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急賺「快錢」的國產導演們,其實從沒停止過捧資本的「臭腳」

嘈坊 發佈 2024-04-28T09:35:34.020872+00:00

現在國產電影的上映,似乎總少不了「場外加戲」。一旦票房不理想,主創們立刻有話要說。導演哽咽流淚、官博破防上熱搜、水軍集體感慨觀眾「不識貨」。

現在國產電影的上映,似乎總少不了「場外加戲」。

一旦票房不理想,主創們立刻有話要說。

導演哽咽流淚、官博破防上熱搜、水軍集體感慨觀眾「不識貨」。

這些附加節目,有時候甚至比電影「本體」還精彩。

就比如今年的《深海》。

劇情好壞咱們先不談,導演的一番話屬實震耳發聵。

「下個片子要為投資人負責,做商業大片了。」

導演這句話還沒等落地,直播間彈幕瞬間刷屏。

「《深海》這部片子很有深度,簡單點說,這電影挑人」

「《深海》這部耗時七年打造,用心鑽研劇本的誠意之作如果這次票房不佳。

大概之後也很難看到類似的作品出現在大熒幕上了,能恰爛錢誰還好好拍,都去玩《熊出沒》吧」

以上這些言論著實讓人費解。

難道在中國只有商業電影才賺錢,票房不佳就是觀眾看不懂,觀眾不買帳,以後從業者就都不好好拍電影了?

觀眾到底做錯了什麼,要被這樣道德綁架。

除了較為溫和的「文斗」,主創們還有更加粗暴的「武鬥」。

你說我營銷翻車是吧?

律師函警告了解一下。

你說我票房不夠高,沒法拿冠軍是吧?

「幽靈場」了解一下。

這年頭,消費者想好好看個電影都得小心翼翼是吧?

咱就是說,但凡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小心思多用在正地方。

國產電影的整體質量,會一年不如一年嗎?

不止這些,其實老嘈早就發現,有一些畸形的東西,正在中國電影圈裡野蠻生長,而他們也從未停止過捧資本的「臭腳」。

一、票房不夠賣慘來湊

實際上「賣慘」這件事在各行各業都不少見。

只是近幾年的電影圈太明目張胆,讓觀眾感到反感,從而把所有行業的遮羞布一起扯下。

比如今年《深海》導演田曉鵬的「emo直播」。

在直播過程中,田曉鵬對《深海》票房未達預期的原因進行了深刻反思,投資過大、排片不夠等因素均被納入考量。

導演如此掏心掏肺傾訴,《深海》的粉絲見狀也很「上頭」。

在各大社交平台呼籲大家踴躍購票,「一起拯救國漫未來」。

也許田曉鵬本無賣慘的意思,但他客觀上確實達到了賣慘的效果。

可票房不是「哽咽哭訴」就能飆升的,排片也不是電影院做慈善贈送的。

《深海》製作成本高昂,題材卻小眾,註定了「叫好不叫座」。

田曉鵬這樣一番操作,頗有「道德綁架」之嫌。

賣慘激起觀眾同情心只是一時之計,幕後創作的種種不易並不必然構成觀眾買票的理由。

使用賣慘手段「反炒營銷」的導演,遠不止田曉鵬一個。

今年《中國桌球》的導演鄧超,和去年國慶檔《五個撲水的少年》的導演宋灝霖,都玩兒過這一招兒。

從《中國桌球》開始宣發,鄧超的宣傳策略就沒離開過「賣慘」

改檔、親身上陣拉票房、承認電影拍得不好、直播賣票吼到面紅耳赤。

最後沒辦法,鄧超語重心長的說道:「全劇組都不容易」

可惜他感動了自己,感動了劇組,感動了粉絲。

誒嘿,就是沒感動觀眾。

相較鄧超,導演宋灝霖則更加直接,將一個「慘」字發揮到了極致。

「主旋律」大製作《長津湖》幾乎吸乾了國慶檔的排片,《五個撲水的少年》導演為了宣傳電影,直播到凌晨,說了上百遍電影的名字。

在直播期間,該導演主動連麥五十多個網紅,一遍遍放下自尊懇求幫助,結果九成多人毫不留情地掛斷了連線。

慘嗎?慘。

有用嗎?無。

導演賣慘獲得了觀眾的些許憐憫,但對票房帶動作用有限,《五個撲水的少年》終究沒躲過「陪跑」的命運。

質量尚可的電影在賣慘,公認爛片也在賣慘。

《爵跡》撲街讓郭敬明慌了神兒,drama不斷他開始了「淚灑發布會」的戲碼。

「我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書迷恥於對外說出粉絲身份,我想用優秀的電影回饋他們。」

郭敬明的賣慘發言,「情真意切」。

但問題是,郭敬明的粉絲之所以背上「庸俗」、「品位低下」等標籤,那不是因為他抄襲又嘴硬嗎?

