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記之紅軍進漳·華安戰場史話之二

鴻源軒圖文廣告 發佈 2024-04-28T04:14:12.428023+00:00

4月初,為密切配合紅軍東路軍東征漳州的軍事行動,按照福建省委的指示,漳平籍共產黨員陳北潘、陳新山在南靖和溪坂場鄉成立南華區蘇,副主席李元昌。

4月初,為密切配合紅軍東路軍東征漳州的軍事行動,按照福建省委的指示,漳平籍共產黨員陳北潘、陳新山在南靖和溪坂場鄉成立南(靖)華(安)區蘇,副主席李元昌。南華區蘇所轄範圍為現華安縣馬坑鄉、高安鎮、高車鄉一帶和南靖和溪邊界的鄉村蘇維埃政府。同一時期,華安蘇區地方黨組織和蘇維埃政府根據福建省蘇維埃政府《為打破廣東軍閥進攻和消滅張貞宣言》的指示,緊急動員,從游擊隊、赤衛隊抽調精幹隊員參加東征先遣工作團,偵察敵情、送信帶路,發動民眾支前工作,掀起擁軍熱潮。偵察部隊在華安、南靖蘇區的配合下,為軍部提供準確的情報。《聶榮臻回憶錄》記載,十六日我東路軍總部在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下,於馬山組織了敵情地形偵察,確定了我軍進攻部署。

▲百集大型文獻史詩片《毛澤東》第二十一集節選 決戰五峰山片段

當時張貞防守漳州的兵力為四十九師一四五、一四六兩個旅加上地方靖衛團、保安隊等共八九千人,兩個旅的主力部署在漳州西北天寶到南靖一線,一部分敵人控制漳州市區,其主陣地在大尖山、十二嶺到天寶以北。這裡地勢險要,山嶺起伏,北扼天寶大山,南靠寬闊的龍江,要進攻漳州,必先突破這一線陣地。據此,我軍確定以四軍主攻敵人的天寶陣地,以十五軍助攻寶林到南靖一線的敵人,以三軍為預備隊。十七日四軍越過龍江支流東溪,到達大尖山北的南坪、內洞一線進攻出發陣地,三軍也進到這一地域。


我軍本擬十七日即行進攻,但十七、十八日連降大雨,河水陡漲,視界迷濛,而且道路地形都不熟悉,所以推遲到十九日拂曉同時發起攻擊。


我擔任主攻部隊紅四軍的先頭十一師在第十師的配合下,向楊梅嶺、十二嶺、風霜嶺的敵陣地發起猛烈進攻。十一師師長為劉海雲,政委為劉亞樓,下轄三個團。三十三團四月十七日作為師的先頭部隊由政委劉忠和副團長陳冬生率領,克服河水暴漲的困難,搶先渡過東溪,掩護全師展開,並受命擔任從正面配合十師的部隊攻占大尖山東側的敵人陣地,爾後直插漳州城郊的天寶。三十一團則由團長吳皋群和政委宋成泉率領,繞到敵後攻殲大尖山守敵。當時規定整個師一定要等繞到敵後的三十一團先打響後才能發起攻擊,以利全殲敵人。三十二團則由政委楊成武率領,隨三十三團後跟進,擴張戰果。



整個戰鬥幾乎都是按我們預定的作戰計劃實現的。我們與在城郊大尖山到天寶一線據險頑抗的敵人一個旅,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天寶陣地被我攻占後,敵人的防線即全面崩潰,這個旅大部分當了俘虜,被我們消滅得乾乾淨淨。敵人從漳州城開來一部分增援,在天寶東南遭我軍迎頭痛擊,又被打了回去。十五軍在助攻方向的進展也很順利。他們在南靖至寶林一線,由左權同志率領四十四師(師長王洪章,政委劉英)打前鋒,佯攻寶林橋,強渡薌水,配合主攻部隊把沿途各點的敵人殲滅或擊潰了。張貞嚇得趕緊將城中彈藥庫焚毀,率殘部棄城分頭向漳浦、泉州、廈門方向逃竄。四月二十日我軍遂占領漳州城。

