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之死:不怪劉邦耍流氓,只因項羽既自卑又小心眼!

新讀史 發佈 2024-04-28T10:38:53.406353+00:00

作者:易中天項羽最後還是敗了。他敗在了劉邦手裡。項羽怎麼會敗給劉邦呢?項羽是英雄而劉邦是無賴,項羽是貴族而劉邦是流氓。項羽的出身是很高貴的。他的家族,在當時即被稱作「名族」。項羽一族,是很有些來頭的。據史書記載,項,原本是西周時期黃帝後代貟姓的封國,其地在今河南省項城縣。

作者:易中天


項羽最後還是敗了。他敗在了劉邦手裡。


項羽怎麼會敗給劉邦呢?項羽是英雄而劉邦是無賴,項羽是貴族而劉邦是流氓


項羽的出身是很高貴的。他的家族,在當時即被稱作「名族」。項羽一族,是很有些來頭的。據史書記載,項,原本是西周時期黃帝後代貟姓的封國,其地在今河南省項城縣。春秋時,項國被魯國所滅。後來,楚國滅魯,就把項地封給了項羽的先人,這一族也就因而姓項。


封在項地的項氏一族,世世代代都是楚國的將軍。到了項羽的祖父項燕時,運氣就不太好了。項羽自己,則出生在下相,即今江蘇省宿遷縣。後來,又隨叔父項梁逃到吳中,即今江蘇吳縣。


劉邦的祖上老劉家,可就沒有那麼顯赫了。


劉邦的父母,既非當朝重臣,亦非社會賢達,可能連名字也沒有。《史記》說劉邦「父曰太公,母曰劉媼」,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劉大叔劉大媽。大叔大媽當然不是名字,可見是「無名之輩」。


劉邦自己其實也是沒有名字的。史書上說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可見「邦」這個名,是他發跡後才追加的。劉邦從小就好吃懶做,遊手好閒,後來,總算謀了個「泗水亭長」的差事。


項羽和劉邦,少年時都不是什麼聽話守規矩的乖孩子,只不過大約項羽是個紈絝而劉邦是個地痞而已。《史記》說項羽「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羽的叔叔項梁便很有些惱怒,因為貴族是很重視子弟教育的。


項羽說,學會了寫字,不過可以記下別人的名字,有什麼用?學會了劍術,也不過戰勝一人而已,不值得學。要學,就學可以戰勝千萬人的。項梁想想也有道理,就教他兵法。項羽這才大喜。不過,學得也不認真。


所以劉邦、項羽這兩個不學無術的傢伙,便都有和陳勝一樣的念頭。秦始皇游會稽山時,項梁帶了項羽去看熱鬧。誰知項羽一看,便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嚇得項梁連忙捂住他的嘴巴。


劉邦因為替政府辦差,去過咸陽,看到秦始皇的排場,也曾喟然太息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不過,如果我們把陳勝、項羽、劉邦三個人的話放在一起比較一下,還是能品出不同的味道來。


陳勝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充滿了挑戰性。而且挑戰的對象,已不僅是秦王朝,而是命運,因此有一種不認命、不信邪的精神,也因此在三說之中格調最高


項羽的話,則充滿英雄氣概,說得乾脆利落:「彼可取而代也!」那口氣,就像囊中取物一樣。在項羽眼裡,那位統一了全中國的「始皇帝」也沒什麼了不起,甚至只配稱作「彼」,而且隨隨便便就可取而代之。這是自信,也是自大。


劉邦的話就沒有那麼氣派了,有的只是一個流氓無賴對大富大貴的垂涎三尺。「大丈夫當如此也!」換句話說就是有能耐的人要過就過這樣的日子。但不能如此又怎麼樣呢?大約也只好算了。這當然一點也不英雄,然而卻也實在。


的確,劉邦是實用主義者,項羽則是性情中人。


關於劉邦的實用主義,現在其實已不難看出。當劉邦說「大丈夫當如此也」時,他的目的是很明確的,就是要像秦始皇那樣活得像個人樣兒。


項羽看重的卻不是榮華富貴,而是英雄業績。也就是說,他更看重的不是結果(如此),而是過程(取代)。


最能表現出項羽這一性格的,是他兵敗垓下之時。在這生死存亡的最後一刻,他惦記著的是什麼呢?是那位名叫虞的美人,和那匹名叫騅的駿馬。


這個有名的霸王別姬的故事是大家都熟知的:夜色已經深沉,四面都是楚歌,王的帳內點起了巨大的蠟燭,帳外燃起了通明的火把。我們的少年英雄飲盡杯中之酒,起身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最後一句翻譯過來便是:小虞啊小虞啊,我可拿你怎麼辦啊!


