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凌煙閣榜首——長孫無忌

博槐歷史 發佈 2024-04-28T02:30:47.014401+00:00

時間倒退回大唐,在凌煙閣中,陳列著二十四個畫像,這些人大多是對大唐天下有卓越功勳的名侯將相。長孫無忌,則在其中位列第一。

時間倒退回大唐,在凌煙閣中,陳列著二十四個畫像,這些人大多是對大唐天下有卓越功勳的名侯將相。

長孫無忌,則在其中位列第一。

由此可見,長孫無忌對唐朝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讓我們來了解這位唐朝的重臣。

家中有妹,貌美賢德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的天下得來不易。為奪皇位,唐太宗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剷除了自己的兄弟之後,才登上皇位。

長孫無忌自年少之時便投奔了李世民的麾下。他十分聰慧,才能出眾,李世民又十分惜才,所以他們兩個變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長孫無忌有一個妹妹,也可以算得上是貌美賢淑,少男少女,初見傾心。

李世民愛上了長孫無忌的妹妹,並執意娶她為妻子,長孫無忌十分贊同。因為長孫無忌和他的妹妹,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是父母早亡,兩兄妹由舅舅高士廉撫養長大。

高士廉的妻子也就是長孫無忌的舅母,後來將長孫無忌和妹妹趕出了高家。長孫無忌也不忍心看自己的妹妹和自己一起顛沛流離。

恰巧李世民喜愛長孫無忌之妹,又是貴族之後,所以,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妹妹便喜結連理了。

如果稱楊堅的皇后獨孤伽羅是歷史第一賢后,那麼,這位長孫皇后當之無愧是「第二賢后」了。

十三歲時便嫁給了李世民的她出身武將世家,對戰爭之事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新婚燕爾,長孫皇后與李世民談古論今,共謀天下,十分愜意。

李世民也因此對長孫皇后十分喜愛。

在長孫皇后十六歲時,她的夫君與哥哥一同出征,家中女眷,均以她為首。僅十六歲的她不僅將府中諸事打理的頭頭是道,甚至還出錢修葺了玄中寺。這個操作贏得了百姓及各位大臣的讚賞,人人都稱「李唐仁慈」。

眾所周知,帝王之家隨時都可能發生手足相殘。李世民的兄弟在看到李世民的支持者眾多時,就對李世民十分不滿,在父親李淵面前大肆進饞言,稱李世民有不臣之心。這時,李世民在外征戰並不了解朝中的腥風血雨。

而長孫皇后長期在宮中,明白形勢的嚴峻,所以她時常攜帶珠寶絲綢去拜訪後宮中的妃子,希望這些妃子能對李淵吹枕頭風。

這股枕頭風起了作用,為李世民從邊關之地趕回,贏得了時間。後來便發生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在玄武門之變前夕,長孫皇后身著戎裝,對士兵們加以鼓勵,真乃巾幗女英雄。在浴血奮戰中,玄武門之變,以李世民的勝利收場。

同年八月,李世民登基為帝,並立長孫氏為皇后。

長孫皇后深知,不能因自己家族勢大而導致外戚專權,因為一旦外戚專權,那麼便會面對朝堂四分五裂,不利於國家發展。所以她處處牽制自家人員,甚至懇求自己的哥哥不要做朝廷的要官,長孫無忌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便聽隨了妹妹的建議。

魏徵是著名的諫臣,有時魏徵會批評李世民,李世民礙於帝王的面子,曾經多次想處死魏徵。長孫皇后規勸李世民不要處死魏徵,因為魏徵所言均是為了大唐。

如果處死了魏徵,會使天下人寒心,以後又有誰敢直言進諫呢?李世民十分喜愛長孫皇后,所以聽從了皇后的意見。

在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共同努力之下,君明,後賢,臣孝。假以時日,便迎來了唐朝的盛世—貞觀之治。

能文能武,國之利器

長孫無忌能力出眾,他文武全才,既是大將軍,也是國公爺,一時之間,在朝堂之上,風頭無二。

有人嫉妒長孫無忌便向李世民上書稱小心長孫無忌過於勢大,而對李世民不利。李世民十分信任長孫無忌,便叫來長孫無忌,並將這份奏摺,出示給長孫無忌,以示自己對長孫無忌無可代替的信任。

後來,唐太宗李世民率軍出戰高麗,長孫無忌也隨李世民出戰。

在戰役中,長孫無忌率領士兵,隱藏在山谷之中,此處地形險要。當李世民及部隊返回之時,高麗軍隊在後面追逐,長孫無忌率領的士兵化奇兵突襲,將這些高麗士兵圍困於山谷之間,同時炸毀橋樑,讓他們無路可退,從而迫降敵軍主帥。

無論是在朝堂的運籌帷幄中,還是與敵軍的激烈交戰中,長孫無忌就像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一般,勤勤懇懇的保衛著大唐的天下。李世民對這位大舅哥也十分滿意,親自將長孫無忌的畫像掛在凌煙閣中,位於諸臣之首。

