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唐朝拖了將近一個半世紀才滅亡

微笑小羊yyk 發佈 2024-04-28T06:50:35.054555+00:00

一般人所說的「唐朝三次中興」是指: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新政,唐宣宗的大中之治。在762~766這五年裡,唐代宗、郭子儀這對親家合力平定了安史之亂、僕固懷恩之亂,擊退了吐蕃入侵,把回紇從敵方變回盟友,除掉了李輔國、程元振這樣的大宦官,加上理財專家劉晏、宰輔幹吏元載,國家正式從動盪歲月進入穩定發展期。

因為唐朝在安史之亂後「中興」過,而且次數不少。一般人所說的「唐朝三次中興」是指: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新政,唐宣宗的大中之治

但如果換成「唐朝三段中興」就有所不同了,「次」是列舉實例,「段」是歷史分期。我所認為的「唐朝三段中興」:

.一、大曆建中之治(766~782)

在762~766這五年裡,唐代宗、郭子儀這對親家合力平定了安史之亂、僕固懷恩之亂,擊退了吐蕃入侵,把回紇從敵方變回盟友,除掉了李輔國、程元振這樣的大宦官,加上理財專家劉晏、宰輔幹吏元載,國家正式從動盪歲月進入穩定發展期。

大曆年間,唐代宗繼續除掉了大宦官魚朝恩,收回宦官軍權,後期拿下恃寵而驕的宰相元載,熬死割據河朔的魏博強帥田承嗣。同時,郭子儀帶領馬璘、李抱玉、崔寧、李晟、渾鹼、馬燧、段秀實等名將鞏固了邊境防禦體系,給吐蕃、南詔、党項等異族入侵者造成巨大殺傷。劉晏主持全國鹽鐵、漕運等財政事宜,為中央、地方的用度提供物質支撐,恢復社會穩定。

建中年間,唐德宗繼位之初,用楊炎推行「兩稅法」,完成了唐朝「租庸調」向「兩稅」的稅制變革。從按人口收稅轉型為按資產收稅,調節了貧富分化的程度,緩解了社會矛盾。

大曆建中年間的內外形勢、採用舉措,都可與西漢「文景之治」相對比,但只持續了17年即被戰亂打斷,且處於開元天寶盛世之後,實在渺小。該時期的詩文作家,以張繼、劉長卿、「大曆十才子」為代表,書法大家有顏真卿。

二、貞元元和之治(786~820)

在783~786這四年裡,唐德宗下《罪己詔》,李晟收復長安,唐軍平定朱泚、朱滔、李希烈的叛亂,從河朔三鎮的地盤上嵌入了忠於朝廷的橫海、義武兩鎮。

貞元年間,朝政中樞有名相李泌、陸贄,地方有韋皋、范希朝、高崇文等名將,北和回鶻、南通雲南、西結天竺、大食以困吐蕃。雖然軍權重新授予宦官,但已分割為左右中尉,到元和年間又以左右樞密使分宦官之權,並加強了神策軍戰力。唐德宗讓地方藩鎮進貢,收入私庫,變相加強了中央財力。

元和年間,唐憲宗用杜黃裳、李吉甫、李絳、武元衡、裴度等為相,形成了唐朝第三次賢相團(前兩次是貞觀之治、開元之治的賢相團),用李愬、李光顏,相繼平定西川、鎮海、夏銀、淮西、淄青的割據,收服盧龍、魏博、成德,完成全國統一,推行刺史、節度使分治地方。同時,史敬奉、野詩良輔、郝玼抵禦吐蕃,以名雄邊。

韓愈、柳宗元發起「古文運動」,白居易發起「新樂府運動」,元稹、劉禹錫、李賀、賈島、孟郊、張籍、王建等詩人輩出,唐代燦爛的文化進入第二春。同時,清虛子通過煉丹試驗,完善了火藥配方,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普及,對書籍知識的傳播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因為商業繁榮的需要,飛錢誕生,成為中國紙幣匯兌的先驅。業務的忙碌催生出算盤,中國數學界從籌算時代進入珠算時代。

貞元元和年間,本土形勢日漸好轉,西域唐土則逐漸被吐蕃、回鶻所據。值得說明的是,貞元年間唐朝派出了使團經南海、印度洋、波斯灣到巴格達聯絡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早鄭和下西洋六百多年,而且從「唐詔點蒼山會盟」到「唐蕃長慶會盟」的接近二十年裡,唐朝在南詔境內實現了長期駐軍。本段休養生息持續了34年,到元和末年的統一,內政、外交、軍事、文化、科技、經濟都達到安史之亂以後的一個高峰。

現代影視講述貞元、永貞、元和年間的有《舞樂傳奇》《大刺客之聶隱娘》《金縷衣》。

.三、武宣懿之治(840~873)