一個身經百戰的三軍統帥,一個威震天下的蓋世英雄,此刻痛心的不是他的功虧一簣,痛惜的不是他的功敗垂成,而是心愛的駿馬美人無從安排


他也不考慮怎樣才能轉敗為勝,轉危為安,不考慮怎樣才能衝出重圍,東山再起。可見他一開始就沒怎麼把那最後的勝利當回事。

劉邦就不會這麼傻。


與項羽的戰無不勝一路凱歌相反,劉邦一直都不怎麼順。當然,劉邦也不是沒打過勝仗。秦都咸陽是他攻下的,秦王子嬰是向他投降的。按照當初的約定,「先入咸陽者王」,劉邦原本理所當然地應該為天下之主,至少也該當一個關中王。


但是怎麼樣呢?還不是只好將咸陽拱手相讓,一任項羽去燒殺掠搶,自己則忍氣吞聲地去當漢中王。


顯然,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有實力才有發言權。劉邦實力不如項羽,因此雖然有「道義」(先入關中,滅秦受降,約法三章,秋毫無犯),也只好閉上自己的嘴巴。


為了那最終的勝利,劉邦做了許多項羽做不到的事情,比如禮賢下士,傾聽忠言,改正錯誤,克制欲望,以及在入秦之後約法三章,秋毫無犯等等。


這使他大得人心。既得天下百姓之心,又得謀臣將士之心。


事實上,劉邦最大的長處,就是知人善用。劉邦當了皇帝以後,曾和群臣討論項羽為什麼失天下、自己為什麼得天下的原因。劉邦說: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


鎮國家,撫百姓,供應軍需,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


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


這三個都是天下最優秀的人才,卻能為我所用,因此我得了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范增還不能用,能不失敗嗎?


項羽看不起韓信,但是韓信有才,項羽卻看不見。正是由於項羽的這種高傲,許多貧賤無行卻有才幹的人,便都跑到「招降納叛、藏污納垢」的劉邦那裡去了。結果劉邦成了氣候,項羽則變成了「孤家寡人」。


這其實也正是一切高貴者的通病。由於高貴,他們往往不能容人,而且還自詡為眼裡容不得沙子,胸中容不得塵埃。


然而,他們不知道,海洋之所以博大,恰在能容。項羽不懂這個道理,他的失敗便是理所當然了。


其實,項羽的毛病還遠不止於此。

韓信離開項羽投奔劉邦後,曾與劉邦有一次長談,談話的內容主要是談項羽。

劉邦問韓信,蕭丞相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寡人推薦將軍,請問將軍有什麼計策教導寡人呢?

韓信並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卻反問:如今與大王東向爭權天下的,豈非就是項王?劉邦說是。

韓信又問:大王自己掂量掂量,如果論個人的勇猛和兵勢的精強,您比得上項王嗎?劉邦默然良久,說:我不如他。

韓信起身一拜說,這就對了。便是我韓信,也認為大王不如他。

這就奇怪。明知劉邦比不過項羽,卻要背叛了項羽來投奔劉邦,豈不是犯傻?

韓信當然不傻。他向劉邦透徹地分析了項羽的為人,分析了項羽必然會失敗的心理和性格上的原因。

依照韓信的說法,項羽至少有兩條致命的弱點,即「匹夫之勇」和「婦人之仁」。但在我看來,根據這一談話,還起碼得再加兩條,即「小家子氣」和「小心眼兒」。

先說「匹夫之勇」。

項羽這個人,應該說是很勇敢的。他這輩子,似乎沒怕過什麼,只有別人怕他。他的身體也好。《史記》說他「長八尺余,力能扛鼎」,可以想見其英武魁偉、肌肉發達、孔武有力。

公元前207年,趙王君臣被秦兵圍在巨鹿,告急的羽書雪片般飛來。當時救趙的諸侯之兵凡十餘壁(營壘),卻都做壁上觀,只有項羽率楚軍破釜沉舟,一以當十,與秦軍血戰九次,動天的殺聲把諸侯將士的臉都嚇白了,這才大破秦軍,救出趙王。

