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G20外長會聯合聲明流產,「雄心」印度的平衡術還管用嗎

澎湃新聞 發佈 2024-04-28T09:37:10.059701+00:00

3月2日,於印度首都新德里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在未達成聯合聲明的情況下閉幕。這場會議發布了主席總結和成果文件,呼籲加強合作和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3月2日,於印度首都新德里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議在未達成聯合聲明的情況下閉幕。這場會議發布了主席總結和成果文件,呼籲加強合作和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儘管如此,俄烏衝突仍如外界預期的那樣在外長會議上成為各方爭執不下的議題。

當地時間2023年3月2日,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閉幕,主席國印度發表總結成果文件。視覺中國 圖

「我們無法調和,因為各方對俄烏衝突持有不同的觀點。」印度外長蘇傑生在會後表示。但蘇傑生強調,G20成員國還是在涉及發展中國家關切的大多數問題上達成了一致,比如加強多邊主義、促進糧食和能源安全、氣候變化、性別議題和反恐怖主義。「如果我們在所有問題上都能展開完美的思想交流,我們本可以達成一個聯合聲明。」

實際上,印度提前公布的外長會議程中並未直接包含烏克蘭危機問題,作為東道主的印度在俄烏問題上則長期堅持平衡的外交立場,並謀求利益最大化。「目前印度在俄烏問題上的政策是符合其國家利益的,所以作出調整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林民旺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

「在外長會議期間,發達國家能給印度的最好支持就是避開俄烏衝突等有爭議的問題,專注於發展。俄烏衝突不僅加劇了衝突各方之間的分歧,也加劇了全球範圍內的分歧。如何引導 G20 走向團結而非分裂,這一問題是擺在印度外交面前的挑戰。」印度前駐外使節、印度金達爾全球大學教授吉騰德拉·納特·米斯拉(Jitendra Nath Misra)對澎湃新聞說。

印度外交的考驗

去年12月1日,印度從印尼手中接過G20輪值主席國職位。早在當年9月,印度外交部就發表聲明說,在印度擔任G20主席國期間,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西將組成三駕馬車(現任、前任和下任G20主席國),「這將是三駕馬車首次由三個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組成,這會為它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大的發言權。」

作為G20輪值主席國,印度會在50多個城市就32個不同工作流程舉辦超過200場G20相關會議。這一系列會議的「高潮」是預計今年9月在新德里舉行的G20領導人峰會。「G20會議的舉行將展示印度在影響全球經濟的關鍵問題上制定議程和展開討論的能力。尤其是在當下,新冠大流行和俄烏衝突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負責新興市場研究並曾在印度任教的法國里昂商學院國際商業和戰略教授莫希·阿南德(Mohit Anand)對澎湃新聞說。

莫希·阿南德認為,G20將檢驗印度在多邊外交平台上的影響力。「印度旨在實現結構轉型,推動更大的增長、繁榮和公平。其中的挑戰之一將是如何彌合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對G20的願景和成果上的分歧。」

納特·米斯拉告訴澎湃新聞,印度希望G20會議的重點是增長、經濟、抗災能力(disaster resilience)、跨國犯罪、食品和能源安全、金融穩定和反腐敗。令人擔憂的是,俄烏衝突的議題可能會掩蓋這些問題,

俄烏衝突全面爆發後,印度長期堅持平衡的外交立場,並希望彰顯自己「區域大國」的身份:加強與美西方國家的經濟、軍事、政治合作,同時又拒絕加入對俄羅斯的制裁;保持甚至加大了和俄羅斯在軍事、能源、經貿等傳統領域的合作,但又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當下「不是戰爭的年代」。據半島電視台報導,今年2月,印度政府在G20財長會議上重申,其有關俄烏衝突的立場是「對話和外交」。

莫希·阿南德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印度既不支持戰爭,但也不想動搖印度與俄羅斯「全天候的友誼和深厚的戰略夥伴關係」。對印度而言,與俄羅斯保持合作是符合自身國家利益的,這背後包括俄羅斯在歷史上對印度提供的多次支持、印度大量國防裝備來自俄羅斯、俄羅斯的平價石油有利於印度應對通脹等因素。印度商務部數據顯示,在印度本財年的前10個月裡,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量較此前激增了近400%。

但隨著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施壓姿態愈發激烈,西方國家在俄羅斯問題上對印度施加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日本外相林芳正以考慮日本國會日程等因素為由缺席了此次G20外長會議,是首位缺席G20外長會議的日本外相,這讓印度「感到不解」。外長會期間,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做了簡短會面,儘管這是雙方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發起對烏「特別軍事行動」以來首次面對面交談,但美方稱自身繼續全面支持烏克蘭等立場並無變化。

