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罵慘的「高三誓師女孩」,刺痛所有中國學生

vista看天下 發佈 2024-04-28T09:13:16.248256+00:00

「沒有人是生來的弱者,沒有人是命定的草芥,同樣是寒窗苦讀,明滅暗燈,我們憑什麼甘於人後?同樣是披星戴月、夙興夜寐,為什麼不能是我為人先?」

誰能想到,高三女生一段平平無奇的演講,竟會掀起這麼大的波瀾——



在高考衝刺百日誓師大會上,激情澎湃地號召同學要苦讀、爭先、別鬆懈,本該是一管滿滿雞血。


她的演講稿聽起來也再正常不過——


「沒有人是生來的弱者,沒有人是命定的草芥,同樣是寒窗苦讀,明滅暗燈,我們憑什麼甘於人後?同樣是披星戴月、夙興夜寐,為什麼不能是我為人先?」


甚至,還化用了張桂梅華坪女子高校的勵志誓詞:


「我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



幾句下來,起承轉合、對仗工整,排比氣勢如虹,各方面滿足了一次考前動員該有的要素。


然而,這段視頻被發到網上後,圍觀者不僅沒有像當初被華坪女高那樣震撼、感動,反而施以了苛刻嘲諷。



有的說她演講內容唯成績論、功利迎合,評論區里不乏尖酸的用詞:


像班主任培養多年的線人、街道辦事處主任、女版「土豬拱白菜」。


也有人挑出她語氣誇張:三句全靠吼、很難不懷疑是傳銷現場、畢業後保險你來賣。


更老辣的賽博表情學專家們,則迅速在她的臉上解讀出了「兇狠猙獰」、「瘋狂偏激」。


核心一句話:小姑娘讀書都讀傻了。



說真的,很多人看「流量」拍國產劇,恐怕都沒那麼嚴苛。


國產劇里,小白花演戲時每塊面部肌肉各演各的、五官亂飛,依舊不缺好評,彈幕一片「嚶嚶嚶姐姐殺我」。


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對著台下幾百甚至可能幾千號人,在演講時緊張、激動到呈現出所謂的「用力過猛」,卻被幾十萬網民舉著放大鏡大肆挑剔。


怎麼,是覺得現在的高三生學業不夠重,還要學學表情管理課嗎?


所有體驗過誓師大會的人,對這種慷慨激昂的表演應該都已司空見慣——


可這件事詭譎的地方就在於,這一次大眾的怒火卻異常旺盛。



誓師女孩一段短短3分鐘的演講內容,被挑出來的刺很多。


比如那句「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本是諷刺科舉對人的抹殺,卻被她用在了誓師大會上,搖身一變成了一種洗腦大家聞名天下的成功學。


以及把考600多分定義為了唯一優秀的方式、把考試視為了人生唯一功利的選擇。


「一個學霸,卻對這一整套的填鴨式應試教育全無反思、只有盲從。」



開玩笑,誰心底不清楚,像誓師大會這種全校性活動,講究的就是一個「氣勢浩大」——


每一份演講稿背後經過多少老師的精心修改、每一個起承轉合有怎樣嚴格的要求。


看到的是一個被推上台、講得眉飛色舞的學生代表,台下卻是一整套極其成熟的誓師系統。



「打雞血」本就是誓師大會鼓舞士氣的一劑法寶。


早些年,衡水二中高考考前誓師大會,在大操場上,讓學生們組成不同的方隊,打出氣勢磅礴的「高三加油」四個字。


拉出印著誓師標語的紅橫幅:「自古燕趙多壯士,而今二中多雄才」、「今生只為高考狂,衝進重點孝爹娘」、「天空飄來五個字兒,那都不是事兒」……


這則聲勢浩大到上了央視的新聞,看得各地學生淚目、家長和老師紛紛沸騰。



一時間,拉熱血橫幅的風氣,在全國各大中學輪番上演。


並發展出逐漸離譜的變體:一到高考誓師日,全校師生就拉著橫幅搖旗吶喊,宣誓檢閱。


教室里掛滿了雞血口號,「生前何必睡,死後自長眠」、「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寧吃百日苦,不留終身憾」。



這種魔幻瘋狂的體驗,所有經歷過填鴨式教育的人應該都不陌生。


有人厭煩它:「有這功夫,多刷幾套卷子不好嗎,囉嗦、裝模作樣。」



幾乎全國統一的入場式、進行曲一響開始排大字。


由於人太多路繞得像貪吃蛇,喊口號、集體唱歌。


第一環節,校長發言」為了父母好好學習、不要辜負父母「,氣氛烘托堪比讓人潸然淚下的感恩教育;班主任還要求每個人寫一封信,給百日後的自己。


而學生代表國旗下講話,不過是這整個成熟模式里的一環罷了。


就像DNA一樣,這些記憶刻在了很多人的腦子裡,以至於畢業那麼多年後,原以為已經忘記,但看到熟悉的視頻時又會被喚起。



在那個氛圍里、在這種形式主義的語境下,不打雞血你讓她說什麼?


大家都別考了,就剩一百天了,好的還是會好、差的也沒戲了,大家一起擺爛吧?


誰能告訴我,一個儒雅淡定的誓師演講,應該怎麼說?