在835~840這五年裡,牛李兩黨骨幹從地方逐漸回歸中央,對「甘露之變」引發的危局進行干預,使中樞恢復正常運轉。唐文宗雖自詡「周赧王、漢獻帝」,又哀嘆「去朝中朋黨難」,但仍實現軟著陸,壽終正寢。

唐武宗繼位後,年號會昌,重用名相李德裕推行一系列新政,貶黜牛黨成員,抑制宦官權勢,討平澤潞,驅逐回鶻,釋放僧侶奴僕促進生產,唐朝迅速恢復到元和末年的良好局面。此時有名將張仲武、劉沔、石雄,回鶻亡國後,新的草原霸主黠戛斯臣服於唐。

唐宣宗繼位後,年號大中,罷黜李德裕,用牛黨成員執政,仍然抑制宦官,建立情報網,整頓吏治。瓜沙漢人張義潮收復河西十一州,歸唐求冊命,唐朝授予歸義軍番號,又派兵從分裂的吐蕃里收復五州七關,降服党項部落,中晚唐疆域進一步擴大。

唐懿宗繼位後,年號咸通,通過涼州會戰、庭州會戰、于闐歸唐,帝國的觸角重新伸到東疆、南疆。南詔在歸附唐朝七十年後,實力暴漲數次入侵安南、西川、黔中,高駢、顏慶復等名將其擊退,經過十多年的唐詔戰爭,南詔國力被嚴重削弱,被唐人後裔鄭氏篡國。唐懿宗重用路岩、韋保衡把持朝政,抑制宦官,以及牛李兩黨殘餘勢力,後來路韋爭權,相繼被罷黜。

武宣懿三朝33年裡,李商隱、杜牧、溫庭筠、段成式四人的文學成就極高,是詩歌、駢文、詞曲、傳奇的高光時刻,還有皮日休、陸龜蒙、羅隱、司空圖、「咸通十哲」等詩人同期,書法大家有柳公權。

現代影視講述會昌、大中、咸通年間的有《法門寺猜想》《宮心計》《薛平貴與王寶釧》《凰圖騰》。

.唐自安史之亂以降,政治、文化以元和為最,經濟、疆域、外交以咸通為最,軍事、安定以大中為最,氣象以會昌為最

《舊唐書》對中晚唐的一些皇帝評價都蠻高,因為比五代列國強得太多。到了《新唐書》除了唐憲宗,其餘皇帝全部給差評,因為重文抑武,視藩鎮為洪水猛獸。

正如明朝的一些皇帝(英宗、成化、正德、萬曆、天啟)能翻案一樣,很多固有印象並不可靠 —— 唐代宗原本是「唐世宗」因避諱才稱代宗,這無疑降低了他的地位;德宗後期貪財好物,實則是吃一塹長一智積蓄財力以削藩;懿宗可與萬曆帝相比較,接手起點、對外戰績、對內壓文官、留下的爛攤子。

懿宗時民變漸起,但都轉瞬即被撲滅。浙東裘甫,半年即亡;桂林龐勛,轉戰徐泗,一年即亡。王仙芝、黃巢的星火,若非遇到孤家寡人的小皇帝,恐也是一兩年即被掐掉。

就像陳碩真、袁晁、方臘、唐賽兒,名氣不小但都是幾個月即敗亡,劉六劉七還堅持了三年,也沒見「明亡於正德」,更有白蓮教大起義持續十年,也沒見「清亡於嘉慶」。

唐末的人回憶僖宗初年,還是承平之世,就像後來宋徽宗時,突然就over了。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的「安史之亂」通常被認定為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甚至也被認為是整個中國歷史發展上的重要轉折點。這場叛亂之後的唐朝被地方割據勢力孤立起來,最終也被藩鎮勢力所取代。那麼,「安史之亂」後已經出現了唐朝走向滅亡的趨勢,而唐朝國祚為何又繼續維持了長達一百五十年呢?

近代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曾經在他的《唐代政治史論稿》中表達了這一一個觀點:唐朝經歷了著名的「安史之亂」後仍然能夠在八世紀後期和九世紀幸運地維持其統治,主要原因就在於唐朝征服成功地維繫了西北-東南的軸心

這個觀點顯然是是在地緣政治的角度出發的,但唐朝之所以能夠在「安史之亂」後全國大部分藩鎮已經擺脫中央的控制,出現「朝廷專事姑息,不能複製,雖名藩臣,羈縻而已」局面的情況下,依然苟延殘喘了長達一百五十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征服成功地將四個對它至關重要的區域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劍橋中國隋唐史》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這四個關鍵區域中的第一個當然就是京畿地區的關中道,關中地區雖然在經過安史叛軍的占領及掠奪之後已經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唐朝中1央政·府所依賴的資源也已經大幅縮減,但是長安依然是唐朝的政治中心,依然是諸多依然願意效忠李唐皇室的百姓心中的聖地。