芝山紅樓,一代偉人叱吒風雲的雄風猶在;天寶大山,紅軍戰士席捲殘雲的號角依稀可聞。硝煙散去,光輝永照,留下了一份珍貴無比的精神財富。

在當時的華安境內,內洞寨前山是東路軍前沿指揮部,寨前山墓仔頂是毛澤東指揮作戰場所,五峰山是官古與內洞之間,五峰山下即是十二嶺,紅軍十一師在內洞帝君廟宿營,紅軍尖刀連在內洞畓埔召開戰前誓師會。



「我擔任主攻部隊紅四軍的先頭十一師在第十師的配合下,向楊梅嶺、十二嶺和風霜嶺的敵陣發起猛烈進攻」。聶榮臻元帥在回憶錄里對這場戰鬥記憶猶新。


華安境內十二嶺戰鬥十分慘烈,目前查到江西籍、閩西籍紅軍烈士名單有1300多人,十二嶺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當時華安內洞支援紅軍陳江漢說,石鼓侖有個地方最多掩埋犧牲紅軍70多人。

當時規定整個十一師一定要等繞到敵後的三十一團先打響後才能發起攻擊,以利全殲敵人。三十二團則由政委楊成武率領,隨三十三團後跟進,擴張戰果。整個戰鬥幾乎都是按預定的作戰計劃實現的。

三十一團繞到哪裡去呢?當地廣為流傳紅三十一團「奇襲五峰山」的戰鬥故事。

毛澤東同志指示紅四軍十一師由當地群眾帶路,楊成武將軍帶領紅軍三十二團從華安內洞帝君庵,經華安湖坑、華安桐子寮社開漳聖王廟裡向群眾了解到,五峰山包括五尖,其中大尖山是主峰。

據說當時紅軍由群眾帶路,兵分二路,一路從桐子寮社小道,一路從桐子寮觀音山石壁直至五峰山、二尖、大尖山最高處。華安縣官古村村民林立啊當時正好在桐子寮社串親,正逢一隊紅軍在找人帶路。他由於常往來於官古與桐子寮,對五峰山一帶的山形地勢自然十分熟悉,於是就給紅三十一團帶路,由團長吳皋群和政委宋成泉率領,乘深夜,出奇兵,攀懸崖,四月十九日拂曉攻上五峰山,繞到敵後攻殲大尖山守敵。


紅軍在華安五峰山打響了漳州戰役總攻的第一槍。五峰山上紅軍與下面紅軍上下聯攻,漳州戰役的主戰場十二嶺戰鬥取得偉大勝利,毛澤東等軍團領導在十二嶺石鼓侖會師後,從十二嶺大丘園、吳臻嶺到天寶,二十日進漳。

林立啊由於給紅軍帶路以及到五峰山上撿了機槍腳,紅軍離開漳州後,他被名叫「水澤」的南坑土匪得知並抓去,土匪對其施予灌肥皂水、木頭碾壓、釘木栔子等酷刑,由於重病不治,第二年含恨離世,那時林立啊的女兒才十餘歲,他的家人對此段往事代代相傳。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水澤到沙建汰內村趕集時在一個修理自行車的地方被當地人認出,林立啊的孫子鄒選武恰好路過,聽到「水澤」的名字後立即上前詢問:「你是南坑水澤?」水澤質疑地反問「你是誰?」鄒選武厲聲說:「我是林立啊的孫子」。聽到「林立啊」這個名字後,已經年老的水澤頓時緊張起來,因為曾經幹過的壞事而自知理虧,當場慚愧地低下頭,不敢有任何狡辯。一場激烈戰鬥,一家難忘往事,一段珍貴歷史,定格於華安官古的巍巍五峰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