這到底是她個人的問題,還是整個應試教育的問題,你我心知肚明。



本質上,誓師大會就是一場大型打雞血現場,一場面向學生、家長和老師的集體表演。


它把整個高中對學生的鞭策和教育,都濃縮在了一場幾小時的儀式中。


通過這一整套的模式,灌輸給我們一種努力和回報真的成正比、即便最後100天也能創造奇蹟的「全能感」。


甚至——你可以通過這一場考試,徹底鯉魚躍龍門,實現階層躍升。



看到誓師女孩的新聞時,我腦海里第一個跳出來的畫面,就是國產劇《大考》裡的高考倒數200天誓師大會。


鏡頭掃過台下一排排的高三學生,全都是一幅死氣沉沉的臉、困得仿佛都快睜不開眼,倒霉催的樣就跟我當年一模一樣。


就在這時,貧困學霸高銘宇上台了,他目光如炬,他慷慨激昂,他大聲疾呼說自己要做「人中龍鳳」、「把所有看不起我的人都甩在身後」。



劇里,輿論的發酵路徑,也和這次的誓師女孩事件幾乎100%重合。


被網暴、被詆毀、被嫌棄是野心勃勃的卷王。


而就在去年,那句引發全網熱議的衡中學子「土豬拱白菜」,網友反感的底層邏輯也大同小異。



人們嫌棄它功利、不體面。


可就在幾年前,這種通過高考「拼過富二代」的敘事,也只是誓師文化里最常見的一種口號。




前幾年,大家對這類敘事的其實反應還沒有這麼激烈。因為學校是這麼教的,很多人也是對此深信不疑的。


那時網上有一條高考前宣誓視頻刷屏,所有同學都在班裡站著,老師把鏡頭一個個掃過去,同學們一個接一個大喊自己的志願:


「我七百一十分,北京大學!」

「我六百九十分,南京大學!」


大家主動喊口號、都覺得這很正常,然而現在評論區畫風卻突變成了怒噴。


也許,誓師大會一直沒變,變的只是大家的心態。



一位省重點中學的同事告訴我,她高三那年,每天早上六點鐘就要起來集體跑操。


有的班級做完操回去要走同一個通道,於是兩側班級的人都要一點點先走到中間,然後再回班裡。


而她們班,因為排號很靠後每次要多走十分鐘,一次大家集體擠著上樓時,她擠到了隊伍最後,年級主任就拿著喇叭開始大吼:


「你們這些人,落到最後已經證明有問題了!」


於是,在那一套上頭式的氛圍里,所有人都會齊刷刷地在嘈雜的食堂里背書、每天早上鏗鏘有力地在操場上「誓」五分鐘吶喊四字成語:


積極奮進!努力爭先!奮勇拼搏,我必成功!


它不是高考百日衝刺的特色,而蔓延到了整個高中。



而如今,這種雞血奮鬥敘事早已讓人疲憊不堪,於是有人藉機發泄、把自己對教育內卷的不滿統統撒在了一個女孩身上。


覺得自己上當受騙,發生在如此苦捱100天後,正式考入大學。


抬頭卻發現,迎面而來的還是新一輪的考編、考研。


打開手機,昨天看到211碩士畢業月薪5000、今天看到文科轉碼、明天碼農被裁。


然後在成為一名打工人後,在企業團建上、年會復盤上,再一次喊起那些奮鬥雞血式的誓師口號。


內心卻已經麻了,當「全能感」被一悶棍徹底打碎後,剩下的是無盡的內卷與空虛。



此時,再在新聞上看到一個女孩雙眼放光、激情四射地在那裡喊著「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勇進者勝,你註定不凡!」


當年自己或許也上頭地喊過的四字口號,如今看來都像是個笑話。


「原來努力和回報未必成性價比」、「沒被社會毒打過的人不足以談雞血。」

經歷過這一套流程的人,越是對誓師女孩呈現出來的中二熱血感到可笑,越說明這套奮鬥敘事如今正在失效。



有人說,誓師女孩的演講視頻,讓人想到了孔乙己。


以為知道四種茴字寫法就算是什麼本事,一身長衫就當成了人生的全部。


卻不知,離開浪浪山,還是浪浪山。



於是,有人跑去評論:


「絲毫不影響你長大後三千五的工資,寶貝你放心吧。」

「比爾蓋茨、馬斯克,在視頻前都聽著熱血沸騰。」

「當年我也600多分啊,現在還不是個搬磚的。」


看著是罵人,其實說的都是「失望」兩個字。



然而,人人都笑孔乙己,人人都是孔乙己。


網際網路上,誓師女孩把讀書、高考看作唯一上升的渠道;網際網路外,打工人除了不斷考試上岸,找不到其他所謂」活出自我「的途徑。


如今這種火遍全網的所謂」孔乙己文學「,也不過是我們所鄙視的」誓師演講「的另一種傳承而已:


哀嘆學習無用、堆積了那麼多的知識拿下了再高的文憑,前途卻依舊不咋地。



看著這些誓師大會上「傳銷式」雞血發言的後來者,看著下一批進場的演發出了過來人的感嘆:


敢情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一套還是一點兒沒變唄。笑死,居然還有人血沖大腦、信了內卷的邪。


可對於正身處其中、還未離開過象牙塔的一個高中生來說,又有誰能指摘人家天真中二。



在那段廣為流傳的演講視頻底下,一位網友解釋,誓師女孩就讀的學校是湖南桑植一中。


「我們這裡本就是個小縣城、大多貧困,加上剛經歷了疫情,是真的很需要一些逆天改命的鼓勵。」



在很多寒門子弟看來,不管先行者如何講述努力無用,高考依然是他們最公平的途徑。


即便這是很多人眼裡的幻光,但若要按頭讓他們把幻光也視為幻光,那才真的是沉入無邊的苦海。


我永遠記得高三那年站在學校操場上,望著集體放飛的氣球,那是我對未來最天真的期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