相信我,你但凡不抄襲嘴不硬,你的粉絲根本不需要你賣慘。

有因必有果,今日的卑微是在償還昨日的「債」。

當郭敬明憑著虛浮拜金的《小時代》系列賺得盆滿缽滿時,口碑大崩盤的種子早已種下。

觀眾累積的不信任,遠不是幾句輕飄飄地賣慘就能抵消的。

二、不怪電影不好,只怪觀眾不懂

如果說賣慘營銷表面上還有反思的態度,那導演下場內涵觀眾缺乏電影審美。

「山豬吃不了細糠」。

那就是赤裸裸地傲慢了。

你說《無極》一句不好,陳凱歌能記你十年。

堂堂金棕櫚大導不惜跟網紅置氣,狀告《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作者胡戈,「維護電影名譽」。

吐槽:「現在觀眾還達不到理解《無極》的水平。」

因為票房不理想發飆大吼:「你這麼說我很不高興」。

這樣失態,可真沒有大導演的風度。

但凱子哥好歹是為票房的真金白銀氣急敗壞,而很多導演diss觀眾甚至都不需要真憑實據。

只需所謂的「逼格」就可以形成鄙視鏈。

現在的國產影視圈,是個小眾文藝片就要鼓吹「滄海遺珠」,票房一不理想就要diss觀眾沒品位,「只配看主旋律正能量」。

廣大觀眾仿佛不再是電影從業者的衣食父母,而是他們的奴才。

消費者要像財主一樣砸錢,像丫鬟一樣「跪舔」,他們才滿意。

就因為觀眾抱怨《一步之遙》劇情莫名其妙,姜文就說自己是在「包餃子餵豬」,把自己擺到了「開啟民智」的崇高地位;

就因為觀眾嘲諷《私人訂製》搞笑橋段低俗,馮小剛就說「垃圾電影遍地是因為垃圾觀眾太多」,甚至開「豆瓣都是大尾巴狼」的「地圖炮」。

你以為馮小剛辱罵完觀眾就罷手?才不,他還敢「碰個大的」。

《芳華》的「撤檔風波」,明明是出品方擔心排片不利主動逃檔,馮小剛卻「甩鍋」電影局審核,暗戳戳內涵「創作環境不自由」

通過「暗示不過審」碰瓷官方反炒電影,還為撤檔事宜專門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將作秀進行到底。

馮導,真有你的。

這場發布會堪稱「騷操作」不斷:

先是導演馮小剛為《芳華》延期上映鞠躬道歉,當記者問及撤檔原因時,他一臉沉痛語焉不詳,仿佛有莫大苦衷;

接下來,女演員們「閃亮登場」,來了出兒聲勢浩大的「集體道歉」,然後不約而同泣涕漣漣哭作一團,紅眼圈仿佛在訴說委屈。

這場炒作表演,比《芳華》中任何一處場景都生動感人。

唯一狀況外的男主黃軒滿臉尷尬,呆滯的神情似乎在詢問「這是在幹什麼」

辱罵觀眾審美、內涵創作環境、碰瓷官方審查,在國產電影導演們心中,似乎全世界都不配欣賞他們的「驚艷大作」了。

可事實究竟如何呢?

觀眾想看《摔跤吧爸爸》這樣的作品,國產電影導演們卻滿腦子《過來吧小姨子》或《別這樣姐夫》。

自己境界上不去,就不要怨天怨地了。

有那時間多琢磨琢磨,《我不是藥神》這種電影都是咋拍出來的。

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要說教

自鳴得意還不算,有些國產電影的導演們說教欲還特別旺盛。

他們喜歡把自己當「啟智先師」,在電影中長篇大論輸出個人觀點。

曾幾何時,列位大導熱衷於「定體問」、「這國怎」、「我陷思」。

任何矛盾,都能拐到「體制問題」;任何衝突,都能揭露「社會黑暗」。

他們的想法和西方影評人不謀而合。

當一部部帶有醜化祖國色彩的電影獲得了國際榮譽,大導們仿佛掌握了「成名密碼」,爭先恐後塞「私貨」。

取景必去最落後的農村地區,情節發展必然涉及齷齪「下三路」,似乎不抹黑些什麼,就無從證明自己思想的「深邃性」。

而現如今,國產電影似乎又步入了另一個極端。

《戰狼2》開啟了國產「主旋律」電影的「黃金時代」,最近幾年,抗日、朝戰、抗疫、撤僑、扶貧等「正能量」題材電影如雨後春筍般爆發。

再正確的道理,觀眾聽多了也會煩;再感人的精神,大家品多了也會膩。

愛國愛黨、銘記先烈、尊敬各領域人才貢獻,本應是「潤物細無聲」的思想教育。

強行灌輸只會適得其反,讓好話變味兒,成為「正確的廢話」。

這些年「主旋律」、「正能量」電影越來越多,實在有些「營養過剩」了。

「陶冶情操」太多次,觀眾會煩,市場反應會「逆反」。

《長津湖》上部刷新華語影史票房紀錄,下部後勁兒疲軟,縮水十餘億;