有這樣的膽量,又有這樣的體格,項羽便覺得如果不讓它們有用武之地,實在是一種浪費,可惜了的。所以項羽便常常要逞威逞武。

他雖然是主帥,卻喜歡衝鋒陷陣。每次戰鬥,都身先士卒,自然也都所向披靡。往往是,項羽的兵器還沒有出手,只不過瞪眼一呵,對方便魂飛魄散,一敗塗地。

這樣的戰績,很是不少。我相信,每來這麼一回,項羽心裡一定充滿了快感。

這種快感甚至使他忍不住要同對方的主帥決鬥。他對劉邦說,天下不得安寧這麼多年,不就是因為我們兩個嗎?乾脆我們兩個打一架,誰打贏了,天下就是誰的,何必弄得天下人都跟著受罪!

這真是英雄氣概十足,貴族派頭十足。可惜劉邦不吃這一套。他才不會和項羽單兵獨練,徒手過招呢!於是劉邦咯咯直笑說,劉某鬥智不鬥勇。

從審美的角度看,劉邦的表現一點也不酷。

但從政治學和軍事學的角度看,劉邦卻是對的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政治鬥爭的最高手段。戰爭的勝負,說到底,是政治鬥爭的勝負,至少也是戰略戰術的勝負,與主帥個人力氣、身材的大小沒什麼關係。

誰都知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

項羽自己也不是不知道,否則他就不會去學兵法,不會說不學「一人敵」而要學「萬人敵」了。

只可惜,事到臨頭,他學的「萬人敵」一點也用不上,用得上的還是「一人敵」。

可見項羽實非帥才,不過是一個特別霸蠻特別有力的匹夫。

匹夫之勇是一人之勇,將帥之勇是萬人之勇。戰場上是不能沒有勇敢的,所謂「兩軍相敵勇者勝」。但是,這裡說的勇,是全軍之勇,而不是個人之勇。

當然,在某些時候,將領的身先士卒,確能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在冷兵器時代就更是如此。

然而,項羽的衝鋒陷陣,卻並不完全是為了鼓舞士氣,有時也是為了自己逞能過癮。結果,由於他過於個人英雄主義,反倒讓其他將領和士兵覺得自己可有可無,哪裡還會有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司馬遷批評他「奮其私智」(只靠個人),「欲以力征」(只靠暴力),兩條都說到了點子上。


再說「婦人之仁」。


婦人之仁和匹夫之勇好像是矛盾的。其實項羽這個人原本就很矛盾。他的性格中,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怯懦的一面;有殘忍的一面,也有溫柔的一面。


項羽自稱西楚霸王,事實上也夠野蠻霸道的。他性情暴烈,恃強沽勇,殺起人來一點都不手軟。會稽郡守殷通和他前世無仇後世無冤,而且還是打算和他們合夥起義反秦的,說殺就殺了。


然而在鴻門宴上,面對劉邦,他卻下不了手。


是因為劉邦與他無冤無仇嗎?殷通也與他無冤無仇。


是因為劉邦於他有恩有德嗎?劉邦先入咸陽,已讓他恨得咬牙切齒。


是因為不知利害關係嗎?范增已經說得非常清楚:劉邦「其志不在小」,又有「天子之氣」,實在是必欲去之的心腹之患。


是沒有能力殺嗎?以項羽之武功,叫誰三更死,誰還能活到五更?何況劉邦名為項羽座上客,實為階下囚,里里外外都是項羽的人,連樊噲都對劉邦說現在人家是菜刀砧板,我們是雞鴨魚肉。


是沒有機會下手嗎?機會多的是。至少在樊噲進帳護駕前,是沒有問題的。


可任憑范增又是遞眼色,又是打暗號,項羽就是默然不應,終於讓劉邦這隻烤熟了的鴨子又飛了。氣得范增恨恨地罵道:「豎子不足與謀(這小子真不配和他謀事兒)!」


其實范增早已看透:「君王有不忍之心。」


所謂「不忍之心」,也就是「婦人之仁」。


但,項羽不是很殘忍的嗎?怎麼又會「不忍」?


