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嶺長城至關重要的建築——烽火台

八達嶺長城 發佈 2024-04-28T06:20:55.313734+00:00

據古代文獻記載:烽火台的建築早於長城,自長城出現之後便與長城緊密連成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長城是世界上規模最為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她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霜雪雨,見證了太多的民族紛爭和朝代更迭。據古代文獻記載:烽火台的建築早於長城,自長城出現之後便與長城緊密連成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烽火台又被稱作烽燧、烽堠、墩台、煙墩等,是我國古代瞭望敵情,利用煙、火等快速傳遞軍事情報的軍事防禦設施。烽火台大多修築在軍事要塞長城之外的高山之巔或平川地勢較高的交通要道之上,以便能夠儘可能俯瞰重要的交通要塞。烽火台往往是一系列的墩台,每隔一定距離,就築起一座,綿延不斷;而且站在其中任何一座烽火台上,既能舉目遙望前邊一座,也能回顧後面一座,構成一個傳遞軍事情報的「信息網絡」。



烽火台一般是獨立的建築,是因地制宜建造的,有用夯土打築的、有用石塊壘砌的、有用磚石砌築的,也有裡面夯土外面用磚包砌的。烽火台的形狀因年代、地區不同而不同,大體為方形、圓形兩種。



2700多年前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故事,就是一個利用烽火台向各地諸侯傳遞消息的例證。據《史記》記載「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烽火台很早就作為重要的軍事預警和防禦設施被廣泛應用於邊境。



自秦漢以後,烽火台就與長城密切連接成為一個整體,構成了長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長城沿線的烽火台,有的在邊牆以外,向遠處延伸;有的在邊牆以內,與關隘、鎮所相連;還有的在長城兩側,緊靠城牆。早期的烽火台,還與王朝都城聯繫,以便儘快向朝廷報警。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其作品《春望》之中也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詩句,這也是邊境烽火制度的真實寫照。明代的長城防禦體系自然也沿用了烽火台傳遞邊境軍事信息的這一做法。據明代著名將領戚繼光所著的《練兵實紀》中記載「大約相去一二里,梆墩相聞為一墩……薊鎮邊牆延袤二千里,不過三個時辰可遍」。由此可見烽火傳遞信號之快,在古代足以決定一場戰役的成敗,及至敵人臨近,長城守軍則早已做好了禦敵準備。



從西周至漢、唐,再到明代,我國烽燧制度不斷發展完善。長城出現以後,烽燧制度便與長城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共同組成了軍事報警的防禦體系,並在戰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八達嶺長城外的南北山坡山,各有一座烽火台。據明王士翹《西關志居庸卷》之二【墩臺】記載:昌鎮居庸路八達嶺關「北門鎖鑰」關門之外,東、西兩側不太高但險峻山頭之上各有一座墩台。「八逹嶺東山墩,衝要。離關二十五里,夜不收二名。西山墩,衝要。離關二十五里,夜不收二名。現國家長城遺產網將其標註為「烽火台」或「烽堠」,關於這兩座墩臺到底是「烽火台」還是「護城墩」仍有待進一步考察。



文字:北京延慶明代長城研究

北京長城歷史與文化

圖片:陸軍、網絡

編輯:周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