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私人美術館舊藏中國璽印

文化藝術報 發佈 2024-04-28T09:07:32.714629+00:00

乾隆皇帝早期所刻的「敬勝怠」教子龍紋鈕,為壽山石質,印面呈橢圓形,長7厘米、寬4厘米、高8厘米。印面隨形雕雲龍紋,取蒼龍教子之寓。

教子龍紋鈕「敬勝怠」壽山石

尺寸:7cm×4cm×8cm重量:465g

乾隆皇帝早期所刻的「敬勝怠」教子龍紋鈕,為壽山石質,印面呈橢圓形,長7厘米、寬4厘米、高8厘米。印面隨形雕雲龍紋,取蒼龍教子之寓。橢圓形璽面為陽文篆書,刻「敬勝怠」,左右兩旁飾以左右對稱的卷尾螭龍紋。觀其印文,這種具有漢印遺風的字、畫結合形式,使印面富有動感,雙龍捧三字篆書的布局格式,與雍正帝所刻的「為君難」寶璽具有一脈相承之意。按其材質、雕工,及《寶藪》中鈐蓋的位置,應與另兩方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壽山石寶璽「乾隆宸翰」「惟精惟一」為組璽。

「敬勝怠」一語出自《大戴禮記·武王踐阼》,所言為歷史上著名的「丹書受戒、戶牖置銘」的故事。彼時,周武王初踐大位,召集諸大臣,問簡約而又能傳之百世之道。諸臣不能答,唯師尚父(姜太公)答曰:「……在《丹書》,王欲聞之,則齋也……道《書》之言曰:『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凡事不強則枉,弗敬則不正,枉者滅廢,敬者萬世。』……王聞書之言,惕若恐懼,退而為戒書……」師尚父轉述的是《丹書》之言:敬慎勝過惰怠就強盛,惰怠勝過敬慎就危亡;正義勝過貪慾就順吉,貪慾勝過正義就兇險。敬慎則享萬世。這就是簡約而能傳之百世之道。還說了「仁」的重要,如若不然,就會當世而亡。於是武王警懼起來,並在居住的周圍以及各種用器上面,刻以儆戒自律的箴言警句。

乾隆五年(1740年)時即有關於「敬勝怠」寶璽的使用記錄,故其刻制應在乾隆即位初期。乾隆帝所擁有的璽印數量多達1800多方,堪稱清代之首。根據《寶藪》的統計,其同樣一個璽文的印章會有幾十方,此寶璽所用的壽山石,也屬乾隆璽印常用的材質,在乾隆帝所擁有的1800多方印中,壽山石刻制的寶璽有609方、青田石190多方。

雍正御覽之寶璽印

雍正皇帝是我國封建社會晚期為國家為民族作出了貢獻的傑出歷史人物,他是一個勇於改革、奮發有為、勵精圖治的封建君主。雍正皇帝的寶璽反映了他的思想和心理活動、志趣與情感。故宮博物院現存雍正皇帝璽印160餘方,包括名號印、齋堂印、記事及成語印。雍正皇帝這批寶璽保留了下來,為我們研究雍正皇帝及當時的篆刻藝術提供了豐富的珍貴資料。

「雍正御覽之寶」,壽山石質,雕夔龍橋紐方形璽,漢文篆書。

此寶製作於雍正元年(1723年),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記載: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怡親王交四喜橋樑鈕壽山石圖書一方,奉旨:改做夔龍式,鐫『雍正御覽之寶』。欽此。於四月十九日四喜橋樑鈕壽山石圖書一方,改做夔龍,鐫『雍正御覽之寶』完,配做錦匣,怡親王呈進。」璽印鑑賞:「雍正御覽之寶」,壽山石覆斗鈕。其上正中瑾一,左右蟠螭各一。鐫陽文「雍正御覽之寶」漢篆字。

璽印使用:最能反映雍正帝在位期間的心態的寶璽應該是「為君難」,印面為橢圓形,鐫陽文「為君難」漢文篆字,壽山石雕螭鈕長方形璽。反映了雍正帝作為一個君主,在強化皇權與維護親情之間的矛盾心理。

宋 黃玉耄耋鈕「長樂無極」印

印文:長樂無極

本文選自2023年3月3日《文化藝術報》A08版

責 編 | 王越美

審 核 | 吳漢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