第二個關鍵區域就是西北的邊境。在唐代宗(唐玄宗的孫子)晚期,幽州、魏博、承德、平盧、襄陽、淮西這六個節度使可以說是已經完全不受唐朝中央的控制,但是它們都集中在唐朝的東北方向,而西北方向雖然曾經也發生過叛亂,但是朔方、邠寧、鳳翔、山南西道等西北邊境的藩鎮因為缺乏獨立發展的地方資源而無法擺脫唐朝中央的控制。它們依然向唐朝效忠就意味著唐朝能夠以一定的實力防止來自西部的最大的外部威脅而專門從事壓制東部藩鎮的工作。第三個關鍵地區就是長江淮河流域。「安史之亂」爆發後,北方的經濟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但是戰亂較少的南方則受到了較小的衝擊。長江和淮河流域在南北朝和隋朝時期就已經表現出了其擁有迅速擴大的生產力、急速增長的人口以及繁榮發達的商業等方面的優勢。而在「安史之亂」後這裡更成為維繫唐朝命脈的關鍵地區之一。

第四個地區是運河地帶,南方的眾多資源都依賴於運河傳輸到關中地區,所以運河堪稱唐朝的命脈所在,失去它則失去了關中的補給。「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在西北邊境和運河地帶傾力部署了大量軍隊,一方面用以保持西北邊境的安寧,在內憂不斷的情況下避免外患;一方面則是用以維繫唐朝中央的補給線,讓唐朝在缺乏地方經濟來源的條件下依然能夠維持其自身的生存。然而,唐朝中後期的幾位皇帝(尤其是唐德宗)雖然曾經盡力控制藩鎮勢力,但也因為唐朝政府在「安史之亂」後威信掃地並且勢力銳減,他們最終沒有把大權再次收回,強盛的唐朝最終因地方勢力太大而再次走向分裂。

自安史之亂後,各地藩鎮便成為大唐王朝的三大支柱之一,和中樞的南衙(朝堂官僚集團)北司(控制中央禁軍的宦官集團)一起,切實有效地維護了帝國統治百年。也正是藩鎮名將的累累戰功,讓唐朝得以打垮吐蕃,攻滅回紇,打殘南詔。甚至實現了版圖復興,收復了除漠北、西域外全部失土,疆域甚至超過宋朝最強盛時期,而且這樣的版圖還維持了近半個世紀。

安史之亂後,河西、隴右一度沒於吐蕃;安西、北庭被隔斷交通,堅守四十餘年後亦沒於回紇。人口也從盛唐時的九百萬戶降低到五百萬戶,國力大損。

四方胡族侵攻,中樞權威不復,河朔地方實際割據,地方上那些包括那些平亂功臣、安史餘部在內的驕兵悍將橫行,這種情況下,初唐、盛唐時的中央集權體制已不合時宜,難以為繼。因此推廣藩鎮制度,分權地方,廣設節帥來共治天下,對唐朝中樞當然是不得已,但同時也適應當時的國家形勢,實有其有合理性與必然性。如果藩鎮當真是朝堂中樞必欲除之而後快之物,唐朝就根本不會在河朔三鎮與朔方等舊藩鎮之外,又不停在江淮、汴梁、劍南這些戰略重地增設新藩鎮了。

經歷建中兵亂、元和削藩、長慶銷兵,中樞和地方多年博弈,朱泚李希烈這樣公然稱帝謀叛的藩鎮被誅殺,最桀驁的河朔三鎮亦不過劃地自守,再無造反甚至取代唐朝之野心,終於達成了契合雙方共同利益的平衡,在國家內部大體上保證了百餘年的和平期。藩鎮問題的核心,不在那些節帥,而在他們麾下的驕兵。這些全無畏上之心、忠誠之念的驕兵,陡然裁撤勢必激起大亂,以朝廷中樞財賦供養,亦是無底洞;

因此地方藩鎮對帝國的穩定起實際到了一個很好的緩衝作用。否則這些驕兵就不是整日鬧響、殺立節帥,而是和五代時那樣直接動輒換皇帝了。

唐憲宗「元和削藩」期間,田弘正率魏博歸附,劉總率幽州歸附,讓唐憲宗看似完成了「消除藩鎮、中興大唐」的赫赫武功。然而等到唐憲宗去世後,藩鎮的驕兵悍將造反,這兩位忠於中樞的節帥皆很快死於非命,成德、魏博、幽州三大藩鎮短短時間得而復失,正說明藩鎮割據,並不是節帥本人懷有對中樞的忠義之心就能阻止的,只因底下的驕兵悍將不肯答應。