實際上,項羽表面上看很強硬,其實內心很脆弱,很自卑。


項羽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愛面子的人內心都很脆弱自卑。惟其脆弱自卑,才那麼愛面子。因為他受不了半點傷害,這才要拼命護住自己的面子。


項羽的自刎烏江,很大程度上是出於面子的考慮:「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於是便留下了一句關於面子的名言:「無顏見江東父老。」


為什麼無顏相見呢?除心中有愧外,還因為受不了那份憐憫。對於項羽這樣一個一生要強的人來說,憐憫即是傷害。因此他寧願去死。


項羽的小家子氣有時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他占領了咸陽,卻放著現成的皇帝不做,現成的帝都不住,只是燒殺掠搶一番,把金銀財寶漂亮女人裝滿了車子,又跑回彭城(今江蘇徐州)當西楚霸王去了。


有人勸項羽說,關中地勢險要,土地肥沃,建都於此,可定霸業。他卻說,富貴了不回老家去,豈不是穿著漂亮衣服在黑夜裡出行(衣錦夜行),誰看得見?這真是小家子氣!


說這句話的人當場就被項羽扔到鍋里煮了,但項羽的沒有出息,卻也幾乎成了公認的事實。王伯祥先生認為,衣錦還鄉的說法,不過是項羽的託辭。他的真實想法,是因為楚的根據地在江東,又放心不下楚懷王。其實,那個有名無實的傀儡楚王、項羽自己扶上台的放羊娃子又何足掛齒?


這就是小心眼兒了。正是這小心眼兒,使他謀殺懷王,從而失去人心。也正是這小心眼兒,使他疑心范增,從而失去臂膀。


小家子氣已讓人看不起,小心眼兒更讓人受不了。於是,他身邊那些有能力有志向的人如韓信、陳平便一個個都離他而去,只剩下一匹駿馬一個美人和他心心相印。


項羽的孤獨,是他自己造成的。項羽的失敗,也是他自己造成的。

西楚霸王項羽:

不反思不學習終歸一莽漢!

文:張遠方(讀史專欄作家)


不要輕易得罪女人。


縱千萬人認為你是個惡魔,但只要還有一個女人欣賞你,就還有翻身的機會。


項羽就是這樣一個幸運兒。


在李清照之前,項羽絕對是惡魔的化身。


按司馬遷的說法,漢高祖劉邦是個有道德缺陷的人,霸王項羽則是個人格缺陷者,一個極度心理變態的傢伙。


毫無諱言,劉邦確實幹了很多壞事、醜事,但都基本符合「損人利己」的行為邏輯。


項羽乾的壞事則大多是「損人又不利己」的。


翻看史書,可以發現,關於項羽的記載,多是「暴虐」、「怒」、「屠」、「烹」、「坑」或「阬」字樣。


據統計,《史記·項羽本紀》全文11000餘字,提到項羽攻城略地後對已經繳械投降的士兵、手無寸鐵的百姓的殘暴行為,有2處用「屠」,3處用「烹」,6處用「坑」,8處用「斬」,「殺」則滿篇皆是。


有記載的項羽的唯一一次笑,還是在他烏江自刎前的「慘笑」。


因此,正史中,項羽從來就不是英雄,而是一個十足的屠夫、暴虐狂。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嗟彼蓋代,卒為凶豎!」——很是感嘆啊,這個力能蓋世者,竟然成了不可思議的兇惡之徒!


但是,女人需要英雄,民間需要偶像!


就在項羽自刎一千多年後的一個溫暖午後,一生極少寫詩的著名詞人李清照,卻不知哪根神經出了問題,居然專門為項羽寫了一首詩——《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或許是因為從汴京一路南逃到江南的女詞人很是鬱悶,堂堂大宋,竟無一男兒?!


憑著女人天生的感性想像,李清照本能地認定,那個力可拔山卻不肯過江的男人,一定是個蓋世大英雄。


一個殺人惡魔,自此逐漸被世人YY成蓋世英雄——如果他過了江,安有地痞流氓劉邦的最後風光?!


只是,就不想想,即便項羽過了烏江,擁有數十萬大軍的劉邦豈肯罷休,不追將過去斬草除根?


這不,王安石就說了嘛:


有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

肯為君王卷土來?


