個引人注目的大國。

印度已成為亞洲最具活力的經濟大國之一。

印度政府在1992年正式向聯合國提出擔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政治訴求。印度認為大國地位的標誌是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常任理事國席位,依次為開端,印度的「入常」訴求從未間斷。

在60屆聯大召開之際,印度利用聯合國改革,再度提出「入常」訴求。並且印度和日本、德國和巴西組成「入常同盟」,在「入常」問題上形成合力。

在多方推動下,聯合國就「安全理事會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員數目增加問題」等安理會改革方面的事務進行了長期的討論和談判。

美國作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一直是印度率先巴結的對象。在印度「入常」問題上,美國經歷了「不明確支持」到「明確支持」的轉變。

一開始美國對印度「入常」並不感冒,美國認為印度「搖擺不定」,且印度與美國的「靠近」程度不足以使美國對此問題產生熱情。

後來,美國「重返亞太」以來,改變了對印度的看法,明確支持印度 「入常」。

2010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印度國會演講中稱,「希望聯合國安理會在未來幾年的改革中能接納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一番演講,把印度政治家的自尊心飆升到半空。

然而,還沒等歐巴馬的許諾熱度下去,聯合國官方馬上表態:聯合國改革是聯合國的內部事務,怎麼改是要通過聯合國所有成員國集體協商一致後才能進行。這無疑是給歐巴馬「扇了一巴掌」。

為什麼身為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要給印度這種如同兒戲一般的許諾呢?

實際情況是歐巴馬當時所在的民主黨在國會選舉中長期失利,地位被撼動的歐巴馬總統急於在經濟領域有所突破,而最容易操作的方法是藉助外部力量,比如其他國家的訂單和經濟合作。

因此歐巴馬在印度國會的許諾,實際上是有深刻政治目的的「政客的伎倆」,不久後人們就看到,歐巴馬一聲支持印度「入常」,很快就獲得了來自印度和其他地區的高達100億美元的訂單和其他經濟合作。

可見,歐巴馬的許諾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另外一方面,美國一直致力於打壓迅速崛起的中國,歐巴馬表態支持印度「入常」,就是想在中印之間打入楔子,挑撥中國同印度的關係。

面對美國和印度的「二人轉」,中國不為所動,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支持對安理會進行合理、必要的改革。中方重視印度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但就入常問題需要其他聯合國成員國之間不斷的協商和討論」。

我們的意思,簡而言之就是,你印度不是很想「入常」嗎?可以,我們幾個國家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你要是能讓我們都滿意,「入常」當然是沒有問題,但如果你想採取其他手段,例如藉助美國的力量為「入常」鋪路,越過其他國家的話,那想都別想,沒得商量。

這件事過後印度方面很快也發現美國政府並沒有為支持印度「入常」做什麼實際的努力,如果歐巴馬打算兌現承諾,他就應該去遊說印度的周邊鄰國。

讓印度政客最為氣憤的是,他們花費了大量軍購帶價換來的,僅僅是一張歐巴馬許諾的關於「入常」的空頭支票。

然而中國和美國一樣同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印度要想單單藉助美國的力量完成入常,無疑是「痴人說夢」。2019年印度艱難地同時爭取到了其他四個列強的支持,但中國竟然投了反對票,這件事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在印度「入常」問題上,俄羅斯從自身出發,基於緩解對美壓力,尤其是出於對俄印傳統友誼的考量,俄羅斯明確支持印度「入常」。

雖然兩國的「特殊關係」已不存在,但俄羅斯的支持,增添了印度的大國信心。

英國和法國都表示明確支持印度「入常」,但大都是以口頭形式表述的,並沒有形成政府間公告或者宣言。

相比之下,中國對於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就表現的十分謹慎中國一方面倡導聯合國安理會改革,並不反對印度「入常」,但另一方面,如果中國積極支持印度「入常」,則會影響到中國對同樣積極要求「入常」的德國、日本和巴西的表態。

艱難險阻,玉汝於成

印度之所以遲遲不能「入常」,除了各個大國之間複雜的利益關係和衝突之外,其本身也存在著很大的劣勢。

首先,印度的經濟實力、國際影響力與德、日相去甚遠,與五大常任理事國更是相比更是望塵莫及。日本和德國申請成為常任理事國的最大資本在與經濟實力強大,能提供聯合國所缺乏但急需的經濟資源。

作為在世界排名前列的經濟強國,日、德為聯合國會費作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日本,交納會費比例高達20%,僅次於美國。

日、德兩國就經常利用經濟資源開展外交公關,比如日本在聯合國的外交上就動不動就拿削減會費做要挾。

他們還利用自己的經濟優勢對許多發展中國家實施經濟援助,這些國家在投票時往往要考慮他們的「恩義」。

而面對日、德的「金元攻勢」,印度則大打「人口牌」,強調經濟潛力的重要性,提出聯合國不是經濟組織,更不是公司的董事會,不能以出資來決定投票權。

其次,印度當年冒天下之大不韙,執意進行核試驗,直接無視聯合國關於核武器的決議,後來又一直拒簽《核不擴散條約》。

印度這樣的行為完全違背了全球人民追求和平和大多數國家反對核擴散的願望,在國際輿論上一直為人詬病。

而擁有核武器,一直是印度幾十年來追求「大國夢」的重要一環,勢必不會放棄。

倘若聯合國接受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意味著默認了印度開展核試驗的正當性,之後在處理巴基斯坦和其他一些國家的「核門檻」問題時就會處處掣肘。

總而言之,印度和其他幾個爭取「入常」國家的較量中互有長短,勢必形成相持不下的僵持場面。新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究竟花落誰家,尚待觀察,這將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綜合印度各方面的條件,他在幾個國家中,其實擁有獨特的「常任」優勢,其所受的限制和制約顯然是最少的,在五大常任理事國中,真正明確反對印度的並不存在。

而印度要想在這場長期較量中勝出,不僅需要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優勢,更需克服和揚棄自己的劣勢,大力發展經濟,為聯合國貢獻更多的力量,將自身發展與聯合國的強大緊密聯繫在一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