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鼓山•三坊七巷

微風又起 發佈 2024-04-28T05:25:14.276949+00:00

沒想到,福州也有一個西湖,而且這個西湖已經有1700年歷史了。據史載,晉太康三年,郡守嚴高築子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

福州西湖

沒想到,福州也有一個西湖,而且這個西湖已經有1700年歷史了。

福州的西湖就在福州市內,這真是福州人的幸福!

福州西湖公園位於福州市區中心區域,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有蘇州園林的別樣風格,是福州市民休閒最佳去處。

福州西湖為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所鑿,在唐末就已經是遊覽勝地;五代時,福州西湖成為閩王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的御花園;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則徐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闢為西湖公園。

據史載,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築子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西湖與南湖連接。其子延鈞稱帝,在湖濱辟池建水晶宮(在今水關閘附近),造亭、台、樓、榭,在王府與西湖之間又挖設一條復道,便於攜後宮游西湖。西湖成了閩王朝的御花園。此後漸成了遊覽區。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南宋宗室、福州知州兼福建撫使趙汝愚又在湖上建澄瀾閣,並品題「福州西湖八景」:仙橋柳色、大夢松聲、古堞斜陽、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禪曉鍾、湖心春雨、澄瀾曙鶯。

歷代文人墨客對西湖美景讚嘆不止,多留有佳篇。宋詞人辛棄疾《賀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詞中贊曰:「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明謝肇淛《西湖晚泛》贊:「十里柳如絲,湖光晚更奇」。

在文人墨客筆下,福州西湖可觀花、可賞荷,可入畫、可寫詩、可日游、可夜遊,真是人間至美之地。

徜徉西湖,小橋流水、槳影花船,足以讓我這個北方人深深迷戀,不由感嘆福州真是個寶藏之地,竟藏有如此美妙動人的風景。

現在的西湖,可能不如古代那麼文雅清新,卻增添了許多煙火氣。福州西湖不像杭州,處處管制較多,作為城市名片來「哄」著。這裡24小時向大眾開放,你可以在湖邊跳舞唱歌,找一處空地打羽毛球,或者下棋打牌、喝茶聊天,愜意得很。(2021.7.1)


鼓山


「鼓山高聳閩江頭,面貌威嚴障福州。縱有颱風聲猖獗,從來不敢到閩侯!」

鼓山是福州第一山,也是福州最著名的景區。所以,到福州不游鼓山,那是枉到福州一次。

鼓山以其巍峨的山勢,深厚的歷史底蘊,如一尊石佛千百年如一日地坐鎮於閩江入海口,享有「閩山第一」的美譽。

7月2日一早,便從福州市內乘地鐵至鼓山站,開始了登鼓山之行程。

進入景區大門,便踏上鼓山古道。鼓山古道指的是從福州市區廨院到湧泉寺的古道,始建於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途中每隔一里就設一亭,共計有仰止、觀瀑、乘雲、半山、茶亭、更衣和駐錫7個亭。這些古亭不僅為遊山玩水平添了不少樂趣,更讓遊客隨時隨地都有地方歇腳,大大降低了登山難度。

登鼓山,遊人喜歡拾級而上,忽而小憩,忽而疾行。縱使景隨時遷,也無論是烈日當空,還是烏雲密布,不變的是道上行人——春夏秋冬,絡繹不絕。其中有登高健身的,有前來賞碑的,有閒亭會友的,更有沒事就來的。對於熱愛鼓山的福州人來說,鼓山儼然已經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登山路上,遇見一僧人,他赤腳登山, 三步一叩首,向著湧泉寺一路跪拜。儘管天氣炎熱,僧服都已濕透,但一路跪拜不舍。其情其境,讓人感慨!其信仰之真,其信念之篤,讓人感動。

鼓山登山古道有千年歷史,現仍保留2633級,1800米多長。古道沿線古木參天,文化內涵豐富,風景優美。石階蜿蜒而上,途中有七座涼亭。

順著台階一路攀爬,儘管古道隱於密林之中,陰翳蔽日,但是擱不住高溫天氣,每個登山者都早已是汗流浹背。很多遊客都是赤膊上陣了。

盤山路上,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路旁的峭壁靈石上那些琳琅滿目的摩崖石刻。這些石刻或雄奇或古怪、或靈秀或樸素,天下名人筆跡薈萃於此,龍吟虎嘯。

這其中,靈源洞是全山摩崖石刻最集中處,有宋以來的真、行、草、隸、篆書體的題刻100多段,被譽為「東南碑林」。其中喝水岩壁上,有朱熹所留徑達四米的「壽」字;松關亭邊上有文天祥所留「忠、孝、廉、節」四字;全山最早的石刻為北宋大書法家蔡襄所刻「游靈源洞」。

而清代書法家秦箎所題「虎」字的故事最為離奇。傳說古時鼓山上常有惡虎出沒,當地百姓找到虎穴,用磚石封住,並請秦箎在石上寫「虎」字警示遊人。但沒想到秦箎的字因為太活靈活現成了「虎精」。幸好,一名法師路過此,在「虎」字旁刻上「南無增福壽佛」,鎮壓住了虎精。從此,鼓山再無惡虎。