但李清照不管這些。


李清照有了心中的英雄。愛聽閒書戲劇的民間同樣不喜歡正史。


正史太不好看。


另一個女人虞姬,於是被迫粉墨登場了。


正史上確實有虞姬這麼一個人,但連她的本名、種族、出生地、生卒時間、與項羽相識的時間、與項羽相識的過程,以及最終結局,全都沒有記載。


虞姬為了不連累項王而拔劍自刎,純粹是世人的YY。


項王只愛虞姬一人,更純粹是世人的YY。


事實是,虞姬只是項羽的一個隨軍玩物,只不過項羽大敗之時她恰好隨伺左右,項羽作詩時隨口提到了她而已——最多,虞姬只是項羽比較喜歡的一個女子而已。


且不說那個時代,女人本就是男人的玩物,只看史書記載,就可以知道項羽女人之多——每攻占一城,基本都有「寶物美女悉數運回江東」的記載——項羽搶了這麼多美女只為犒勞手下將士,你信嗎?


退一步說,如果虞姬與項羽青梅竹馬,是項羽的唯一,項羽幹嘛不娶她,使之成為「項夫人」?史書又豈能不知道她的真名實姓,不記載下來,而只以「虞」稱之?


來看看《史記·項羽本紀》裡唯一的記載:「有美人名虞。」


也就是說,「虞」可能是美人的名,也可能是美人的姓。


直到唐《括地誌》中才出現「虞姬」之稱。五代時期的詞牌名則乾脆以「虞美人」呼之。


也就是說,「虞姬」只是後人對她的稱呼,純屬YY,正如「貂蟬」一樣,歷史上是有這麼一個呂布喜歡過的女子的,但她叫什麼,已被歷史湮沒,更沒有什麼所謂的「美人計」。


事實就是這樣:


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被漢軍圍困垓下,兵少糧盡,敗局已定。


是夜,項羽獨自在營帳中喝悶酒,此時,伺候他的正好是一個姓虞甚或者叫虞的女子——也不知道是啥時候被搶來的,項羽可能還是比較喜歡的,一直隨軍帶著伺候自己。


聽著四面傳來的楚歌,項羽不禁失態,酌酒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也就是說,項羽也就是純粹臨時發了一下感慨,得以讓「虞」歷史留名。


寶劍、寶馬和美人,都是項羽曾經擁有並且喜歡的東西,現在要失去了,很有些捨不得,僅此而已。


既談不上人文關懷,也沒有人性的崇高,他這種暴虐成性的殺人狂,更不可能懂得愛為何物。


而虞姬的最終結局,是誰也不知道了。亂軍之中的一個弱女子,如果項羽沒殺她,估計不是被誤殺,就是被其他人搶去繼續「伺候」自己了。


但這不符合人們的想像啊,這樣結局的閒書戲曲誰喜歡?於是就有人根據《垓下歌》,以及相傳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臆想她的結局是在項羽面前自刎,生生編造出「霸王別姬」的傳奇。

正史是生活的紀錄,生活哪有那麼多地傳奇?


按照正史,哪有什麼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關羽溫酒斬華雄,張飛喝斷當陽橋,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諸葛亮草船借箭?這些同樣都是後人YY的。


如果不是這樣YY,按正史來演義,多沒意思?


再比如,不少美女也很感嘆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的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不過要告訴你,事實和想像的傳奇還是差很遠的:


張學良晚年曾對人說道,他平生無憾事,唯一好女人,一生身邊的女人無數。如果不是趙四父親和趙四斷絕關係,導致她無家可歸,張學良也不會長期收留她的——少帥多養一個女人不多,少一個也無所謂,既然已無家可歸,就養著唄。


及至西安事變後,趙四再想離開張學良,又不行了,會背上負心之罵名,所以只好繼續粘著張學良。


趙四曾對張學良說:「如果不是西安事變,我們早完了,你這亂七八糟的事情,我也受不了。」


一句話:傳奇有多動人,真相就有多慘澹。


不管如何,因為末路中出現的那個沒有出路的隨軍美女,又因為千年後另一個有才美女的午後YY,一下子使得惡魔項羽成為民間大眾津津樂道的悲劇英雄,萬千女人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再看劉邦,卻因歷史已坐實確實好色,早已被萬千女人拋進鄙視的漩渦。


不過,需要告訴你的是,如果你認為項羽是個值得託付終生的人,那真是錯了——且不說為何那麼多人選擇離開他而投靠劉邦,就算項羽真的很喜歡虞姬,但是他的性格也是極度危險的,因為你必須要做到什麼事都要順著他才行,一旦不如他意,你就慘了——「烹殺」對項王來說真不是什麼事兒。


當然,項王早已去,YY一下他可烹不了你,但現實生活中的美女,千萬要小心項王這般的男子!


