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退休後,再重視親情,也要對子女、親人,留幾個心眼

舒山有鹿 發佈 2024-04-28T10:27:48.631637+00:00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生就是如此,不是為了今天憂愁,就是為了明天考慮,一輩子都活在忐忑不安的環境當中。幸福什麼的,普通人基本感受不到。年輕的時候,我們需要外出打拼,跟外人鬥來鬥去。這種相互算計的日子,其實特別煩,但我們又不能不過,因為我們需要賺錢。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生就是如此,不是為了今天憂愁,就是為了明天考慮,一輩子都活在忐忑不安的環境當中。幸福什麼的,普通人基本感受不到。

年輕的時候,我們需要外出打拼,跟外人鬥來鬥去。這種相互算計的日子,其實特別煩,但我們又不能不過,因為我們需要賺錢。

中年的時候,我們又要為了家庭的矛盾而煩惱。賺錢艱難就算了,家庭還出現那麼多瑣碎事兒,讓人產生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嘆。

到了晚年,我們退休了,還要維繫跟親人、孩子的關係,希望他們可以為我們養老。只是,希望是一回事,別人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人老了,退休了,再怎麼重視親情,也要對子女和親人,留下這幾個心眼。

一、不要輕易把家產,完全分給孩子。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是很微妙的。雙方勢均力敵,那就能做到關係平衡。雙方存在實力上的差距,那平衡就被打破了。

比如,父母把全部的家產都分給了孩子,自己一毛錢都不留,那父母和孩子的關係,還能保持平衡嗎?早就不能保持平衡了。

要知道,在人性心理當中,每個人都有「嫌貧愛富」的天性。看到強大的人,他們就尊重。而看到弱小的人,他們就落井下石,隨意欺負。

外人如此,親人亦如此。父母對待孩子,可以做到至情至性,沒有任何的要求。而孩子對待父母,未必能做到至情至性。

看到過很多農村的老人,一上了年紀,就被孩子拋棄了,活成了孤寡老人的模樣。這些老人沒有錯,錯的,只是人性的悲涼罷了。

人老了,切勿一廂情願,完全把家產分給了孩子。一旦人心改變,我們將萬劫不復。

二、不要靠得太近,也不要離得太遠。

交往,永遠都是要保持距離的。靠得太近,關係就會緊張起來。離得太遠,關係就會愈發疏遠。

說到底,靠得太近,離得太遠,都不是什麼好事。唯有「適可而止」,才是真相。適度的距離,才能讓親緣關係,得以長久。

網絡上有這麼一個說法,父母和孩子之間,就該保持「一碗雞湯」的距離。

什麼是「一碗雞湯」的距離呢?把雞湯送到孩子的面前,雞湯還溫暖,既不熱,也不冷,而是剛剛好。如此距離,才能塑造更長久的人際關係。

這人際關係,既包括外人,同時也包括親人。尤其是親人,靠得太近,反而是一場劫難。時不時見一見,給他們一些私人的空間,他們才會更尊重我們。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我們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我們好。我們對別人咄咄相逼,別人怎麼可能對我們溫情相待呢?

三、讓身邊人活得自由,不必事事都管。

《增廣賢文》有言:「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兒孫,自有他們的福氣,我們又何必為了他們而做牛做馬呢?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生活方式,身為父母的我們,沒必要管太多。

就拿生活習慣來說,他們喜歡過精緻的生活,我們喜歡過簡樸的生活,那互相尊重就好。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的身上,只會破壞家庭的關係。

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我們管太多,是不是有點多管閒事了呢?雛鷹,終究要學會自己闖蕩,父母不可能永遠陪伴在他們的身邊。

說實話,一代人,只能管好自己這一代人的事兒,還想管下一代,這怎麼可能呢?普通人,一沒有錢財,二沒有精力,那各自精彩就好。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所以變得糟糕,就是因為老人管得太多,讓他人愈發反感。如此畫蛇添足的行為,只會害人害己。

四、保持神秘感,不必事事都說。

有人向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讓別人產生敬畏的心理呢?

心理學家認為,保持個人的神秘感,不要讓別人看透你內心的想法,別人自然會對你產生敬畏的心理。

這「神秘感」,那是很有意思的。你可以看穿別人,但你不能被別人看穿。如此,看不穿你,且摸不透你的底細的人,哪有膽子傷害你呢?

子女之所以敢背叛父母,甚至傷害父母,就是因為他們摸透了父母的底細,哪怕傷害了父母,父母也不敢說什麼。這,就是無數老人倒霉的根源。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做法,就是守口如瓶,沒必要透露太多的真相。說太多,永遠都不是什麼好事。在這個世界上,不會背叛你的,一是你自己,二是你的錢。

人到晚年,不要把人心想得那麼壞,也不要把人心想得那麼好,給他人一些防備,給自己一些神秘感,總是好事。

文/舒山有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