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委員—— 用科研促進三產融合(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環球網 發佈 2024-04-28T02:33:06.432424+00:00

來源:人民日報 「鄉村振興,必須有鄉村產業,這就要求我們農業科技人員要從農產品全產業鏈角度,關注相關技術對產業的支持。

來源:人民日報

「鄉村振興,必須有鄉村產業,這就要求我們農業科技人員要從農產品全產業鏈角度,關注相關技術對產業的支持。」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農業科學院農產品保鮮與加工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志軍接受採訪時,正忙著整理一年多來的調研成果,他說:「通過三產融合,將種植業和二三產業打通,必將有力促進鄉村振興。」

「調研時我發現,菌菇類大多銷往周邊大中城市的批發市場。很多農戶在和我交流時說,有些菌菇味道很好,但因為品相不好,在菜市場裡不好賣,最終沒人要只能扔掉。」張志軍是食用菌領域的專家,近30年來一直在研究食用菌行業,「菌菇的保質期、最佳食用期很短,對保鮮、深加工、物流都有較高要求。這種農產品附加值很高,通過農產品加工業進行全方位開發,就能『物盡其用』,促進農民增收。」

走訪調研中,張志軍發現目前針對食用菌、蔬菜等經濟作物批量成規模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還是數量少、技術含量低。」張志軍表示,今年的提案重點關注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引導農業科技人員加強技術供給;引導食品加工企業做大做強並擴大覆蓋範圍,由企業將農產品的營養成分、功能成分再次加工,推進農業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發展;依託當地農產品產業優勢,拉長產業鏈,構建以農產品加工為重點、多產融合的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體系。」

作為一名來自農業科技戰線的委員,張志軍圍繞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展開了一系列調研。張志軍說:「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而農產品加工業恰好是體量大、產業關聯度高、農民受益面廣的產業,往往能夠激活一片區域、帶動一方農民。」

■記者手記

從田野中來 到農民中去

「真問題來自田間地頭,來自農民朋友的口頭和心頭。」這是張志軍委員常提起的一句話。

「當了政協委員,自己的提案更要從田野中來,到農民中去。」他坦言。農產品加工技術從實驗室到工廠再到市場,面臨著小試、中試等諸多環節,面臨著市場、資金、人才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鄉村振興的號角為農業科技人員增添了無窮信心,也指明了奮鬥方向,他相信廣袤農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