《奪冠》獲得了八餘億票房,同題材的《中國桌球》折戟院線,首日票房不足千萬,累計票房看趨勢更是過億都難。

並不是觀眾不再擁有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而是生硬的說教、刻板的教育實在「遭不住」。電影是娛樂,而不是「上課」。

四、不是喜頭悲尾的「喜劇」,不能算好「喜劇」

現在的國產電影劇本,越來越向央視春晚小品看齊。

除了喋喋不休說教,「喜頭悲尾」強行煽情也學了個十足十。

曾經的開心麻花團隊,是「麻花出品必屬精品」的「喜劇扛把子」;而現如今,它已經成了動不動就煽情的「煩人精」。

去年五一檔《哥你好》在煽情,暑期檔《獨行月球》在煽情,今年元旦檔的《絕望主夫》,依舊在沒完沒了搞煽情。

無論「大男主」、「大女主」還是群像劇,無論科幻題材還是女權話題,開心麻花的喜劇片,總要想方設法「催」觀眾的眼淚。

最讓人難受的,是本來笑的好好的,突然就拍個笑容漸漸凝固在臉上的鏡頭。

真讓人遭不住。

不哭顯得冷血,想哭又實在真情實感不起來。

觀眾看這種「喜頭悲尾」的偽喜劇電影,沒感受到搞笑,只覺得受罪。

不止開心麻花出品的喜劇片尷尬,在「喜頭悲尾」的「妖風」籠罩下,整個國產電影市場已經看不到幾部不尬的喜劇電影了。

一部「笑中帶淚」的《你好李煥英》是新穎、是感動,部部都是高仿「李煥英」,華語喜劇片的未來就十分可怕了。

喜劇大師陳佩斯是說過「喜劇的內核」是悲劇,但他也說過「喜劇沒有笑就不是喜劇了」。

「高級」不是尷尬的遮羞布,如此煽情不要也罷。

「小品王」趙本山曾說過:「春晚小品的最大主題是快樂。」

同理,國產喜劇電影的最大主題,也應該是快樂,而不是眼淚。

五、拼盤電影糊弄事

說小品誰是小品,春晚小品有的毛病國產電影全都有,甚至還會「創新」。

小品演員們再「擺爛」,也不敢堂而皇之將完全不同的劇本強行合併成一個節目;可國產電影的主創,敢把「短故事集錦」搬到大銀幕。

「綜藝大電影」的噩夢尚未結束,「拼盤電影」又來荼毒觀眾的眼睛了。

從《我和我的祖國》開始,《我和我的XX》系列每年都在院線來一遭兒。

五六位「畫風迥異」的導演,幾群不知所謂的演員,一個籠統的宏大命題,電影就在這種狀態下完工。

起承轉合?劇情完整性?要這勞什子做甚。

一部「拼盤電影」能分別講幾個不同短故事其實已經很有「誠意」了,要是真想糊弄觀眾,還可以一個故事講三回。

是的沒錯,《金剛川》就是這麼幹的。

管虎美其名曰「多角度敘事」,其實就是三位導演按自己習慣,把一個事件拍三遍。

如果成片能有《羅生門》的效果,觀眾也不會有抱怨。

可問題是這仨導演風格完全不「兼容」,大家的觀影體驗好似「過山車」。

觀眾默默在心裡罵娘還則罷了,要是敢公開吐槽,立刻就會被「專業影迷」扣上一頂「沒品位」、「不懂導演苦心」的大帽子。

要是觀眾能就事論事說上個一二三,還有另一套賣慘說辭等著:拍攝周期本來就短,幕後非常辛苦的,就體諒一下吧。

瞧,國產電影的種種「怪現象」,還能形成「邏輯閉環」。

結語:

國產電影如今正處於「野蠻生長」時期,高速發展必然會帶來混亂無序,這是不可避免的,市場發達如好萊塢也曾走過彎路。

亂象意味著國產電影的危機,而危機通常蘊含轉機。

荊棘叢中,必有精品脫穎而出,《流浪地球》等優秀電影的成功突圍證明了這一點。

混亂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地雞毛後,什麼都沒有留下。

就像一位網友給《深海》的評語。

希望導演能像一位廚師或者一位產品經理,什麼時候該做什麼菜,什麼時候該上架什麼產品。

自己心裡要有數。

不要因為太在乎自己的某個想法而脫離消費者,更重要的是,沒有人不辛苦。

別總想著要消費者給你買單!

簡而言之,想要實現國產電影市場的「破繭重生」,我輩任重道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