鼓山的摩崖石刻是最著名的人文景觀。據記載,鼓山摩崖題刻共有180處,估計全山石刻不下300多處,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當代,前後延續近千年,內容豐富,字體篆、隸、行草、楷俱全,堪稱福州碑林,對研究中國 古代書法藝術有重要參考價值。

順著古道登上半山腰,就來到了湧泉寺。湧泉寺建於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初名華嚴寺。1407年改稱湧泉寺。明代時,該寺曾兩次毀於火災,後多次修復、擴建,形成今天規模,1983年重修至今,再無損毀。歷經多次災害與重修,如今的湧泉寺以其歷史悠久、寺貌宏偉坐實了「閩剎之冠」的美名。

湧泉寺建築格局十分奇特,被稱為「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整座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由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方丈室、祖堂、藏經閣、禪堂、念佛堂、庫房、客堂、齋堂等組成。從半山腰出發,順著一條石頭小徑蜿蜒前行,忽然柳暗花明,寺門一覽無餘。進入寺門,走過一對「千陶佛塔」,穿過天王殿,就來到了大雄寶殿。殿內釋迦牟尼三世佛不著梵服,只披漢裝,端坐其中;殿後,有尊重約1.15噸的「三聖像」,像前是一張被稱為鎮寺之寶的桑絲木長桌。據說殿內曾遭遇多次火災,唯有此桌至今仍完好如初,故而成名。雖然大雄寶殿幾經損毀,但寺內的藏經閣卻未曾遭遇過災禍。閣內藏有佛經兩萬多冊,其中最珍貴的當屬在國內已十分罕見的元刊本《延祐藏》。而湧泉寺方丈道霈法師著作《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也在其中,這是康熙年間極為重要的佛學著作,十分珍貴。藏經樓內所藏的佛經、佛像雕板共13375塊,馳名中外,曾被於1929年前來考察的日本佛教學者常盤大定博士譽為「中國的第一法窟」。

從鼓山到鼓嶺之間的公路,柳杉夾道,被譽為「福州最拉風山路」,但是由於時間關係,加之距離太長,有八九公里之多,我只有遠望的眼福了。但是,藍天白雲之下的鼓嶺巍然屹立,極為壯觀,讓人心生嚮往。

從湧泉寺出來以後,沿著鼓山古道一路回返,至眺望台,坐纜車下山。居高臨下,看閩江從福州市內蜿蜒而過,亦是一份美景。(2021.7.2)


三坊七巷

到福州,那肯定是要去三坊七巷的。因為三坊七巷對於福州來說,就像夫子廟對於南京、田子坊對於上海、南鑼鼓巷對於北京的意義……

三坊七巷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區域內現存古民居約有270座,有159處被列入保護建築。以沈葆楨故居、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等9處典型建築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築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的三坊七巷之行是從黃昏開始的,雖然無法進入那些諸如嚴復故居、林覺民故居等為代表的典型建築群,但是燈火闌珊時的三坊七巷更有一份獨具的魅力與氣韻。

沒有攻略,沒有規劃,也沒有導遊。純粹的隨心所欲,任意西東。這種漫無目的閒逛,也許更有一份自由隨心的情趣,也更適合夜色朦朧中坊巷裡的放鬆。

從黃巷裡進去,踏上斑駁的青石板路,瞬間回到了明清,回到了民國,那些古老的建築,無不散發著濃濃的歷史與人文的氣息,彰顯著沉鬱的福州地域文化特色。

走到巷子的盡頭,是一個鐫刻著「黃巷」的大牌坊,走出來,竟是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豁然通達的三坊七巷的主街道。

此時,華燈初上。街道上的紅燈籠以及店鋪的彩燈也次第亮了起來。

隨著摩肩接踵的人流信步,遇見坊巷就拐進去,走走停停,時而駐足觀賞,時而選景拍照。走夠了,然後再轉到主街道上來。

於是,衣錦坊、文儒坊、黃巷、宮巷、安民巷都成了身後的景致。

有人說,三坊七巷匯聚了福州的特色小吃,這話應該不假。看看三坊七巷主街道的兩側,最多最豐富的自然就是那些小吃店。永和魚丸、同利肉燕、鼎邊糊、木金肉丸、花生湯、芋泥……這些老福州地道小吃琳琅滿目,讓人垂涎欲滴。

我的腳步也不由自主走進了一家名為「葉氏魚丸」的小店,店主葉可欽很熱情地招呼,並殷勤招攬生意。看著店鋪牆壁上老闆與黛安娜的合影,聽著老闆對於葉氏魚丸的介紹,我點了一份名為「合家歡」的套餐。所謂「合家歡」,是一份匯聚了魚丸、魚滑和肉燕的套餐。一份套餐,品味三種美味,確是物有所值。從小店出來,繼續在三坊七巷閒逛。楊橋巷、郎官巷、塔巷一直走到南后街牌坊……

遙望鋪著青石板路的筆直街道,雕著花鏤的門窗,泛著水痕的木門,擠擠挨挨地一個接一個連過去,回望我的右側,那木質的兩層吊腳樓,被紅紅的燈籠團團圍住,有遊人坐在那裡悠哉閒哉,任憑車流人流從眼前呼嘯而過,擺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好一幅「坐看風雲起」的畫卷。

我們晃蕩在這裡的每一條小巷、石板路、馬頭形的白圍牆、每一座房屋,都有一個故事。此時此刻,留給後人的,只有回味的浮生……(2021.7.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