項羽的兇殘和暴虐,與他的學識、性格,以及社會閱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約二千年後,17歲的多情女子張愛玲也YY了一下項羽,寫下了愛意纏綿的《霸王別姬》。只不知,若讓她穿越過去真做了虞姬,又會是何般光景?


不過,張愛玲的一句話,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


出名要趁早呀,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這句話被世人牢牢記住、狠狠記住,並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座右銘。


實際上,兩千多年前,項羽已經用親身經歷告誡世人,掌控不好的話,成名太早可換來一時的風光,卻會落得一世的悲慘。


道理很簡單,成名太早太突然了,就容易使人極度膨脹,心智走偏,繼而剛愎自用,唯我獨尊,獨斷專行——他偏執地認為,讓他成名的那一戰就是絕對的真理!於是,他就不知道學習新東西,不知道變通,直至遇到不知如何應對的挫折!


失敗乃成功之母,所有的經歷都是財富,沒有過多的經歷及那些失敗所帶來的見識和反思,一旦遇到挫折,即很容易崩潰——因為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


項羽是個典型,楚漢戰爭長達四年的時間,都沒能讓他好好反思自己的短處——成名之戰成為他最大的累贅——破釜沉舟,可一舉擊垮強秦;霸王餘威,可橫掃一切不服者。


然而,當碰到像劉邦這種打不死的小強後,項羽就不知道調整一下戰略了:


持久戰打的是兵員錢糧,項羽竟然不明白,還是他根本不想明白?


《項羽本紀》中,項羽的第一次「大怒」,就是在鴻門宴前聽說劉邦已先入咸陽之後。並且接連兩次「大怒」。


此前,無論是殺殷通、誅宋義,還是巨鹿之戰,無論面對多麼強大的敵人,承受多麼巨大的壓力,他都能保持心態。


但是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他動輒大怒、大怒,簡直是不勝其怒。


顯然,這是他心情煩躁的表現,是他因之前的驟然勝利後缺少學習從而力不從心的表現。


就這樣,劉邦屢敗屢戰,地盤越來越大,兵員越來越多,糧草越來越豐厚;相反,項羽幾乎是每戰必勝,但地盤越來越小,兵員越來越少,糧草越來越不濟,直至最後一敗!


他是給劉邦硬生生拖死的,長長的四年時間,居然毫無作為!


他從小就是一個悲劇!


項羽,名籍,字羽,是有名有姓的貴族身份(土包子劉邦可就無名無字哦),公元前232年出生於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爺爺是楚國名將項燕,可惜已是戰國末年,大概在項羽10歲的時候,項燕率領的楚國軍隊為秦將王翦所破,自殺,秦滅楚。項羽的父親項渠也大概是在這個時候死掉的。


瞬間,國破家亡,項羽告別了貴族公子的身份,跟隨叔叔項梁,開始逃亡生活,隱匿在浙北蘇南一帶。


人生最怕的,不是面對失敗和困苦,而是一個人長時間走在一個漆黑的長夜裡,看不到希望。項羽當時遇到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的。


那個時候,叔叔項梁一直忙乎著反秦復楚,但秦始皇才掌控天下,造反的事還不知道何年何月呢。


所以項羽腦子裡從小就被灌輸一種概念,那就是:幹掉秦國,報仇雪恨!至於幹掉秦國後咋辦,沒被教導過,也真沒考慮過。


寫到這,突然想到《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復,覺得他和項羽真是一路的可憐人兒。


顯然,一心謀大事的項梁,也沒有多少時間認真教導項羽,按照《史記》記載,「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啥意思?項梁讓項羽學習文化,項羽不干,又讓他去習武,項羽還是不好好干。項梁也沒時間慢慢教導他,就發怒說,你小子到底想干點啥?項羽說:「學習文化,無非是記個姓名;學習武術,無非是幹掉一兩個人,都沒啥意思。要學就學幹掉秦國的大本事。」於是項梁就教他兵法,但項羽只了解個大概意思,自認為已掌握領會,就又不學了。


