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官渡之戰曹操夜襲烏巢

俗人is張生 發佈 2024-04-28T04:15:33.418145+00:00

第四篇 混戰計 釜底抽薪釜底抽薪,釜是古代的一種鍋,薪指的是柴火。用在鍋底下抽去柴火的辦法,來止住鍋內的沸水。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釜底抽薪的關鍵是善於抓住其主要矛盾。

第四篇 混戰計 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釜是古代的一種鍋,薪指的是柴火。用在鍋底下抽去柴火的辦法,來止住鍋內的沸水。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釜底抽薪的關鍵是善於抓住其主要矛盾。很多時候,一些影響戰爭全局的關鍵點恰恰是敵人的弱點,指揮者要準確判斷,抓住時機,攻敵之弱,比如糧草,如能趁機奪得,敵軍就會不戰自亂。

【計名探源】

釜底抽薪,語出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還說:「故經湯止沸,沸乃不止,誠知其本,則去火而已矣」這個比喻很淺顯,道理說得十分清楚。水燒開了,再兌開水進去是不能讓水溫降下來的,根本的辦法是把火去掉,水溫自然就降下來了。此計用於軍事,是指對強敵不可用正面作戰取勝,而應該避其鋒芒,削減敵人的氣勢,再趁機取勝的謀略。

三國時的官渡之戰就是一個著名戰例。

【原文】

不敵其力,而削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譯文】

不要迎著敵人的猛勁去與之硬拼,而要設法削弱敵方的氣勢,採取以柔克剛的策略制服敵人。

【計謀戰例】

官渡之戰曹操夜襲烏巢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河北袁紹乘勢崛起。公元199年,袁紹率領十萬大軍攻打許昌。當時,曹操據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三萬多人。兩軍離河對峙。袁紹仗著人馬眾多,派兵攻打白馬。曹操表面上放棄白馬,命令主力開向延津渡口,擺開渡河架勢。袁紹怕後方受敵,迅速率主力西進,阻擋曹軍渡河。誰知曹操虛晃一槍之後,突派精銳回襲白馬,斬殺顏良,初戰告捷。

由於兩軍相持了很長時間,雙方糧草供給成了關鍵。袁紹從河北調集了一萬多車糧草,屯集在大本營以北四十里的烏巢。曹操探聽烏巢並無重兵防守,決定偷襲烏巢,斷其供應。他親自率五千精兵打著袁紹的旗號,銜枚急走,夜襲烏巢。烏巢袁軍還沒有弄清真相,曹軍已經包圍了糧倉。一把大火點燃,頓時濃煙四起。曹軍乘勢消滅了守糧的袁軍,袁軍的一萬車糧草,頓時化為灰燼。

袁紹大軍聞訊,驚恐萬狀,供應斷絕,軍心浮動,袁紹一時沒了主意。曹操此時,發動全線進攻,袁紹帶領八百親兵,艱難地殺出重圍,回到河北,從此一蹶不振。

由於曹操偷襲烏巢成功,使得袁軍徹底潰敗,曹操也因此取得了官渡之戰最終的勝利,為曹操以後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重水之戰——德國研製原子彈計劃落空

挪威的弗穆爾克雖然是一座小城,確是40年代能夠大量生產重水的少數基地之一,重水是使原子反應堆的中子得以減速的緩衝材料。有了重水,就可以控制原子反應堆,才有可能製造出原子彈來。

1942年夏天,英國情報部門獲悉:納粹德國在1940年占領挪威之後,每年都從弗穆爾克的諾克斯工廠提走數噸重水。這說明,德國正在加緊研製原子彈。為了不讓納粹德國的陰謀得逞,英軍用滑翔機運送兩支突擊隊到挪威執行破壞任務。不幸的是,這兩支突擊隊遭遇空難,機毀人亡。

英國人並未氣餒。他們又組織了一支精幹的6人突擊隊,開始第二次突擊行動。1943年2月17日夜,這支突擊隊在哈爾唐吉高原順利空降著陸,然後冒著狂風暴雨行進到目的地。他們分成兩組,互相掩護,趁著夜色悄悄越過崗哨,摸進諾克斯工廠。在廠房嘈雜的機器聲掩護下,突擊隊員順利安裝了炸藥,並成功地加以引爆,重水罐頓時被炸成碎片。因噪音掩蓋了爆炸聲,所以德國人沒有及時察覺,使得英國突擊隊員安全撤離戰場。當德國人發現時,廠內重水橫流,設施嚴重被毀。

這次突擊行動被稱為「重水之戰」,它的影響十分深遠,導致諾克斯工廠停工一年之久,生產不出一滴重水。納粹德國因喪失了建立原子反應堆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直到無條件投降之前也未能研製出原子彈。

古代軍事家把襲擊對方的糧草,斷其糧道視為兵法之要法,迫敵之根本。現代戰爭對後勤補給的依賴性更大,因此釜底抽薪的含義也擴大了。英國突擊隊員深入敵後,破壞敵人的重水基地,從而使納粹德國研製原子彈的計劃落空,這正是釜底抽薪計謀的成功運用。

【計謀品讀】

士氣旺盛,就投入戰鬥;士氣不旺,就應該避開敵人。削弱敵人氣勢最好的方法是採取攻心計。所謂「攻心」,就是運用強大的政治攻勢。敵人再強大,也會有弱點,我方突然擊敗敵人的薄弱之處,再擊敗敵人主力,這也是釜底抽薪法的具體運用。所謂「軍無糧則亡」,在冷兵器時代,糧草對軍隊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戰爭中也常使用襲擊敵人後方基地、倉庫,斷其運輸線等戰術,也可以收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