林民旺對澎湃新聞分析說,相比去年2月,印度在俄烏衝突上的基本立場實際上在「不斷後退」,「印度總理莫迪已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過電話,莫迪還拒絕訪問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但在經貿行為和政治表態上,印度改變原有舉措的可能性非常低。

「印尼採取了類似印度的立場,在去年成功召開了G20峰會,成為先例。印度強調,要按照去年G20的經驗,所以會繼續堅持其自身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哪怕日本、美國等美西方國家會對印度施加較大的壓力。」林民旺說。

據新華社報導,此次G20外長會議發布了主席總結和成果文件,呼籲加強合作和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文件強調,當今世界面臨多方面挑戰,包括在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進展緩慢、氣候變化、污染、經濟放緩、債務困擾、疫後復甦不均衡、貧困和不平等加劇、糧食和能源安全威脅、全球供應鏈中斷,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衝突加劇等。

全球南方代言人?

納特·米斯拉向澎湃新聞表示,印度認識到,受戰爭、恐怖主義、疫情、供應鏈中斷、氣候變化、金融危機和債務影響最大的是發展中國家,印度高度重視發展中國家的關切。

路透社早前援引印度外交部一位匿名官員的話報導稱,莫迪政府希望G20外長會議聚焦氣候變化和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不想讓俄烏衝突議題主導這次會議。這位官員還說,新德里想繼續成為「全球南方」(Global South,代指發展中國家)的代言人,希望G20討論全球南方的議題。

今年1月,印度舉行了「全球南方國家之聲」線上峰會,討論發展中國家金融發展和能源安全等問題,對12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首腦、外長和財長發出了邀請。「面對新冠大流行和全球經濟放緩,一些最脆弱的發展中國家首當其衝。印度希望在氣候融資、農業和能源安全、衛生、貿易等相關領域擴大南半球的聲音。」莫希·阿南德對澎湃新聞表示。

莫希·阿南德分析說,印度希望以G20主席國身份解決數個與發展中國家有關的問題,包括債務困境、貿易與投資等。印度也與美國、日本、歐盟國家等發達國家保持密切聯繫,與這些國家在清潔能源轉型、基礎設施、環境和氣候可持續性、健康問題等領域建立技術和投資夥伴關係。

G20作為多邊外交平台,其本意是回應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問題。「G20的重點領域是貿易和投資。促進全球貿易增長,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全球投資政策合作與協調,促進包容和協調的全球價值鏈,對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都至關重要。」莫希·阿南德說。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方面的「發展中國家」倡議似乎並不包括中國。儘管印度向中國方面通報了1月「全球南方國家之聲」線上峰會的安排,但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並未在這場峰會上獲得位置。

印度知名戰略學者、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賈·莫漢(C. Raja Mohan)今年2月在《外交政策》撰文稱,印度對全球南方議程的熱情不應被「誤解」,印度對與西方建立更強關係的興趣並未減少。拉賈·莫漢稱,今年1月的「全球南方國家之聲」峰會就沒有再大幅提及反對西方的聲音。印度與發展中國家重新接觸、與西方國家加強接觸是一種「雙重取向」。拉賈·莫漢稱,印度不希望只有中國能對發展中國家施加影響,在自身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印度還可以「填補西方在全球南方的空白」。

3月3日,缺席G20外長會議的日本外相林芳正前往印度參與日美澳印「四邊機制」(Quad)外長會議。「四邊機制」參與國還在協調於今年5月下旬在澳大利亞舉行首長會議。日本共同社報導稱,3月3日舉行的「四邊機制」將探討俄烏衝突和所謂的「印太戰略」,中國被認為是針對的對象。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秦剛參與G20外長會期間會見了東道國印度外長蘇傑生。印度媒體則報導稱,蘇傑生對中印關係的修辭仍是「不正常的」。納特·米斯拉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強調了印度在中印邊境衝突上的立場不變,但他也認為,G20外長會為兩國外長就結束僵局進行坦誠對話提供了機會。

秦剛3月2日會見蘇傑生時說,中印在維護發展中國家權益、推進南南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方面有著廣泛共同利益。中方支持印方履行二十國集團主席國職責,願加強溝通合作,捍衛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為世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場邊外交活動更多是禮節性行為。但中印外長的會晤對改善中印關係氛圍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在G20相關會議的舉辦上,中國和印度立場比較接近,中國對G20的舉辦提供了支持。外長碰面、中方支持G20等對中印關係都是積極信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林民旺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