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宋、明的宰相制度

九曲三相 發佈 2024-04-28T06:17:01.472417+00:00

北宋沿襲唐制,中央朝廷大體上還是保留了三省六部制的架構,但經歷過晚唐和五代十國的軍事、思想衝擊,貞觀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基本已經不符合當時的需要,因此,北宋的三省六部制實質上已經不同於唐朝。

最近在看《紹宋》,對宋朝的官制比較感興趣,試著梳理一下,僅供娛樂。

北宋沿襲唐制,中央朝廷大體上還是保留了三省六部制的架構,但經歷過晚唐和五代十國的軍事、思想衝擊,貞觀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基本已經不符合當時的需要,因此,北宋的三省六部制實質上已經不同於唐朝。

北宋國祚來自於後周。公元960年,後周都檢點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篡奪了後周江山,改國號為宋。這個立國過程和之前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立國基本一致,都是武將篡奪前朝江山。

因此,趙匡胤對於手下大將的猜忌心與提防心是高度緊繃的,當了皇帝以後整日冥思苦想的就是如何防止「黃袍加身」的事件發生在自己子孫頭上。由此,趙匡胤在官制設置上進行了創新改造。

除了「杯酒釋兵權」外,趙匡胤並沒有設置丞相職位,相應職權分散到中書門下省(東府)和樞密院(西府)上,官職名稱叫參知政事、樞密使。東府正宰相官名為「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副宰相官名為參知政事,坐鎮政事堂,可以名正言順發布政令。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就曾出任過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開啟了著名的熙寧變法,可以最終以失敗告終。

在西府,設置樞密使、樞密副使,主管軍事決策事務,但總體來說,西府位階要低於東府。

無論是東府還是西府,都向皇帝報告,接受皇帝的詔令。雖然東西二府可以封駁皇帝的詔令,但一般情況下宰執不會如此讓皇帝下不來台,而是採取請請辭的形式來勸諫皇帝收回成命。

所以我們會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看到,大臣們經常用請辭的方式來「要挾」皇帝,而皇帝一般情況下不會允准,除非確實兩看相厭,皇帝也會通過逼迫大臣請辭的方式來推行自己的政令。

宋朝官制非常複雜、臃腫,除了東西二府外,還有六部九卿,各種差使非常多,唐代權力較重的尚書、侍郎,到了宋朝慢慢被經略使、安撫使、制置使等官職取代,而且很多官職都加「權知」二字,意思是這是臨時差使,辦完了皇帝就會收回來。知州、知府、知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眾所周知的包青天官職其實是「權知開封府尹」,就是臨時管理一下開封府,實際上包拯擔任開封府尹只有一年多的時間。因為開封府尹位置非常關鍵、重要,宋朝一般是讓皇太子或者皇室擔任這一職務。比如宋太宗趙光義就在太祖朝擔任過開封府尹,也為其發動「燭光斧影」事變提供了便利。

隨著宋朝官職越來越多,名譽官和事務官的日漸分離,冗官現象十分嚴重,給財政帶來了巨大負擔,後期也曾改革,但大多不了了之,而隨著北邊遊牧民族南侵,宋朝接連受到遼、金、蒙古的侵略,終於失去了統治地位。

後面的元朝和明初,也基本沿襲了宋制,維持了宰相制度。但明太祖處置了胡惟庸案後,決定廢除宰相制,實行內閣制,將權力更加集中到皇帝手中,並留下兩條遺囑,一是禁止宦官干政,二是禁止恢復宰相制度。

可惜,朱元璋死後,子孫不孝,這兩條遺詔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有明一朝,知名的大太監把持朝政就有好幾個,比如王振、劉瑾、汪直、曹吉祥、馮寶、魏忠賢、王承恩等,都曾權傾朝野、顯赫一時,甚至皇帝都在其掌控之下。

至於宰相制度,雖然沒有明面上恢復,但中後期的內閣首輔實質上已經行使了宰相的職權,在某種程度上,內閣首輔的權限還要超越宋朝的參知政事,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片苦心都被子孫糟蹋了。

由此觀之,無論是秦以來的丞相制,還是明以後的內閣制,本質上都是皇帝治理天下的模式選擇,有其歷史特色以及現實考慮,至於到底是君權、相權相互制衡好,還是君權大於相權更好,取決於皇帝本人的英明程度以及宰相的專業能力。

當然,好的制度有利於充分發揮君權集中和相權制衡各自的優勢,避免一方獨大造成可能的權力濫用或者權力真空,影響帝國統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