應該說,項羽還是很聰明的,悟性很高,否則不會有後來的百戰百勝。但同時也可以看出,其自小就剛愎自用,不肯用功學習研究他人之長。而作為叔叔的項梁也沒時間去調教他。


項羽的好底子,又給了他進一步剛愎自用的資本。據記載,項羽十七八歲的時候,已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打起架來毫不含糊,同齡人無不懼怕他。


扛鼎可是力氣活,一般人玩不了的,在其之前,秦始皇曾祖父秦昭襄王的哥哥秦武王嬴盪也是個力能扛鼎,且經常扛鼎的傢伙,不過,玩火者自焚,最後年輕輕就給鼎砸死了,沒留下後代,從而使秦始皇這一支撿了個便宜,成為了秦國的國君。


就這樣,在黑暗的滅秦教育14年後,居然突現「光明」: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反了,項梁立即在吳中響應,扯起造反大旗——項羽那可是大開殺戒,一口氣滅了會稽郡守殷通在內的數百人——一個殺人魔王正式亮相,但有叔叔項梁做主,他不需要獨立思考,也沒啥大的名聲。


稱王的陳勝很快就給秦軍滅了。這時,項梁聽從軍師範增的建議,在民間找到楚懷王之孫熊心,仍立為楚懷王。項梁自號武信君。


「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光是曹操的拿手好戲,項梁也是。


不過,項梁比較倒霉,立了楚懷王不久,就給秦國大將章邯幹掉了。


此時的項羽完全是小杆子,自己又沒學過啥運籌帷幄的本事,項梁一死,項家軍立即沒了主心骨,輕鬆鬆給原本的「傀儡楚王」奪了兵權。


不過,「傀儡楚王」卻實在不會用將,上將軍宋義就一白痴。公元前207年,楚王讓他率兵北伐救趙,他磨磨蹭蹭也就算了,卻連項羽也不防備,一天早晨冷不防給項羽闖進帥帳,砍了腦袋。


論勇猛,沒誰能敵得過項羽,況且,楚軍本多為項梁部下,項羽造反奪印,也算眾望所歸,沒誰抵抗,楚懷王也被迫封項羽為上將軍,指揮軍隊。


接下來「破釜沉舟」使項羽一戰成名,不但擊潰秦軍的心理防線,而且令諸侯聞之喪膽——大破秦軍後,項羽於轅門召見諸侯將領,諸將無不跪著前來,不敢仰視之!


中國軍事思想有兵家四勢之說: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兵形勢。


兵仙韓信為「兵權謀」代表人物,戰神項羽則是「兵形勢」代表人物。


然而,兩人的成名之作,韓信的「背水一戰」,項羽的「破釜沉舟」,凡後世效仿者眾,再成功者卻少之又少。


尤其是項羽的氣勢,更是後人難以學習的。清朝著名經史學家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時項羽26歲,名冠天下。之前,雖有勇武之名,仍是個被小瞧的人物。如果這個時候,項羽有長久王霸天下的決心,就應該開始好好學習治世的本領,至少遇事三思而後行。


但恰恰相反,他很享受諸侯匍匐在腳下的感覺。


接下來,他來了個慘絕人寰的新安大屠殺——20萬秦軍降兵一夜之間消失殆盡,堪稱驚天悲劇,慘絕人寰。


幾個月後,他又血屠了業已歸降的秦都咸陽,大火三月不滅。


自此,秦國軍民畏之如虎。


相反,秦國故地成為劉邦的兵源糧倉。4年後,項羽被迫自刎於漢軍的包圍之中,5名已歸附劉邦的秦國舊軍肢解了他的身體——郎中騎王翳奪得項羽的頭,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奪得項羽遺體的一部分。