事實上大多數節度使們過得並不舒心,絕非人們想像中割據自王的諸侯;相反,要時時看手下大頭兵的臉色,被以下犯上甚至被驅逐、被殺死、被滅門都司空見慣。可以說,這些節度使們也是當了朝廷應付這些驕兵的減壓閥、替死鬼。

所謂【爵祿、廢置、殺生、予奪,皆不出於上而出於下】,【由是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間則攻而族之。為上者常惴惴焉畏,苟得間則掩而屠之】

絕大部分藩鎮但求管理地方的權限父子相承,得到中樞認可,並無推翻朝廷或兼併其他藩鎮、擴大版圖之野心;

很多節帥都自願解除權柄,親身入質長安,但求為一富貴閒人,則平生足矣,同樣也是這個緣故。

唐朝後期體制是南方設置觀察使,用南方的賦稅去養北方的藩鎮,北方的藩鎮同樣負擔者為國家抵禦吐蕃、回紇、契丹等異族的責任,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王國。

朝廷的大部分政令包括兩稅法這樣的重大改革,同樣通行於各藩鎮。而朝廷歷次科舉後中第者,也能順利在藩鎮任職。最具獨立性的河朔三鎮,以地相傳,父子相承,唐朝中樞不能干預其繼承和內務,但畢竟還是漢人節度和兵士為主。而所謂「河北胡化說」,從司馬光到陳寅恪,指的都是當地占絕大多數的漢人,在和內遷胡人的混居中,變得和胡人一樣尚武輕文、不讀詩書、桀驁不馴、強悍難治;其地域民族認同感也一直是漢非胡,而不是一些一知半解之人以為的那樣,當地的漢人民眾當真被胡化,從此變成了胡人。

各大藩鎮在抵禦吐蕃、回紇、南詔、契丹等胡族政權侵攻,維護與收復王朝基本版圖,同樣功績卓著。

每年輪流秋防守御關中,最終合圍打垮吐蕃帝國的,是劍南東川、劍南西川、鳳翔、朔方、太原、邠寧、涇原、靈武、 劍南兩川、山南、鳳翔等藩鎮,對吐蕃發動遍布半個中國境內的全面進攻。

【是時,回鶻、太原、邠寧、涇原軍獵其北,劍南東川、山南兵震其東,鳳翔軍當其西;蜀、南詔深入,克城七,焚堡百五十所,斬首萬級,獲鎧械十五萬。振武、靈武兵破虜二萬,涇原、鳳翔軍敗虜原州。 】

其中坐鎮劍南西川的名將韋皋,鎮守蜀地二十一年,撫恤士卒,修飭邊防,累次出師,累積擊破吐蕃軍四十八萬,擒殺其節度、都督、城主、籠官等一千五百餘人,斬首五萬餘級。

更有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率眾於沙州起義,驅逐吐蕃守將,經年鏖戰, 前後殲滅吐蕃軍十餘萬 陸續收復沙、瓜、甘、肅、河、渭、涼、庭、西諸州,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河西山河,宛然而舊。

最終合圍攻滅回紇汗國的,全殲其三十萬部眾的, 是幽州、振武、河東各北方藩鎮兵馬,是在漁陽之戰斬殺俘虜回鶻軍九萬人,受降三萬人,俘虜回鶻王侯貴族一千餘人的幽州鎮將領張仲至, 是在 殺胡山之戰,擊潰其可汗親軍二十萬,斬首萬級,受降二萬餘人的河東鎮將領石雄。

最終打垮南詔王國,毀滅其奪取出海口、稱霸東南亞野心的,是先坐鎮靜海軍, 又移鎮西川的晚唐名將高駢,在克復交趾之戰,俘斬南詔軍4萬餘人,到西川後又連獲大勝,俘斬南詔軍6萬餘人,令南詔舉國只剩婦女耕種、幼童從軍,不得不屈詞請降,再難為患。

而且,唐朝宦官集團在中樞雖可大權在握,為更立天子的「定策國老」,但出外到地方時,權力卻受藩鎮相當程度監管。因此,唐朝宦禍對天下百姓的實質危害性有限,遠較中樞一呼則地方百應、生祠遍起為輕,正是藩鎮的制約之功。

如在唐文宗 「甘露之變」失敗後,宦官集團囚禁皇帝、大殺朝臣,一度氣焰囂張,正是在昭義鎮節度使劉從諫為首的各地強藩的聲討之下,宦官才被迫收斂氣焰。同時,之前被李訓鄭注幸進黨被貶斥的牛李兩黨高級官僚,回朝執政,重新達成南衙北司新的平衡。

各大藩鎮互相征戰兼併,其實是黃巢之亂,唐朝中樞權威崩潰後的事了,朱溫成功兼併其他河南藩鎮,南衙北司一齊被摧毀,帝國三根支柱盡去,則大唐至此亡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