一代天子一朝臣,在李世民年老之後,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李治,史稱唐高宗。在李世民年老之時,寵幸過一位貌美的女子,便是後來的我國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此時的武則天還叫武媚娘。

武媚娘能從一普通的女流之輩當上皇帝,可見其智謀聰慧,武媚娘很早就覺得李治會是下一任皇帝,所以在李世民快要離世的時候,便同李治談起了戀愛。後來,李治當上皇帝後,十分希望武媚娘可以成為自己的皇后。

但是這時李治的皇后,是先皇賜婚的王皇后。王皇后出身高貴,背後也有諸多政治勢力交雜盤錯。所以李治想要立武媚娘為皇后,存在許多的困難。

無奈之下,李治便去求自己的親舅舅長孫無忌,希望舅舅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長孫無忌雖然十分疼愛這個外甥,但是也有諸多的無奈。

武媚娘本是先帝的妃嬪,卻又成為李治的昭儀,本來便難以服眾,十分荒唐。現在李治又想讓她做母儀天下的大唐國母,顯然即使是手眼通天的長孫無忌,也是沒法做到的。所以他便回絕了外甥的請求。

在李治的皇位還沒有坐穩的時候,許多人說他的哥哥李恪想推翻他的統治。李恪的生母,是隋朝的公主,所以李恪是不可能繼承大統的。而且李世民在位的時候,李恪便與長孫無忌發生過政見的衝突,自那時起,長孫無忌心中就一直記恨著吳王李恪。

李世民的兒女都十分的具有膽色,比如高陽公主,高陽公主早期下嫁於宰相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但房遺愛此人懦弱無剛,又無軍功,長相平庸,高陽公主十分厭惡他。

有一次,高陽公主因去寺廟上香,意外結識了和尚辯機。高陽公主對辯機一見鍾情,兩人迅速的墜入了愛河。即使房遺愛性格懦弱,但是作為人夫也是不能容忍這件事發生的,房遺愛此時便顯現出了對皇家的不臣之心。

長孫無忌覺得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便誣陷吳王李恪和房遺愛意圖謀反,並表示寧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個。況且此時李治的皇位並不穩固,所以李治便下令處死自己的哥哥吳王恪,武王恪生前大罵長孫無忌,稱他外戚弄權,甚至詛咒長孫無忌不得好死,而這句話也點醒了李治。

實力龐大,殺身之禍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在李治繼位之後,長孫無忌開始大量的剷除異己,培養自己的勢力。但是他忘了一件事情,李治的身上留著唐太宗李世民和自己妹妹長孫皇后的鮮血,又怎麼會是平庸之輩呢?

長孫無極身為外戚,同時也是李治的舅舅,所以勢力一天天逐漸龐大。李治雖然從未表露,但是心中已有對他舅舅的忌憚。後來李治力排眾議立武則天為皇后,武則天又在朝堂當中安插了許敬宗這個眼線。

許敬宗在李治和武則天的授意之下,彈劾長孫無忌。

許敬宗稱,長孫無忌早已顯露了反叛之心,希望唐高宗李治可以迅速逮捕長孫無忌,以免釀成大禍。

李治卻惺惺假意地表示,長孫無忌是自己的親舅舅,如果自己逮捕了他,那麼天下人該怎樣說自己呢?

許敬宗又搬出漢武帝殺死他的舅舅,以正皇權,來勸慰李治,如果李治真的在乎這位舅舅,那麼肯定會找來舅舅對質,但是他並沒有。由此可見,李治早已對長孫無忌動了殺心,只不過沒有一個恰當的藉口而已,

唐高宗李治隨即下令,削去了舅舅長孫無忌的官職,並將其全家沒為奴隸流放嶺南。不多時日之後,長孫無忌在監獄中被逼自縊。堂堂的凌煙閣第一宰相,卻被自己的親侄子逼迫自盡,果然是皇家無情啊。

大多數人的觀念當中,長孫無忌是唐朝赫赫有名的忠臣,但是唐朝的皇帝均是通過嚴苛競爭的才登上帝位的,他們不會連分辨忠奸的能力都沒有。

既然李治選擇殺死長孫無忌,那麼長孫無忌真的是實實在在的忠臣嗎?

有人說,長孫無忌是因為立後之事得罪了武則天,所以下場才如此悽慘的。但是筆者認為是由於長孫無忌後來的貪婪,才導致這個結局的。人心不足蛇吞象,長孫無忌在占領朝堂的至高地位之後,依然不停的培養自己的勢力。這讓李治產生了不安的情緒。

他明白自己的舅舅在軍中有一定的威望,而且長孫氏為唐代的大型門閥,如果舅舅對自己產生了不臣之心,那麼唐朝的天下姓李或者是姓長孫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李治選擇借武媚娘之手處死長孫無忌。畢竟,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由此能看出李治和武則天都是狠絕之人。

長孫無忌一生輔佐兩代帝王,均為朝廷高位,為大唐奉獻了全部,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

他作為忠臣,當之無愧為凌煙閣二十四大臣之首,但他也有自己奸臣的一面,但不可否認,他是大唐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宰相之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