歷史就是這樣詭異。


公元前206年十二月,在項羽最該大開殺戒幹掉劉邦的鴻門宴上,卻輕易地放走了劉邦。


或許,對項羽來說,劉邦的卑躬屈膝所帶來的面子比天下更重要。在他眼裡,劉邦就是一個不入流的痞子,只要他高興,是隨時都可以捏死的。


所以,鴻門宴他沒有幹掉劉邦,接下來的封王,他也沒有瞧得起劉邦,甚至直至楚漢爭霸結束,他都沒有瞧得起劉邦,沒有意識到劉邦的戰略布局。


更關鍵的是,他自己也沒有任何戰略規劃,直至戰死,他玩的還是「破釜沉舟」那一套。


鴻門宴上的項羽絕對不會想到,他放過劉邦的決定最終所改變的,不僅僅是他及麾下江東子弟的命運,還包括劉邦、呂雉、韓信,以及整個大漢民族的命運——如果劉邦掛了,我們還會稱大漢民族,還會說漢語嗎?


可以想像,鴻門宴上的項羽和劉邦,就像那著名蝴蝶效應的兩翼,他們的一舉一動,最終影響了整個中國及至世界——沒了劉邦,就沒了漢朝,沒了漢武帝,沒了衛青、霍去病、班超,也就不會有被迫遠遁歐洲的匈奴人,以及被最終攻破的羅馬帝國……


項羽只知道,秦國滅了,他自小積聚在胸中的那股氣不在了。至於接下來該幹什麼,他真不知道。


蘇軾他爹蘇洵說的好:「項籍有取天下之才,而無取天下之慮。」


做皇帝?那是秦朝的稱呼,我怎麼能用?


秦始皇截取「三皇五帝」生造了「皇帝」的稱謂,我也造一個!


古之有天下者為王,諸侯中最強大者為霸,那麼,我就稱「霸王」!


知道為什麼司馬遷將項羽列入「帝王本紀」了吧,因為「霸王」是和「皇帝」平級的稱謂——只不過,歷史上的「霸王」僅項羽一人而已。


可惜,項羽只知道秦始皇生造了「皇帝」稱謂,卻沒細細考量秦始皇還制定了一系列治理天下的措施。


他只知道自己打架很牛,誰不聽話就滅誰。


他可不想管天下,只想衣錦還鄉,將秦國的財帛美女統統運回彭城。


至於地盤,分之!於是,和他關係好的,就分點好地盤,不好但還算臣服的,就分點差的,兄弟們都去過錦衣玉食的好日子吧。至於那些不聽話的,不分,敢鬧事就滅了他!


這完全是小孩子玩過家家嘛!這種挫事也只有項羽幹得出來!所以,他剛分完天下,天下就亂了,他眼皮子底下的齊國鬧得最歡騰。


項羽的處置辦法就是:滅之!


於是,新一輪的殺人遊戲又開始了。


劉邦笑了。說我是土包子,你才是!放著皇帝不噹噹霸王,
你能滅秦,可能滅得了天下?!


就在項羽忙於平叛的時候,劉邦輕鬆奪得三秦之地,開始了與項羽逐鹿天下的拉鋸之戰。


此時的劉邦,雖然還是經常給項羽打得抱頭鼠竄,但已制定了詳實的戰略規劃。很簡單,就是打持久戰,積聚自己的力量,同時消耗項羽的力量,直至一口吞之:


1)通過自己正面與項羽對峙,彭越背後打游擊騷擾的戰術,拖延住項羽;


2)離間原本和項羽關係近的英布等南方諸侯王,瓦解項羽的力量;


3)韓信一路向北,再向東,降服各路諸侯,集聚足夠雄厚的決鬥資本。



這種招數並不高明,但項羽居然看不透!


再厲害的霸王,又經得起多久的消耗?


公元前202年,透支的霸王終於迎來了人生的末路。


然而至此,他依舊沒明白過來為啥會輸給小癟三劉邦,或許他心底的驕傲促使他不願承認這最終的結局。


於是,他只有自我安慰般地將敗因歸咎於上天:「老子從起兵到現在已八年,大大小小七十餘戰,抵擋我的人不是被我幹掉,就是臣服,未嘗敗北,遂稱霸天下,現困於此,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


嗟呼,見過馬上打天下的英豪,沒見過馬上治天下的蠢夫!


項羽讓我們看到了!


他告訴世人:儘管你有稱王稱霸的資本,但人格殘缺,情商可堪,又不善於學習,終究只能風雲一時,難免四面楚歌的命運!

關鍵字: